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1篇 |
晶体学 | 1篇 |
力学 | 136篇 |
综合类 | 1篇 |
数学 | 14篇 |
物理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Based on the microstructure-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established in Part I, a detaile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role
of each microstructure parameter in the kinematical and kinetic evolution of polycrystalline SMA under axisymmetrical tension
loading is performed. Some macroscopic constitutive features of stress-induced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The subject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Grant Committee (RGC) of Hong Kong SAR,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of China 相似文献
43.
高聚物PMMA的受力变形行为与粘弹-塑性本构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聚物PMMA实验测定了不同(T,ε)的单轴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力促进热激活塑性变形的活化粘壶理论和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提出由SLS或MS与活化粘壶作串联耦合的粘弹-塑性本构理论模型,给出了微分和积分形式的本构方程组,用于拟合求解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良好吻合的结果。详细讨论了PMMA在加载过程中的受力变形行为,包括起始加载的粘弹性变形,ε_v和ε_p的互相挤占,屈服点,以及屈服后应变软化和硬化的抗衡过程。对应变软化-硬化效应提出一种新的起因于粘弹变形内禀滞后效应的理论解释,并定名为粘弹软化-强化效应。对所包含的粘弹变形成分,从E_v的移位因子和归一化应力-应变主曲线两方面,讨论了可能存在的率温等效关系。 相似文献
44.
45.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研究两种β 型烧绿石氧化物超导体AOs2O6(A=K, Rb) 的结构稳定性, 声子软化以及与超导电性的关系. 通过计算发现, AOs2O6中碱金属原子A(=K, Rb) 沿〈111〉 晶向具有不稳定性, 且以K原子的不稳定性更为突出. 同时, 计算得到的KOs2O6在布里渊区中心的声子频率普遍比RbOs2O6的低, 使得KOs2O6的电声子耦合常数比RbOs2O6的大. 本文计算结果表明, 较小的碱金属原子K位于较大的氧笼子中, 活动性较强, 导致声子的软化, 是引起KOs2O6具有较强的电声子耦合及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的根本原因. 这些结果对解释两种β 型烧绿石氧化物超导体AOs2O6(A=K, Rb) 的超导电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47.
48.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iscibility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with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Blends of variable compositions from 0 to 100 wt% wer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15, 30 and 50 wt%) and in the absence of di ethyl- 2 hexyl phtalate as plasticizer. Their miscibility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various analytical methods: determination of the 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 a viscometry method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polymer–polymer miscibilit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ot of Vicat temperature against composition is a continuous curve, indicating the miscibility of the blend. The viscometry method and DSC find that the two polymers are miscible up to about 60 wt% of PMMA. This miscibility is due to a specific interac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type between carbonyl groups (C=O) of PMMA and hydrogen from (CHCl) groups of PVC, as evidenced by FTIR spectroscopy. The two-band deconvolution shows an increase in associated groups percentage in the domain of miscibility. 相似文献
49.
通过显式、直接的方法提出一个多轴可压缩应变能函数,用来模拟类橡胶材料在加载——卸载作用下,由于Mullins效应而产生的应力——应变滞回圈.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表征能量耗散的变量引入到应变能函数.新的弹性势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在加载情况下,新引入的变量不会对弹性势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只要给出合适的形函数显式表达,3个基准实验,包括单轴拉伸和压缩,等双轴拉伸和压缩,以及平面应变,都可精确模拟;第二,新引入的变量在卸载情况下将被激活.在不同的卸载应力下,变量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弹性势,使其最终产生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卸载曲线,与对应的加载曲线共同构成应力——应变滞回圈.通过对Mullins效应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卸载形函数在不同卸载应力下变化的规律,并预测不同卸载应力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最后,我们将得到精确匹配实验数据的数值模拟结果,从而证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精确匹配至少3个基准实验,还可以模拟和预测类橡胶材料在加载——卸载作用下由于Mullins效应而产生的滞回圈. 相似文献
50.
皮肤组织作为富含纤维的非均匀材料,具有复杂的力学特性.皮肤组织在循环加载作用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加载过程的应力响应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不随循环次数增加而改变的稳定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应力软化行为.本文对加载过程中纤维的延展机制对宏观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在外界载荷较小时该机制主导了宏观层次上的应力软化行为,随着外界载荷的增大,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损伤的演化开始产生影响,而且此时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由两种机制共同影响,据此建立了连续介质模型,将宏观尺度上应力软化行为和微观结构的演化相关联.将所获得的应力响应理论结果与猪离体头部皮肤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皮肤组织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应力软化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