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化学   151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670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325篇
物理学   7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泡沫铝合金填充圆管三点弯曲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管壁厚度、两种跨径的泡沫铝合金填充圆管的三点弯曲力学性能,得到了泡沫铝合金填充管结构承载过程中的三种变形模式,即压入、压入弯曲和管壁下缘拉裂破坏。给出了空管和泡沫铝合金填充管的载荷位移曲线,并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泡沫铝合金填充管结构的承载能力随泡沫铝合金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破坏应变则随之减小。结构承载力的相对提高量随着管壁厚度的减小和跨径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分析了泡沫铝合金提高填充管结构承载能力的机理。泡沫铝合金填充使管壁压入量和管截面抗弯刚度的损失显著减小,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抗弯能力。  相似文献   
142.
非对称的非局部塑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键  陈至达 《力学学报》1994,26(5):570-582
从非局部连续场论出发,假定形变与局部转动均属微小,当存在体力矩出现非对称应力场时,设对称应力的能量函数和非对称应力的能量函数可以独立计算。基于热力学原理和屈服面的概念,建立了一种新的非对称-非局部弹塑性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3.
将平板非对称正碰撞形成射流满足的定常方程组封闭条件推广到非正碰情况,提出了平面二维条件下非对称射流形成的一般理论,给出了射流形成的临界条件和出流射流的理论公式。对斜碰撞情形下非对称射流的出流方向、厚度随碰撞角和来流初始位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预测和数值模拟,理论解与二维欧拉程序的仿真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4.
柳阳  马东军  孙德军 《力学季刊》2007,28(4):564-569
使用低耗散的Roe格式,数值模拟了Reynolds数(Re)对大攻角细长旋成体绕流滚转角效应的影响.模型头部加了几何小扰动块以引发流场的不对称.在较大的Re数(Re=10 5)下,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是相符的,此时细长体的滚转会导致双稳态、双周期现象,即侧向力随滚转角呈现类似方波形式的双周期变化,方波中侧向力基本保持不变的状态对应于流场的正则态,且两个正则态的侧向力方向相反,方波中侧向力基本保持不变的状态对应于流场的正则态,且两个正则态的侧向力方向相反;而在较小的Re数(Re=4 000)下,如果扰动足够大,细长体的滚转将导致不同的双稳态现象,此时两个正则态的侧向力方向相同,而在较小扰动下双稳态现象不再出现;Re数更小时(Re=1 000),即使在较大的扰动下,双稳态现象也不再出现,侧向力随滚动角仍是连续变化的.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Re数越小,流场对头部扰动的感受性越弱.  相似文献   
145.
反倾层状边坡弯曲折断的应力及挠度判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旗  黄润秋 《力学学报》2004,12(3):243-246
以地质分析为基础 ,将反倾层状边坡的任意岩层概化为受复合作用力的板梁模型 ,通过简单的力学解析 ,开展了反倾层状岩石边坡弯曲折断判据的研究。依据岩层折断时和相临岩层的瞬时关系 ,将岩层下部视为瞬时临空状态 ,考虑岩层自重荷载和上部岩层附加荷载 (上部岩层重力荷载、层间摩擦力 )的共同作用 ,基于最大拉应力准则 ,提出了岩层弯曲折断的应力判据 ;依据应力判据 ,得到了岩层弯曲折断的挠度判据 ;利用应力判据及挠度判据 ,可实现反倾层状边坡弯曲折断的现场判定及其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46.
纤维板增强钢筋砼缺口梁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8组24根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探讨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缺口梁的破坏过程、极限承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缺口梁总是沿着纤维薄板与混凝土的界面发生剥高破坏;2)与无增强梁相比,增强梁的极限来载力可以提高20%一40%.而且当纤维薄板贴长Lc与两支点间距离S之比为0.57左右时增强效果最明显;3)缺口对梁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大,而对梁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下降10%-15%).  相似文献   
147.
40Cr材料动态起裂韧性KId()的实验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加载三点弯曲试样测试40Cr,材料动态起裂韧性KId()的试验方法。试样上的动态载荷历程由Hopkinson杆直接测得,并分别代入动态有限元程序及近似公式求得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历史;由贴在试样裂尖附近的应变片确定起裂时间,最终确定起裂时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值,即动态起裂韧性KId()。试验结果表明: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加载三点弯曲试样测试材料动态起裂韧性的方法是可行的,起裂时,动态有限元的位移法、应力法及近似公式法求得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值比较吻合;在本文的载荷速率下,40Cr材料动态起裂韧性KId()与准静态裂韧性KId()相比,降低了约28%。  相似文献   
148.
采用解析和数值方法研究FRP-混凝土杂交梁的界面应力问题。提出了杂交梁的新的力学模型和假设,克服了以往的分析模型中界面应力表达式非常复杂和界面应力的解析解与数值解相差较大的缺点,本文得到的FRP板加固梁的界面剪应力表达式与数值结果符合很好,并且具有简捷的表达式。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杂交梁各物理参数对界面剪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界面剪应力在FRP板的端部存在应力集中或应力奇性,这是造成杂交梁界面破坏的主要原因。这项研究对进行杂交结构的工程设计具有理论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9.
研究了梁中的非线性弯曲波的传播特性,同时考虑了梁的大挠度引起的几何非线性效应和 梁的转动惯性导致的弥散效应,利用Hamilton变分法建立了梁中非线性弯曲波的波动方程. 对该方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该方程在相平面上存在同宿轨道或异宿轨道, 分别对应于方程的孤波解或冲击波解. 利用Jacobi椭圆函数展开法,对该非线性方程进行 求解,得到了非线性波动方程的准确周期解及相对应的孤波解和冲击波解,讨论了这些解存 在的必要条件,这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完全相同. 利用约化摄动法从非线性弯曲波动方程中导 出了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考虑梁的大挠度和转动惯性时梁中存在 包络孤立波.  相似文献   
150.
复合纤维增强混凝土阻尼测试装置开发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纤维与聚合物的掺入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材料的阻尼性能。本文首先给出了正弦交变激励下粘弹性材料三点弯曲梁阻尼特性关系,其次首次自主开发了大尺寸材料的阻尼性能测试装置,然后利用开发的装置在频率(0.5~2.0Hz)条件下测定了6种不同配比复合纤维增强阻尼混凝土的损耗因子与储存模量,最后对纤维的阻尼增强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增强阻尼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相比,提高了混凝土的损耗因子80%~200%。主要原因是聚合物分子在外力作用下的内耗增加了普通混凝土的阻尼能力,而纤维的阻尼增强机理在于纤维的掺入增加了纤维与水泥基材的界面摩擦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