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9篇
  免费   1866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化学   8995篇
晶体学   481篇
力学   1429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318篇
物理学   417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969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728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1.
层片式复合材料摩擦性能与表面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末冶金材料摩擦面上多组分的混合以及第三体的存在,不利于澄清材料中不同组分对摩擦性能的贡献程度.本文采用机械组合方法制备了铜-钢-铝层片式摩擦材料,通过定速摩擦试验机,在干、湿两种条件下,观察了3种组分的摩擦表面微结构随摩擦速度的变化过程,测试了不同条件下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铜良好的塑性和焊合性,易形成与基体黏附性良好的第三体,使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钢较高的强度及其氧化物的脆性,形成的第三体流动性好且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有限,容易发生开裂和脱落;铝形成的富氧化铝的第三体,其颗粒间较差的黏合程度易在表面弥散分布,使表面平整度好.在摩擦速度低于900 r/min条件下,水分的润滑作用使湿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低于干摩擦;摩擦速度高于900 r/min时,水分的冷却和清理微细第三体颗粒的作用,降低了材料的软化程度和第三体的流动性,使湿摩擦系数大于干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912.
多胞材料可通过大变形大量地吸收冲击能量,引入密度梯度可进一步提高其耐撞性。梯度多胞材料的宏观力学响应对材料密度分布极为敏感,不同类型的细观构型的影响也极为不同。已有的研究工作主要局限在对给定的密度梯度分析其动态响应,较少对耐撞性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针对梯度闭孔泡沫金属材料,基于非线性塑性冲击波模型发展了耐撞性反向设计方法,以维持冲击物受载恒定为目标,运用级数法获得了简化模型和渐近解。利用变胞元尺寸法构建了连续梯度变化的三维Voronoi细观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对理论设计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反向设计理论简化模型的渐近解对于梯度闭孔泡沫金属材料的耐撞性设计是有效的,所提出的耐撞性设计方法在控制冲击吸能过程和冲击物受载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3.
武强  张庆明  龚自正  任思远  刘海 《爆炸与冲击》2021,41(2):021406-1-021406-9
以二级轻气炮作为加载手段,针对以PTFE/Al活性材料为防护屏的Whipple防护结构,开展不同弹丸尺寸、不同碰撞速度的超高速撞击实验。利用激光阴影照相设备,获得并分析了碎片云特性;通过回收的防护结构靶板,研究了活性材料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条件下的后板损伤特性;通过与经典Christiansen撞击极限方程对比,获得活性材料Whipple结构防护性能,并拟合得到新型防护结构的撞击极限曲线。结果表明,相较于同面密度铝合金材料,活性材料超高速撞击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反应使得碎片云中具有侵彻能力的碎片大幅减少,从而显著提升航天器的防护能力,撞击速度为2.31 km/s时最大可提升45%。  相似文献   
914.
新型钝感含能材料LLM-105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美国关于新合成的1 氧 2,6 二氨基 3,5 二硝基吡嗪(LLM 105)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LLM 105的优点、合成方法、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和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915.
双材料应力分析中的镜像点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金泉 《力学学报》2004,36(1):106-111
提出一种分析各类双材料中任一点受集中力作用问题的方法.通过将结合界面或其自由表面看作镜面,将应力函数或位移函数设定成固定于受载点及其镜像点上的局部坐标系下的形式,利用界面连续条件和Dirichlet的单值性原理,所有应力函数或位移函数就可由无限体中集中力的解或半无限体表面集中力的解的应力函数求得.这种方法不仅可适用于单一界面的情况,也可使用于多个界面并存的情况,并且也可适用于具有自由表面的结合材料.这一方法可应用于各类结合材料、涂层薄膜材料、板材等.  相似文献   
916.
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粘弹性性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均匀化理论的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粘弹性性能预测方法。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弹性问题的控制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在像空间中利用均匀化理论建立宏观松弛模量的Laplace变换与微结构描述参数以及变换参数间的关系。用Prony级数模拟松弛模量随变换参数的变化形式,并根据像空间中一系列变换参数对应的松弛模量的数值,采用函数拟合技术确定Prony级数的形式,从而确定用显示形式表示的松弛模量的Laplace变换随变换参数的变化规律。对显式表达式的逆变换获得时间域内的松弛模量。该方法利用拟合函数的逆变换避开了复杂的数值Laplace逆变换,使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粘弹性性能的确定变得容易。文中给出了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松弛模量的数值预测结果并同有限元法模拟试验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7.
ABSTRACT

TIACA-I, TIACA-II were synthesized by changing the substitution position of the imidazole group in the diazocine core. TIACA-I, TIACA-II in the film state showed absorption in the range of 354 to 392 nm and exhibited blue photoluminescence (PL) emissions at 448 and 462 nm, respectively. The PL wavelength of TIACA-II is red-shifted by 14 nm than that of TIACA-I due to the electron-donating intensity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imidazole group. The use of TIACA-II in a non-doped OLED device resulted in blue emission with current efficiency of 2.84 cd/A and CIE of (0.15, 0.18).  相似文献   
918.
基于冷轧成型工艺,采用不同的轧制道次制备Al/Ni多层复合材料。开展了Al/Ni多层复合材料准静态压缩和准密闭二次撞击反应实验,对它的力学性能和冲击释能特性进行测试。同时,通过扫描电镜得到了材料的细观结构特性,分析了Al/Ni多层复合材料细观特性对宏观力/化学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冷轧技术制备的Al/Ni多层复合材料比粉末压制而成的Al/Ni复合材料塑性更强,材料的抗压强度总体随冷轧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另外,冷轧3~5道次的Al/Ni多层复合材料的准密闭二次撞击反应实验表明,材料在相同的撞击速度(800~1 500 m/s)下释放的化学能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19.
颗粒材料三维应力路径下的接触组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材料的宏观应力变形特征与其微观接触力、组构等紧密相关.一般而言,强接触系统属于颗粒内部体系的传力结构,其对应的组构张量是影响宏观应力性质的重要因素.细观数值方法(如离散单元法)能够反映物理试验的基本规律,并且可以方便地提取宏微观数据来研究颗粒体系的应力变形机制.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进行一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颗粒材料的真三轴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维应力路径下颗粒材料的宏微观力学参数的演化过程、三维组构张量与应力张量多重联系以及强接触体系反映的宏观应力特征.研究表明:颗粒体系偏应力峰值状态和临界状态均存在与加载路径无关的宏微观特征;三维应力路径下组构张量与应力张量存在非共轴性,但其联合不变量演化过程表现出加载路径无关的特征;与弱接触系统的组构张量相比,强接触系统的组构张量更能反映宏观应力张量的特征;强弱接触体系的组构张量对颗粒体系宏观响应的贡献不同,其分界点存在一定取值范围,但采用平均接触力较为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920.
《Comptes Rendus Mecanique》2019,347(10):734-739
Conformal mapping and analytic continuation are employed t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n internal uniform electroelastic field inside a non-elliptical piezoelectric inhomogeneity interacting with a screw dislocation. We focus specifically on the case when the piezoelectric matrix surrounding the inhomogeneity is subjected to uniform remote anti-plane mechanical and in-plane electrical loading and a constraint is imposed between the remote loading and the screw dislocation. The constraint can be expressed in a relatively simple decoupled form by utilizing orthogonal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corresponding eigenvectors. The internal uniform electroelastic field is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the screw dislocation; moreover, it can be expressed in decoupled 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