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2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库岸再造对雅泸高速公路岗子上隧道进口岸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鹏  黄润秋  邓辉 《力学学报》2011,19(3):417-427
雅泸高速公路青杠咀特大桥泸沽岸桥台与岗子上隧道进口衔接段位于大渡河右岸上部冰积扇上,由于瀑布沟水电站的蓄水将使岸坡前缘约1/4部分没于水下。对整个岸坡影响较大的岩土体主要是由上-中更新统冰积、冰水沉积层组成的冰水堆积物,这类岩土体在水的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强度将会发生显著变化,弱化工程性状,从而影响岸坡的稳定性及桥台布置。可以预见,对岸坡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就是水的作用,库岸再造将是影响岸坡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本文以岗子上隧道进口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岸坡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特性、岸坡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研究了瀑布沟电站水库蓄水后引起的库岸再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卡丘金法、两段法(多段法)、极限平衡分析法对库岸再造影响宽度进行预测。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瀑布沟电站蓄水后该段岸坡各个不同部位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塌岸破坏。根据该库岸岸坡的结构特点和3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提出对库岸岸坡不同梯段需要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综合预测,即对于水下岸坡可按两段法预测,而对于水上岸坡可综合考虑卡丘金法和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对于类似库岸岸坡的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In this study, the fading mechanism of Seydi?ehir alumina in Turkey,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used for radiation dosimetric purposes, was investigated. The materials were first exposed to beta radiation and then stored in dark and dry ambient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RT) at previously desired storage period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glow curve of Seydi?ehir alumina consists of four glow peaks between RT and 400 °C. The glow peaks (peaks 1, 2 and 3) between room temperature and 250 °C possessed very high levels of anomalous fading. However, the intensity of new glow peak at around 378 °C is highly increased with time. As a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reason behind anomalous fading can be explained by means of tunneling (quantum tunneling) mechanism.  相似文献   
73.
地质雷达在风火山隧道病害检测中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对处于高寒地区的永久冻土隧道之一的风火山隧道的质量状态首次进行了无损检测。风火山隧道处于高寒永久冻土区,隧道全部处于冻岩中,两端洞口主要为砂岩与泥岩,并且为富冰冻土。受到季节性冻融的影响,隧道病害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衬砌裂缝,漏水涌水,衬砌酥松剥落。为了准确地掌握风火山隧道衬砌结构质量状态,本文首次应用于风火山隧道衬砌结构的质量检测。该检测设备一改传统破坏式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捷、无损、灵活的特点。通过对现场数据处理分析,可以精确探测衬砌厚度,查明衬砌背后存在的空洞和回填不密实区域。检测结果表明,隧道在高寒恶劣环境中,衬砌总体外观质量尚好,但是在两端洞口段有渗水现象; 衬砌背后空洞缺陷等级为严重地段测线长度为20m,等级为极严重地段测线长度为98m; 衬砌背后回填不密实缺陷等级为严重地段测线长度为41m,等级为极严重地段测线长度为33m。检测结果与实际病害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4.
The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ed i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MTJs) is 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the tunnel barrier thickness for a matched electric circui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lower resistance area product and higher tunnel magnetoresistance will maximize the thermoelectric power output of the MTJ structures. Further, the thermoelectric behavior of a series of two MTJs, a MTJ thermocouple, is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its magnetic configurations. In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configurations the thermovoltages cancel each other, while the magnetic contribution remains. A large array of MTJ thermocouples could amplify the magnetic thermovoltage signal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75.
基于BOTDR的白泥井3号隧道拱圈变形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勇  施斌  孙宇  赵永贵 《力学学报》2006,14(5):649-653
白泥井3号隧道是一条山岭隧道,隧道出口段位于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危险区域,为了确保隧道安全,应用国际上先进的BOTDR分布式应变测量技术,对隧道拱圈截面变形进行了分布式应变监测。本文着重介绍了BOTDR在隧道内安装布设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过程,监测成果显示,在将近1 a的监测时间里,隧道拱圈基本保持稳定,只是在个别区域,如K84+508.2处拱圈截面的衬砌表面发生张拉变形,变形量在雨季期间达到最大,据分析是由于雨水入渗山体造成围岩压力增大,致使拱圈截面受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   
76.
吴江滨 《力学学报》2003,11(2):162-168
前方地质情况不明常常给隧道施工带来危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应运而生。通过长梁山隧道的工程实践, 进一步证明了开展超前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7.
凤滩水电站扩建工程进水口边坡为厚层反倾结构边坡,岩体完整性好,由于边坡及进水口段洞室开挖未及时支护,导致进水口段上部边坡岩体产生轻微倾倒变形。本文描述了该进水口部位的地质条件,分析了进水口隧洞上部厚层反倾岩体稳定性。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岩体发生轻微倾倒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通过现场监测证明处理后边坡岩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8.
滑坡地段隧道变形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志平  周德培 《力学学报》2003,11(3):323-327
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滑坡地段坡体变形与隧道的相互作用机理、围岩和衬砌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坡体和隧道的变形特征,着重研究了滑带土浸水软化及发生蠕变时坡体变形与隧道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的成果可为该类病害的预测预报和有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丹  施斌  徐洪钟 《力学学报》2004,12(4):422-426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计 (BOTDR)是近年来才研发成功的分布式应变测量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BOTDR的优点和测量原理 ,以某隧道的BOTDR应用实例 ,论证了这一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等结构物分布式应变监测的可行性和优势 ,最后就这一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如空间分辨率、光纤布设工艺、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0.
研究已表明岩土体中都存在结构面,工程岩土体的变形破坏一般受结构面控制。本文依据结构面 (断层 )优势指标综合值 (Ri)的量化比较,可得出各结构面 (断层 )对隧道稳定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针对各结构面 (断层 )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本文分析还表明,结构面和地下工程中的水害、瓦斯突出、岩体质量好坏等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