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22篇
力学   20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54篇
物理学   1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晔  顾绍德 《实验力学》2003,18(2):271-277
本文主要通过汽车稳定杆在疲劳试验中应力、刚度拟动态试验,采用电测法^[1],在分析杆件中实际应变和位移的基础上进行逆解分析,从而确定稳定杆的实际刚度,支座摩阻反力矩和应力集中系数,为建立稳定杆的简化力学分析及其疲劳寿命预测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2.
交流电动机启动过程的横振和扭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家俊 《力学学报》1989,21(4):432-440
  相似文献   
43.
基于模糊PID的直流力矩电机转速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模糊控制和 PID 控制结合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二维模糊 PID 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误差信号是否达到阈值来决定何时在模糊控制与 PID 控制之间切换。采用编码器、80196KC 单片机、16 位 D/A 转换器和直流力矩电并结合上述控制算法构成直流力矩电机的模糊PID 稳速控制系统。通过对标准 PID 和模糊 PID 实测数据分析比较说明,模糊 PID 控制可以达到无超调输出,其调节时间小于标准 PID 控制的调节时间,稳态误差小于万分之四。  相似文献   
44.
陀螺漂移测试转台直流力矩电机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滞滑摩擦,使转台在PID控制下存在滞滑极限环。为提高转台定位精度,应用具有滞滑(stick-slip)摩擦的直流力矩电机系统模型,推导了一种补偿方法,对含有滞滑摩擦的PID控制转台直流力矩电机伺服系统进行滞滑摩擦补偿。在采用PID控制的转台电机系统定位工作状态下,这种滞滑补偿方法可以减小滞滑极限环的幅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岩石试件端面摩擦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国  曾亚武 《力学学报》2005,13(2):247-251
试件端面摩擦效应直接影响试件内的塑性等效应变、侧向位移的分布和单元应力应变曲线。本文运用ANSYS中的接触单元模拟了平面应变状态下端面摩擦效应对塑性等效应变、侧向位移和单元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摩擦系数时塑性等效应变及侧向位移的渐进变化形式。当接触面摩擦较小时,塑性等效应变图案为上下两个X形网络,侧向位移上下分布均匀;当接触面摩擦增大时,塑性等效应变网络向中部靠拢并且明显增大,侧向位移上下分布不均匀,中部较上下端面位移大;当试件端面侧向位移被限制,即摩擦力很大时,塑性等效应变网络变为一个X形局部化带,侧向位移分布更加不均匀,中部明显隆起。  相似文献   
46.
We consider a fully discrete scheme for a quasistatic frictional contact problem between a viscoelastic body and an obstacle. The contact is bilateral, the friction is modeled with Tresca's law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material is described with a 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law with long memory. We state an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result for the discrete solution, followed by error estimate results. Then, we present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the study of a two-dimensional test example. To cite this article: Á. Rodríguez-Arós et al., C. R. Mecanique 334 (2006).  相似文献   
47.
李敏  赵剡  杨辉  张海峰 《应用声学》2015,23(5):1556-1559
为了提高采用转台对惯导系统和惯性仪表进行误差模型标定时的可靠性和精度,对角位置转台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NI公司PXI-8101控制器和功能强大的数据采集卡PXIe-6363对转台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随后在对转台常规PID控制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随系统调节偏差自动改变积分项累加速度的变速PID控制方法。接着又对基于软件实现的双通道旋转变压器轴角解调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粗精组合角纠错方法。最后对本文设计的转台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轴角解调算法具有较好的解码速度和精度,并且变速PID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转台控制系统的自学习能力和鲁棒性,显著地改善了转台控制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We consider here a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bing the bilateral frictional contact between a thermo‐piezoelectric body and a thermally conductive foundation. We model the behavior of the material with a linear thermo‐electro‐elastic constitutive law. The process is assumed to be quasistatic and the contact is modeled with a nonlocal version of Coulomb's dry friction law, in which the frictional heat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is taken into account. We drive a variational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establish the existence of its weak solution.  相似文献   
49.
50.
O. Chau  W. Han  M. Sofonea 《Acta Appl Math》2002,71(2):159-178
We consider a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describes the frictional contact between a viscoelastic body and a reactive foundation. The process is assumed to be dynamic and the contact is modeled with a general normal damped response condition and a local friction law. We present a variational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prove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weak solution, using results on evolution equations with monotone operators and a fixed point argument. We then introduce and study a fully discrete numerical approximation scheme of the variational problem, in terms of the velocity variable. The numerical scheme has a unique solution. We derive error estimates under additional regularity assumptions on the data and the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