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90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11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82篇
物理学   3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非饱和土的广义朗肯土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攀峰  张明  戴荣  张振刚 《力学学报》2004,12(3):285-291
本文从 4条基本假设出发 ,建立了非饱和土的广义朗肯土压力公式 ,采用理想试验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 ,在北京地铁13号线的东直门车站基坑工程中理论分析结果和实测值非常接近 ,证明了该理论的有效性。土的广义朗肯土压力公式建立了土的试验指标与原位指标的关系 ,从理论上给出了用土的试验指标得到原位主动 (被动 )土压力的方法。对于非饱和土 ,采用简单易得的直剪试验指标应用广义朗肯土压力公式就可以得到相当精确的结果 ,弥补了扩展朗肯土压力理论的不足。而且广义朗肯土压力公式能够合理利用已有的工程经验和工程数据 ,为非饱和土力学的工程实用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2.
It has been proposed to rise Venice by injecting CO2 into an aquifer lying 600–800 m below its lagoon. It is shown that because of the prevailing ambient conditions in the aquifer phase change of CO2 cannot be avoided. The ensuing change of specific volume and compressibility will inhibit a uniform uplift pattern which is needed to avoid cracks in historical buildings. Further, both liquid and gaseous CO2 produce capillary effects at the contact surface with water in the voids of the reservoir rock and this affects its mechanical response. Hence further non homogeneity in the uplift pattern will be produced. This prevents the use of CO2 in the propos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3.
采用M itchell公式和裂隙扩展深度方程两种吸力法确定安康地区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和裂隙开展深度。其一通过对安康地区两处天然边坡开挖观测井,利用张力计进行不同深度处吸力值的现场量测,根据M itchell提出公式计算大气影响深度;其二根据非饱和土抗拉强度公式,建立膨胀土裂隙扩展深度方程,利用基质吸力量测结果求其理论解。结果表明,安康地区膨胀土吸力变化曲线随深度增加变幅减小,呈“波浪式”推移。M itchell公式确定安康地区膨胀土的大气影响深度为3.35m以内,裂隙深度方程确定裂隙开展深度为3.063.14m。利用M itchell公式计算大气影响深度与膨胀土断裂理论公式确定的裂隙开展深度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24.
天然盐渍土冻融循环时水盐迁移规律及强度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12处天然盐渍土室内基本性质试验分析,选取典型天然盐渍土,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的试验研究。研究了天然盐渍土在多次冻融循环时的水分和盐分迁移规律及强度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经多次冻融循环,低液限粘土试样水分重分布与盐分重分布有很大的一致性,水分和盐分自下而上迁移;试样粘聚力自下而上线形减小,内摩擦角呈s形分布。含砂低液限粘土试样冻融循环过程中,易溶盐均随水分向冷端面迁移,离子剖面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试样粘聚力呈反s形分布,内摩擦角均呈s形分布。  相似文献   
125.
排水粉喷桩(2D工法)加固软土地基对桩周土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水粉喷桩(简称2D工法)作为一种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淮盐公路软基处理中得到试用,效果良好;但是目前对其桩间土强度的变化规律还不是很清楚,本文首次通过大量现场试验,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等试验手段,测得了排水粉喷桩施工后桩间土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在排水粉喷桩施工后,桩间土强度先降低,之后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6.
某软土地基上建造多栋毗邻的小高层住宅,在地下车库基坑的开挖过程中,软土流动推挤坑内桩基导致偏位。文章以上述工程为背景,借助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选取简化计算模型,对基坑开挖流动土体作用下工程桩的反应性状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影响桩基变形的相关因素,可为分析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影响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7.
三相介质饱和土自由场中爆炸波的传播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饱和土是由固体上颗粒、水和少量封闭的空气组成的三相介质。介绍了爆炸波作用下三相介质饱和土有限元基本方程的建立过程,推导了引进人工粘性项的动力有限元方程,得到在饱和土自由场中爆炸波的传播规律;不同空气含量饱和土中爆炸波随深度的衰减规律。文中还给出了有限元与有限差分间断分解结果的比较,以说明本文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8.
The stress vector-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hesionless soil, proposed by SHI Hong-yan et al.,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materials subjected to various stress paths. The result of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nstitutive model can capture well the main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cohesionless soil, such as stress-strain nonlinearity, hardening property, dilatancy, stress path dependency, non-coaxiality between the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principal strain increment directions, and the coupling of mean effective and deviatoric stress with de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model can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tation of principal stress axe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soil simultaneously. The excell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behavior indicate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Biography: SHI Hong-yan (1962-), Associate Professor, Doctor  相似文献   
129.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清军  朱庆群 《力学季刊》2004,25(3):417-423
本文采用随机振动理论与有限元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基岩随机地震作为输入,对群桩基础和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文中首先以一3X3群桩基础作为分析模型,探讨了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对承台随机地震反应的影响;然后,用单自由度体系模拟上部结构,分析了上部结构惯性对桩基承台随机地震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某桥桥墩为背景,用多自由度体系模拟上部结构,建立了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三维分析模型,获得了桩基承台的功率谱响应、以及桩顶处的主应力标准差和主应力速率标准差等结果,探讨了群桩顶部各桩主应力标准差的分布规律,得到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0.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受载过程中的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嘎  张建民 《力学学报》2004,36(3):322-327
进行了粗粒上与结构接触面单调和循环加载试验,基于宏细观测量结果,扩展了损伤概念以描述该类接触面在受载过程中的物态演化,及由于物态演化导致的力学特性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稳定状态的连续变化过程.揭示了接触面损伤的细观物理基础主要是接触面内土的颗牲破碎和剪切压密这两种物态演化;指出接触面的剪胀体应变可以划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剪胀体应变两部分,其中不可逆性剪胀体应变可作为接触面损伤发展的宏观量度,因此其归一化形式可作为一种损伤因子的定义;提出了建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一种损伤本构关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