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化学   588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258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270篇
物理学   16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nach空间上的框架与Riesz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玉灿 《应用数学》1998,11(4):24-30
本文讨论Banach空间上框架、无冗框架与Riesz基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贵刊90年第2期《预》文极有新意,但笔者有不少疑问。(以《预》代原题名,以砼代混凝土) 根据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和GBJ107-87两种国标都规定要符合2个条件才能判别为合格. ①Rn-K.Sn≥0.85R标 ②R小≥0.85R标 式中Rn-n组试块强度平均值; K-合格判定系数n≥25时 K=1.60; R小—n组试块强度中最小值; R标-混凝土设计强度; Sn-n组试块强度的标准差; 按《预》文优化后R=4265kg/cm~2,而均方差和试块组的极小值都没说明.根据判定公式①计算结果344.2kg/cm~2≥340kg/cm~2刚好合格,而对于判别式②R小≥0.85R标难以通过. 现…  相似文献   
3.
平台框架部件刚度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卡氏定理,对惯性平台框架部件的刚度进行简化计算。通过微机编程获得数据,为结构设计初期合理选取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Bessel框架的性质,给出其稳定性和摄动的几个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袁彪 《力学与实践》1991,13(3):51-52
将等张力缠绕筒体钢丝层中沿厚度方向近似呈阶梯状分布的预应力简化为均匀分布,其大小由钢丝层预应力降低系数η确定(η随钢丝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由此可获得薄壁绕丝筒体应力与变形的近似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氯化镁与3-(吡啶-3-甲氧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个镁和甲酸根构筑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通过对所合成的配合物高温煅烧,得到了氧化镁微粒,应用红外光谱、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镁纯度高,晶型完整,颗粒分布较为均匀,粒径约为50μm.  相似文献   
7.
8.
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和金属配位中心,一直以来被视为能源领域的潜在电极材料。传统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电导率低,因此,如何设计并合成具有一定导电性的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满足能源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材料电学性质的要求,成为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本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导电二维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的设计思路及电导率测量方法,并对这类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源转化及存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二维高导电配位聚合物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个基于Keggin型磷钨酸盐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Er_2H(μ-O)_2(dpdo)_4(H_2O)_2][PW_(12)O_(40)]·3H_2O(1)和[Tm_2H(μ-O)2(dpdo)4(H_2O)_2][PW_(12)(O_(40)]·3H_2O(2)(dpdo=4,4′-bis(pyridine-N-oxid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及单晶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EPPS缓冲溶液中,考察了两种化合物在非均相体系中催化DNA模型磷酸二酯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的水解进程.催化结果表明,在50℃,pH=4的条件下,两种催化剂对BNNP催化的一级水解裂解速率为10-7~10-6 s-1,最终产物为无机磷酸盐和对硝基苯酚.此外,该催化体系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并且催化剂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