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化学   456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2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38篇
物理学   4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辛烯弹性体/半结晶性塑料共混物(TPEg)对热塑性共聚聚酯(PETG)/聚乙烯辛烯弹性体(TPE)共混体系增容增韧作用的影响。马来酸酐接枝物显著地改善了PETG与TPE之间的相容性,导致TPE分散相颗粒细化,并促使分散相颗粒面间距等于甚至小于实现脆韧转变所需的临界面间距。在固定PETG基体含量为85wt%的前提下,当TPEg在15%分散相中的含量由20%增加到30%时,即  相似文献   
82.
本文结合与聚合物加工过程密切相关的界面扩散问题,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综述了与聚合物界面互扩散相关的基础理论.结合在聚合物界面扩散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聚合物熔体界面扩散的常用研究方法.对其中的流变学方法的原理及进展作了重点论述,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表征聚合物熔体界面扩散的动力学过程,进一步从分子动力学角度发展并完善聚合物扩散理论,而且对于聚合物加工成型过程的界面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聚合物熔体界面扩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皂类液膜振荡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发现了一类新型液膜振荡器,在油水两相之间进行成皂反应的过程中,界面附近出现了长时间规则的大幅度pH振荡,将W/O两相体系换成W1/O/W2三相体系,振幅从0.50 pH明显提高到2.88 pH.其中水相组成为CTAB溶液及NaOH溶液,油相组成为油酸的煤油溶液.同时,此类液膜振荡体系中亦存在明显的电势振荡和电导率振荡.为深入了解机理,进行了浓度影响测定,电极位置和种类的变化以及辅助实验等,提出了普遍化的机理,并进行了实验振荡曲线的拟合对比.这个机理指出,在膜反应批量进行的条件下,当反应速率与扩散成比例时,便会产生规则的周期现象.在一价皂液膜振荡器的基础上,通过替换或添加各种金属盐,形成了各类高价皂液膜振荡器,测定了反应过程中pH、电势及电导率的变化.经过同类化学振荡器的比较研究,结合金属离子与酸根之间的络合作用,得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84.
亚相金属离子与两亲配体LB膜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mplex formation of 2-hexadecylcarbamoyl-8-hydroxyquinoline(HHQ) monolayer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by reaction with metal ions from the subphas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formation of HHQ-metal complexes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new peaks assigned to the metal ions. The information on stoichimoetry provided by XPS indicated that a metal ion is coordinated by two HHQ molecules for La3+ and Cd2+ ions, but by one HHQ molecule for Mn2+ and Ni2+ ions.  相似文献   
85.
借助定量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对钨质量分数为93%的钨合金在15~50GPa冲击压力下微观结构响应性态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钨合金所特有的现象,即钨颗粒与粘结相交界处出现成分迁移,新相析出;并结合断口分析,探讨了钨合金在冲击作用下发生断裂的微观特征与韧脆转化间的关系及其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86.
Nano-sized silica particles were modified with 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MPS) followed by in situ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MMA) and butyl acrylate(BA).These modified nanoparticles were compounded with polypropylene(PP) to prepare PP/silica nanocomposites.PMMA grafted on nano-silica enhances the dispers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and interfacial adhesion,decreases the size of PP spherulites in nanocomposites and leads to increasing the Young's modulus and toughness of PP/silica nanoc...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剪切作用对二次注射成型聚丙烯连接界面形态演变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连接界面距离浇口不同区域和不同位置的形态差异,探索了连接界面形态的演变规律,通过改变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对其加以验证,并通过DSC分析证实了形态结构的差异.研究表明:剪切作用对连接界面形态的影响显著,在高剪切作用下分子链沿流动方向取向程度高,不利于其规整排列并沿垂直界面方向生成横晶;可以通过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来控制连接界面的剪切作用,从而得到具有完善横晶结构的连接界面形态.  相似文献   
88.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现场监测不同界面电场下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和不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分别与寡聚核苷酸探针分子杂交的过程. 结果表明, 电极表面荷正电时DNA表观杂交效率比电极表面荷负电时高, 但假阳性比较显著; 而电极表面荷负电时能有效地抑制错配杂交. 探讨了引入界面电场后探针分子取向和微观作用力对DNA杂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Floristic compositi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il moisture and nutrient contents in abandoned fields of different ages were analyzed to clarify the regenerative aspects of succession as a tool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condary succession in this region can be interpreted as an auto-succession: there are main changes in species-relative abundance and species turnover. Annual or biennial species (e.g. Artemisia scoparia), acted as pioneers and strongly dominated the early stages. Then, they underwent a progressive decline, while forbs (e.g. Artemisia sacrorum) and grasses (e.g. Xanthium sibiricum) had their peak abundance at intermediate stages. Dwarf shrubs (e.g. Lespedeza dahurica) and short rhizome grass (e.g. Bothriochloa ischaemum) appeared at mid-succession stage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in abundance during succession, becoming dominant at late stages. The first axis of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canonical analysis arranged the sites according to their fallow time, indicating a successional sere. The second axis, associated with diverging pathways of regeneration, correlated with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soil moisture and nutrition. Structural divergence between plots increased as succession went on, attained the highest at the mid-succession stage, decreased at the late stage.

