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821篇
力学   35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用穆斯堡尔谱考察以化学形式结合到煤中的铁催化剂和以物理形式外加等量铁催化剂对内蒙红旗褐煤加氢液化的催化活性,发现残渣中γ-Fe/Fe_(1-x)S比越大,液化产率越高,表明γ-Fe是一种较Fe_(1-x)S活性更高的新的活性相。离子交换煤中的Fe~(3+)离子由于粒度细小,分布均匀,易转化为γ-Fe相,因而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一维含气多孔介质突然卸载破坏引起渗流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煤激波管进行了一维含气多孔介质在突然卸载条件下的破坏实验,并对破坏的形态(层裂和层松)以及破坏前后气体渗流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破坏存在层裂和层松两种典型的破坏形式,破坏后煤样渗透率的变化本质上是由层松引起的;渗透率的分布与破坏应变直接相关,而充气压力是决定总体变化的参数;试样开裂破坏后的渗透率是原始渗透率的1~2倍;随充气压力增加.破坏深度按某一特征厚度的倍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6.
在高温高压(1 000 ℃、12 MPa)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内蒙古褐煤半焦的加氢甲烷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氮吸附和扫描电镜(SEM)对甲烷化残渣比表面积、孔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半焦加氢甲烷化可分为加氢热解、快速加氢和慢速加氢等三个反应阶段,每阶段分别发生含氧官能团和烷基侧链加氢反应、芳环结构加氢反应以及贫氢骨架碳结构加氢反应。半焦加氢甲烷化最优反应温度为800 ℃,反应压力为3.0~4.0 MPa;提高升温速率可以缩短前段(碳转化率低于46%)反应过程时间,对后段(碳转化率高于46%)反应过程影响较小。半焦甲烷化残渣的吸附-脱附等温线呈反S型,滞后环呈H3回线形状;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半焦平均孔径先减小后增大,总孔容积和介孔容积逐渐增大,微孔容积和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27.
煤催化气化条件下不同煤种煤灰烧结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9类典型煤种,利用压差法测定烧结温度的实验装置,结合灰渣的XRD分析结果,考察了添加K基碱金属催化剂、不同煤种灰成分对烧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钾催化剂的添加,明显降低高铁钙含量的WJT煤的灰熔点及烧结温度,碱金属K化合物极易同煤中Fe、Ca的矿物质反应生成低温共融物进而加剧煤灰的熔融结渣。不同煤种烧结温度的差异与煤灰中硅、铝、铁、钙含量密切相关。铝、硅含量高的煤灰烧结温度较高,而铁、钙含量高的煤灰烧结温度相对较低。碱金属K催化剂的添加加剧了煤灰的烧结结渣,而钙、铁的存在会加速硅铝酸盐间的反应生成低温共融物进而加速灰熔融。各煤种烧结温度的变化与其灰成分在CaO-SiO2-Al2O3、FeO-SiO2-Al2O3三元相图上的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8.
利用循环流化床对天池木垒高碱煤进行了气化实验研究,获得了天池木垒高碱煤在循环流化床上的结渣特性及碱金属迁移规律,并对实验中出现的床内颗粒聚团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存在形态的碱金属在煤气化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不同,水溶钠和醋酸铵溶钠在煤气化过程中以气态形式析出,不溶钠主要存在半焦中;随着气化温度升高,底渣和煤气中钠含量增加,飞灰中钠含量减少;尾部管道温度降低过程中,煤气中钠的冷凝速率明显高于钾;天池木垒高碱煤气化过程中容易引起床内颗粒聚团,床温越高,颗粒聚团现象越明显,床温波动越大;碱金属与灰分中矿物成分及床料中SiO2反应生成黏性低温共熔物是导致颗粒聚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9.
A vertical 2 -D numerical wave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unsteady Reynolds equations. In this model, the k-epsilon models were used to close the Reynolds equations, and volume of fluid( VOF) method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free surface.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data. Then th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solitary wave interaction with submerged, alternative submerged and emerged semi-circular breakwaters. The process of velocity field, pressure field and the wave surface near the breakwaters was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semi-circular breakwater is submerged, a large vortex will be gener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ee side wall of the breakwater ; when the still water depth is equal to the radius of the semi-circular breakwater, a pair of large vortices will be generated near the shoreward wall of the semi-circular breakwater due to wave impacting, but the velocity near the bottom of the lee side wall of the breakwater is always relatively small. When the semi-circular breakwater is emerged, and solitary wave cannot overtop it, the solitary wave surface will run up and down secondarily during reflecting from the breakwater. It can be further used to estate the diff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contamin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相似文献   
130.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煤催化气化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了煤催化气化反应失重率、气化初始温度和最大气化速率所对应温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在此研究中可达到较高的精度,其最大预测误差分别为5.18% 、5.65% 、2.33%,明显小于归回公式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