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化学   39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66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128篇
物理学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李国庆  罗帅  张丽 《力学季刊》2020,41(3):554-561
为了提高结构在模型自由度缩聚情况下的损伤识别结果的精度,本文推导了基于改进Guyan缩聚法的结构振动方程式.通过求解振动特征方程,利用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构建结构缩聚后的柔度矩阵表达式,并引入结构缩聚后的柔度曲率矩阵差和柔度曲率矩阵变化率两个损伤指标,将引入的新损伤指标应用于平面桁架的损伤识别.研究表明:不管是单损伤还是多损伤,仅仅需要一阶模态参数,利用其引入的新损伤指标就可以精确地识别出损伤杆单元位置.即使在高强度噪音的影响下,也保证了其损伤识别结果的精确性.验证了本文基于改进的Guyan缩聚法推导出的损伤指标具有较好的损伤定位性能和较高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972.
静气动弹性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大伟  杨国伟 《力学学报》2009,41(4):469-479
对基于结构网格的Euler方程及N-S方程求解器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Euler方程求解器,采用结构模态分析方法和柔度矩阵方法,对无人机大展弦比机翼在Ma=0.6,α=2?, 飞行高度20km的巡航状态下的静气动弹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验证了两种求解器对静气动弹性模拟的准确性. 同时,对模态分析方法和柔度矩阵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柔度矩阵方法更适用于静气动弹性数值模拟. 另外,对应用物面法向偏转方法替代网格变形技术模拟静气动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物面法向偏转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静气动弹性计算效率和克服机翼结构变形过大时动网格技术无法处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973.
基于局部模态的约束子结构模型修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局部子结构为修正对象的情况提出了约束子结构修正法,实现只利用整体结构模态中对应子结构部分的模态即可以修正子结构模型.由脉冲响应结合特征系统实现法识别出子结构的低阶模态;结合识别的模态和整体结构理论模型的高阶模态构造整体结构对应子结构位置的柔度矩阵;利用柔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在子结构的边界上施加数值支座,把子结构从整体结构中隔离出来成为约束子结构,同时构造出约束子结构的柔度矩阵;利用灵敏度的方法根据构造出的约束子结构柔度矩阵,优化修正约束子结构,即间接等效地修正子结构模型.通过一个平面桁架结构验证了约束子结构模型修正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即使在5%或10%的噪声影响下,仍能得到满意的修正结果.  相似文献   
974.
大理岩动态劈裂拉伸的SHPB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直径100 mm的Hopkinson压杆和薄圆形铝片作为波形整形器,用不同弹速径向冲击平台巴西圆盘试样以研究大理岩的动态拉伸强度。分析了试样的应变率、破坏时间、破坏模式,以及破坏过程中的载荷-应变关系,得到了关于大理岩在高应变率下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的一些结论。考虑了试样的尺寸大小及两个平台附近应力的时间不均匀性与空间不均匀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利用有限元法对平台巴西圆盘试样的动态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动态劈裂拉伸实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5.
高温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伟国 《实验力学》2006,21(4):447-453
本文介绍了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上通过使用一种气动同步机构,实现对试样进行高温高应变率加载的技术。利用此技术仅对试样加高温度而保持入射杆和透射杆与试样脱离且处在较低温度,到预定温度时,借助气动同步机构使入射杆、透射杆与试样接触并同时实现对试样加载。利用波形抑制技术,仅对试样实现一次加载,入射杆中的后续二次加载波通过反作用质量块吸收。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1)可以进行材料在高温高应变率下应力应变测试;2)可以测试材料在高应变率不同温度下的等温曲线;3)可以间接对材料的塑性功热转换系数进行测试;4)可以进行不同温度高应变率下的中断跳跃试验等。在文中给出了一些典型的试验曲线和结果,并对测试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76.
弹性杆在刚性块轴向撞击下的动力屈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能量关系,应用功率原理对弹性杆在刚性块轴向撞击下的动力屈曲问题进行了讨论。用幂级数解法,理论上给出了该问题的级数解,同时考虑了应力波传播及反射对屈曲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到了临界速度与冲击质量以及临界时间的关系,给出了发生屈曲时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977.
郭伟国 《实验力学》2005,20(4):635-639
首先对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压电薄膜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然后在Hopkinson压杆系统的透射杆之间夹上PVDF压电薄膜,对其动态响应进行了检验。最后应用这个镶嵌PVDF压电薄膜的Hopkinson压杆系统,测试了泡沫铜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1)PVDF压电薄膜的压电常数D33是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实际应用时应对其进行标定;(2)PVDF压电薄膜可有效的用于Hopkinson压杆系统来测试低强度泡沫材料或低阻抗材料的动态响应;(3)当应变率小于0.1/s时,泡沫铜的塑性流动应力对应变率不敏感,在约400/s到5000/s应变率范围,应变小于40%下泡沫铜对应变率也不敏感。但当应变大于约20%,应变率高于400/s时,与低应变率下的值比较,塑性流动应力的应变率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978.
为研究应变率对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利用高速拉伸试验机进行了光圆钢筋的动态拔出实验。通过合理设计加载夹具和测试方法,得到不同应变率下光圆钢筋的“粘结-滑移”全程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钢筋-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显著提高,且界面失效形式由拔出失效为主转变为混凝土试件的破裂破坏为主;粘结强度的动态增强因子(fDIF)随应变率的增长斜率明显可以分为低应变率和高应变率两个区段。低应变率下,fDIF 增长较为缓慢;而高应变率下,fDIF快速增长;转变应变率约为33 s^-1。  相似文献   
979.
The aeroelastic behavior of wing models is nonlinear particularly in the transonic speed rang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erodynamic and structural forces ca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Limit-Cycle Oscillations (LCOs). If in addition the wing model is flexible and backward swept, the kinematic coupling between bending and torsion makes the situation even more complex.In the research project “Aerostabil” such a wing was investigated, which was equipped with pressure transducers in three sections and accelerometers.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the adaptive test section of the transonic wind tunnel TWG in Göttingen. Already Dietz et al. (2003) have reported about experimental detail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Based on these data Bendiksen (2008) studied numerically LCO-flutter behavior using a very similar, theoretical model (G-wing) and Stickan et al. (2014) used the original data as a LCO flutter test case. The influence of flexibility on the steady aerodynamics of the wing was described in Schewe & Mai (2018). In this paper now the flutter experiments with the same flexible model we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the transonic range 0.84 <Ma <0.89 and for six angles of attack from 1.46°to 2.7°. Maps of stability, LCO amplitudes and instantaneous pressure distributions are presented. It was found that unstable regions are islands, whose extent depends on the angle of attack. A LCO test case, already treated in the literature is examined in more detail.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functions showed that during LCO-flutter the motion induced aerodynamic sectional lift forces particularly in the outer wing are asymmetric and thus acting as amplitude limiter. The reason for the asymmetry lies in the shock/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The test case, containing the stages of built-up and the transition to the limit cycle provide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for improving our knowledge about LCOs and for code validation purposes.  相似文献   
980.
The torsional split Hopkinson bar is used for testing materials at strain rates above 104s−1. This strain rate, which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is typical with this technique, is obtained by using very short specimens. Strain rates of 6.4×104s−1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specimens having a gage length of 0.1524 mm. Results from tests on 1100 aluminum show an increase in rate sensitivity as the strain rat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