Soil moisture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decreased steadily with field age after their abandonment, whereas pools of organic matter, total and available nitrogen, potassium and total phosphorus increased with field age. The pace and direction of recovery of native vegetation and natural soil properties in these abandoned fields resembled classic old-field succession, which is a form of secondary succession that often serves as a template for guiding restoration efforts. Interface between the abandoned field soil and plant system was crucial to the above process. Our current study supported the generally accepted hypothesis in the succession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90.
林坚  王晓东  张涛 《催化学报》2016,(11):1805-1813
CO氧化可能是多相催化领域最常见的反应,它不仅能作为探针反应研究催化剂结构、反应活性位等,而且在诸多实际过程如空气净化、汽车尾气污染物控制、燃料电池所用氢源净化等扮演重要角色.最早的 CO氧化催化剂为霍加拉特剂,其组分主要为 CuO与 MnO2混合氧化物,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低温活性低、吸湿易失活等缺点.1987年, Haruta等发现湿化学法制备的氧化物负载 Au催化剂表现出非常高的低温 CO氧化活性及耐水稳定性,其 Au粒子以纳米尺度分散,进而引发了催化研究领域的“淘金热”及纳米催化研究热潮.而 CO氧化通常作为考察 Au催化剂结构性质的探针反应,也成为考核其它金属催化剂是否具有高活性的判据之一. Pt族金属上 CO氧化反应从 Langmuir等研究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然而低温下该金属催化剂活性与 Au催化剂相比要低一个数量级.本质原因为 Pt族金属上 CO吸附较强, O2吸附与活化受到抑制,而该步骤被认为是 CO氧化的速控步,因而表现出较低的催化活性.通常 Pt族金属催化剂需要100oC以上 CO才能脱附, O2进而得以吸附.目前研究人员采取多种策略,其基本原则为削弱 Pt族金属上 CO吸附强度或者提供其它活性位供 O2吸附与活化.本综述将概括近十年来Pt族金属催化剂 CO氧化研究进展,主要总结室温甚至超低温条件下的研究成果.高活性 CO氧化催化剂主要是通过采用可还原氧化物为载体或助剂,或者改变催化剂表面性质如使表面富 OH基物种来形成. Au催化剂的研究发现,改变金属粒子尺寸极有可能获得不同寻常的催化性能,而常规的 Pt族金属催化剂研究主要是在纳米尺度.近期人们发现逐渐减小 Pt族金属粒子尺寸,从纳米到亚纳米甚至单原子时,其电荷状态逐渐呈正价形式,这有利于削弱其 CO吸附强度.此外,可通过增强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改变金属载体接触方式,如从核壳到交叉结联结构,构筑出更多的金属载体界面,使得 O2更容易吸附与活化或稳定更多的 OH基物种进而在此界面与吸附的 CO反应.伴随着表征技术的发展, CO氧化机理的认识也更加深入,这给催化剂的设计带来更多新的思路.(1)改变 CO吸附活化位,将 CO吸附活化位从金属转移到载体上,从而大大降低 CO吸附强度,活化的 CO物种在反应过程中容易溢流到金属载体界面处,这甚至有利于超低温度下(–100oC左右) CO氧化.(2)改变 O2活化形式. O2通常在 Pt族金属上容易以解离氧原子形式存在,通过改变载体、金属载体界面性质使得 O2以分子氧形式活化,如形成超氧或过氧物种,这有利于降低 CO氧化的活化能垒,进而提高其低温甚至超低温下 CO氧化活性.今后,设计并合成出在超低温度下能够氧化 CO的 Pt族金属催化剂将成为 CO氧化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