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3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67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16篇
物理学   6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超声速大攻角旋成体迎风激波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旋成弹体在大攻角超声速流动中其迎风面上有时会出现一种迎风激波.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以及两方程kω—sst和代数B—L湍流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该现象,验证了该迎风激波是由于流场主旋涡导致超声速流动偏移造成的涡诱导激波的一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柳阳  马东军  孙德军 《力学季刊》2007,28(4):564-569
使用低耗散的Roe格式,数值模拟了Reynolds数(Re)对大攻角细长旋成体绕流滚转角效应的影响.模型头部加了几何小扰动块以引发流场的不对称.在较大的Re数(Re=10 5)下,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是相符的,此时细长体的滚转会导致双稳态、双周期现象,即侧向力随滚转角呈现类似方波形式的双周期变化,方波中侧向力基本保持不变的状态对应于流场的正则态,且两个正则态的侧向力方向相反,方波中侧向力基本保持不变的状态对应于流场的正则态,且两个正则态的侧向力方向相反;而在较小的Re数(Re=4 000)下,如果扰动足够大,细长体的滚转将导致不同的双稳态现象,此时两个正则态的侧向力方向相同,而在较小扰动下双稳态现象不再出现;Re数更小时(Re=1 000),即使在较大的扰动下,双稳态现象也不再出现,侧向力随滚动角仍是连续变化的.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Re数越小,流场对头部扰动的感受性越弱.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雷达-垂尾简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雷达尾涡效应对垂尾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探讨了不同安装角以及几何外形变化对雷达尾涡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加长雷达法向直径可使月牙状三维涡的三维性减弱,从而减弱雷达尾涡效应,但当雷达侧面母线倾斜时反而增强雷达尾涡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锥形束CT技术(CBCT)评价过渡性义齿在全口义齿重新修复中的应用价值。选择107例全口义齿重新修复患者,根据修复效果分为修复失败组(n=26)与修复成功组(n=81)。修复前后均接受CBCT检查,对比两组佩戴新旧义齿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中间隙、后间隙变化值。结果显示,修复失败组佩戴新旧义齿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中间隙、后间隙变化值大于修复成功组(P<0.05);佩戴新旧义齿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中间隙、后间隙变化值与颌位关系指数、咀嚼效率、美学评分、舒适度变化值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中间隙、后间隙变化值与全口义齿重新修复效果独立相关(P<0.05);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中间隙、后间隙变化值联合评估修复效果的AUC为0.905,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88.89%,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CBCT检查指标可有效评估过渡性义齿在全口义齿重新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怀玉  季斌  龙新平  槐文信 《力学学报》2021,53(5):1268-1287
利用大涡模拟方法及一个考虑气核效应的欧拉?拉格朗日新空化模型,对绕NACA0009水翼叶顶间隙泄漏涡(top-leakage vortex,TLV)及其空化流动开展了高精度的模拟,结果显示数值模拟与实验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不同间隙大小对TLV空化的演变行为及其发生前后TLV强度、气核分布以及切向速度分布等特...  相似文献   
16.
张朝霞  禹思敏 《物理学报》2009,58(1):120-130
提出了在规范型蔡氏电路中生成两种不同类型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新方法.与现有文献报道仅构造同一类型非线性函数产生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主要差别在于,这种方法能在一个蔡氏电路中同时构造时滞序列和阶跃序列,并通过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扩展相空间中指标2的鞍焦平衡点,从而生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电路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规范型蔡氏电路 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 时滞序列和阶跃序列 电路实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高吹风比下容易产生反向涡对的问题,为了改善中、高吹风比下气膜孔的冷却效率,进行了新型抗涡气膜孔的设计和研发工作.根据造型参数不同,设计了四种新型反对称涡气膜孔结构,首先研究了不同几何结构的新型气膜冷却孔对平板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然后将反对称涡新型气膜冷却结构运用于叶栅端壁,前缘冷却孔排采用了不同冷却结构的单,双...  相似文献   
18.
李建华  李锋 《计算物理》2007,24(1):49-53
通过PISO方法求解非定常不可压N-S方程,研究小展弦比反齐默曼机翼在低雷诺数下的流场特征,并分析其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前缘分离涡在反齐默曼机翼上表面形成一对集中涡.分析表明这对集中涡是影响反齐默曼机翼气动特性的主要因素,给机翼提供了较大的非线性升力和较大的失速攻角,前缘涡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机翼出现非定常现象和大攻角的非对称现象.与矩形翼相比,反齐默曼机翼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崔元德 《物理实验》1989,9(2):56-58
一、引言普物实验中,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研究,都是用驻波法在均匀介质中实现的。例如弦振动实验和测定空气中声速的实验。在演示实验中,还有纵波在圆柱形弹簧中传播的实验。但都未涉及非均匀介质的情况。笔者也用驻波法,对锥形弹簧中纵波的传播规律作了实验探讨,得到了传播速度的经验公式。作为研究非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的实验,它可以安排到课堂演示和普物实验教学课程中去。  相似文献   
20.
杨帅i  高守亭 《中国物理 B》2014,(11):704-709
For the potential vorticity (PV) invariant, there is a PV-based complete-form vorticity equation, which we use heuris- tically in the present paper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for the Ertel-Rossby invariant (ERI), is there a corresponding vorticity tendency equation? Such an ERI-based thermally-coupled vorticity equation is deriv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study. From the obtained new vorticity equation, the vertical vorticity change is constrained by the vertical velocity term, the term associated with the slope of the generalized momentum surface, the term related to the horizontal vorticity change, and the baroclinic or solenoid term. It explicitly includes both the dynamical and thermodynamic factors' influence on the vorticity change. For the ERI itself,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PV term, the ERI also includes the moisture factor, which is excluded in dry ERI, and the term related to the gradients of pressure,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that reflects the fast-manifold property. Therefore, it is more complete to describe the fast motions off the slow manifold for severe weather than the PV term. These advantages are naturally handed on and inherited by the ERI-based thermally-coupled vorticity equation. Then the ERI-based thermally-coupled vorticity equation is further transform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orticity equation.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quations is the term which describ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olenoid term to the vertical vorticity development. In a barotropic flow, the solenoid term disappears, then the ERI-based thermally-coupled vorticity equation can regress to the traditional vorticity eq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