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11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镁合金基底表面直接制备热障涂层,涂层的耐蚀性较差。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法在镁合金基底和热障涂层之间分别制备了Al涂层和Zn涂层。通过XRD,SEM和EDS对涂层进行物相、微观结构和点扫描元素分析,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Al涂层试样和Zn涂层试样进行耐腐蚀性分析,同时研究了含Al中间层和含Zn中间层的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Al涂层表面粗糙度(10.237±0.527μm)大于Zn涂层表面粗糙度(7.171±0.488μm),且喷涂过程中仅有轻微氧化。Al涂层试样的耐腐蚀性优于Zn涂层试样。含Zn中间层的热障涂层具有更好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52.
AZ91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采用在镁合金表面形成无毒、无污染的稀土铈转化膜的方法解决AZ91镁合金表面的腐蚀问题。确定了最佳成膜工艺参数,讨论了处理液的浓度、成膜温度和成膜时间等因素对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利用湿热实验、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等实验方法评价了转化膜对镁合金表面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在潮湿温热条件下稀土铈转化膜试样仍能保持膜层的完整性并具有较高的覆盖度,腐蚀现象不明显。腐蚀电势升高,出现钝化现象,腐蚀电流密度下降,稀土铈转化膜可以提高AZ91镁合金的耐蚀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微观形貌,稀土铈转化膜是由基膜和附着的细小颗粒组成,最佳工艺形成的铈转化膜无破碎现象,对AZ91镁合金表面的腐蚀过程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热处理对Mg-Nd-Zr挤压合金性能与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g-Nd-Zr挤压材料中,稀土相为Mg_(12)Nd相。经时效处理后,由于Mg_(12)Nd相的大量析出,抗拉强度与屈报强度明显提高;而经淬火+时效处理后,发生了晶粒长大,导致屈服强度明显下降。时效或淬火+时效处理皆降低材料的塑性。  相似文献   
54.
采用INSTRON准静态压缩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固溶态AM80镁合金在室温准静态和冲击载荷下的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准静态载荷下,流变应力随应变率(3×10-5~4×10-1 s-1)的升高逐渐降低,表现为负应变率敏感性;冲击载荷下,流变应力随应变率(7.00×102~5.20×103 s-1)的升高而升高,呈现出明显的正应变率敏感性。冲击载荷下AM80镁合金的变形机制以基面滑移和孪生为主,大量细小致密的形变孪生以及适量非基面滑移的启动是AM80镁合金在冲击载荷下流变应力明显高于准静态载荷的重要原因。此外,随应变率的升高,AM80镁合金变形的均匀性明显增强,当应变速率升至3.65×103 s-1时,冲击变形所引起的局部绝热温升软化大于应变硬化与应变速率硬化的总和,部分晶粒产生了明显的动态回复,使得孪晶密度和变形均匀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55.
对挤压态的AZ31镁合金在高温进行拉伸、压缩、应变循环和应力循环实验研究,旨在揭示镁合金各向异性的高温棘轮行为演化规律和变形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镁合金表现出显著的拉-压不对称性和循环软化特性。镁合金的高温棘轮行为受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的控制,棘轮效应随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的增加而增强;镁合金在循环变形过程中存在位错滑移、孪生和解孪3种不同的塑性变形机制,导致镁合金的高温棘轮行为在不同的加载工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6.
以生物大分子γ-聚谷氨酸(γ-PGA)、β-环糊精(β-CD)为反应单元,通过酯化反应,制备接枝共聚物(γ-PGA-g-β-CD),用氢核磁共振(1 H-NMR)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接着将γ-PGAg-β-CD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形成自组装胶束纳米粒子,利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胶束粒子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最后以γ-PGA-g-β-CD自组装胶束粒子溶液为电解液,结合恒电位电沉积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γ-PGA-g-β-CD生物纳米涂层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涂层的化学组分、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β-CD的接枝率为28%,γ-PGA-g-β-CD自组装胶束粒子的流体动力学直径为(168±5.3)nm,所制备的γ-PGA-g-β-CD生物涂层可降低镁合金的腐蚀速率,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以镁的202.5nm次灵敏线为分析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镁合金中的镁含量。样品以硝酸(1+1)溶解,采用氯化锶为释放剂,以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0%~105.5%。结果表明采用镁的次灵敏线测定镍镁合金中的镁含量,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达到分析要求,可满足日常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58.
赵海燏  王荣 《光谱实验室》2003,20(2):295-297
采用ICP-AES测定了镁合金中的Zn、Mn、Zr、Ce,进行了酸度试验,氢氟酸用量试验,分析线的选择,并研究了基体元素对待测元素的干扰。测定值与标钢值吻合较好,RSD<5%。方法简便可靠,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9.
ICP-AES法同时测定镁合金中七种元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用ICP-AES法同时测定镁合金中的铝、锌、锰、铍、铜、镍、铁等七种元素方法.试样用盐酸、过氧化氢分解,在最优化工作条件下,用BAIRD ICP-2000/PS-8型多道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同时测定上述七种元素.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3%~5.58%,回收率为90.0%~107.2%.  相似文献   
60.
含稀土抗蠕变压铸镁合金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商用压铸镁合金抗高温蠕变性能较差的现状,开发了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其开发的目的是针对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汽缸罩盖,其抗高温蠕变性能应该能够保障其在150℃条件下稳定工作,而且其成本的增加应该控制在AZ91D合金成本的15%以内。讨论了稀土元素Ce,Y,Nd及Ca和Si的添加对压铸镁合金在常温拉伸性能以150℃条件下的蠕变行为、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对表面处理和腐蚀试验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产品的压铸牛产。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抗蠕变压铸镁合金具有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部件的制造并大幅度减轻重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