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07篇
  免费   7284篇
  国内免费   12239篇
化学   17300篇
晶体学   996篇
力学   4327篇
综合类   758篇
数学   2589篇
物理学   16060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881篇
  2022年   1044篇
  2021年   1082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951篇
  2016年   1000篇
  2015年   1128篇
  2014年   2189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1725篇
  2011年   1886篇
  2010年   1818篇
  2009年   1836篇
  2008年   1973篇
  2007年   1653篇
  2006年   1693篇
  2005年   1870篇
  2004年   1628篇
  2003年   1823篇
  2002年   1428篇
  2001年   1484篇
  2000年   1132篇
  1999年   829篇
  1998年   805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705篇
  1995年   721篇
  1994年   666篇
  1993年   519篇
  1992年   538篇
  1991年   496篇
  1990年   500篇
  1989年   429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结构竖向不规则布置是导致结构地震损伤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建筑结构沿竖向的强度、刚度和质量不规则布置的定义、不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破坏的特点;总结回归了钢筋混凝土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反应需求的研究现状以及国际上典型的结构设计规范中结构竖向不规则条款的限定.针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2.
本研究以宁夏地区煤气化细渣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以及低场核磁共振对不同粒度级产品孔隙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孔隙形态以裂缝形为主,各粒级产品BET比表面积较大,为125.78-589.78 m2/g,扫描电镜分析表明,BJH孔径与实际相差较大,仅以低温氮气吸附法分析孔隙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低场核磁共振法表明,各粒度级产品孔径均含有微孔、过渡孔、中孔和大孔,总孔隙度均在27%左右,以中孔、大孔为主,微孔次之,过渡孔较少。该种孔隙结构表明煤气化细渣不同粒度级产品均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但中大孔为水分的主要储存空间,导致脱水困难。  相似文献   
153.
H2O2是一种绿色的化学试剂,常作为氧化剂应用于水污染控制领域.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通过光催化、电催化以及催化剂催化等手段开发了许多原位生成H2O2直接参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方法.而在这些基于催化反应生成的H2O2的非均相芬顿或类芬顿反应中,催化剂的表面或剪切面经常会发生物质吸附、H2O2的生成与活化以及活性氧物种(ROS)的生成等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过程和机制非常复杂,而且多数研究并未对此给出清晰的解释.一般来说,不同ROS在水溶液中的氧化性、寿命和扩散距离不同.例如,·OH的氧化性非常强(2.80 V),但寿命短(<1×10-6 s),因而扩散距离非常有限,若在非均相催化剂表面生成便无法扩散到溶液中;而1O2的氧化性相对较弱(2.20 V),寿命较长(2×10-6 s),扩散距离较长,可扩散到溶液中(固液界面处)去氧...  相似文献   
154.
齐静  陈明星  张伟  曹睿 《催化学报》2022,(7):1955-1962
钴基材料被认为是有望替代贵金属材料的电催化水氧化反应催化剂之一.研究发现,高活性的钴基催化剂常发生表面重构行为,深入研究表面重构行为对于阐明真实的催化活性位点和指导合成高性能的电催化剂至关重要.但是受到复杂的催化剂结构以及多种性能影响因素限制,钴基材料的配位结构对表面重构和电催化水氧化性能影响仍不清晰.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具有配位对称结构和不对称结构的两种磷酸钴基材料用于电催化水氧化反应,探索配位对称性对表面重构和水氧化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控共沉淀反应中磷酸铵的用量,合成了具有对称配位结构的磷酸钴材料和不对称配位结构的磷酸钴铵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物理吸附等技术表征了两种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线性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等电化学方法测定两种材料的电催化水氧化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原位电化学阻抗图谱、拉曼光谱(Raman)和XPS图分析水氧化反应中的表面重构过程.晶体结构图表明,磷酸钴材料和磷酸钴铵材料均由六配位的Co O6八面体组成.其中,磷酸钴结构中钴中心由四个水分子和两个磷酸基团或两个水分子...  相似文献   
155.
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是制备高纯氢的重要反应之一,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以Pt为代表的贵金属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WGSR活性.其中, Pt可还原性氧化物界面往往被认为是水煤气变换反应最高效的活性位点.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光谱证据,该界面处的水煤气变换反应分子机理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制备具有三元核壳结构的Au@Pt@NiO纳米结构,在具有高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的Au纳米颗粒表面构建了丰富的Pt-NiO界面,成功实现了Pt-NiO界面处WGSR过程及其关键中间物种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通过控制镍前驱体的量,结合透射电镜和元素面扫描表征,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NiO壳层厚度的Au@Pt@NiO纳米结构.以CO作为探针分子,利用原位SERS表征,当镍前驱体添加量为0.05 mL时,可以同时得到Pt-C以及Ni-O的拉曼信号,说明此时NiO是以岛状形式沉积于Au@Pt表面,从而构筑出丰富的Pt-NiO界面.原位SERS测试结果表明,当将此Au@Pt@NiO纳米粒子置于WGSR气氛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在1065 cm-1处出现了碳酸根物种的拉曼信号.而当将Au@P...  相似文献   
156.
将传统分子动力学方法中时间积分步长定义成粒子的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和变化的最大允许空间步长的函数,并给出了空间步长的确定方法.作为对这个算法有效性的检验,计算了较小Lennard-Jones团簇和H2O团簇的稳定结构,发现了新的(H2O)13的最小能结构.  相似文献   
157.
开源社区中关键开发人员的退出会直接威胁到开源项目的可持续性,因此有效识别显著影响开发工作的关键开发人员和采取防范措施,能够促进社区集体智慧的涌现.文章对Vue和Angular开源项目进行分析,聚焦开发者的协作行为,提出了度量开发者协作行为差异性的连接系数指标,并将开发人员分为三类不同的群体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关键开发人员群体的识别.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指标明显优于已有的评价方法,当该指标所探查的关键开发人员群体间的合作行为失效时,协作网络遭受更大程度的破坏.此外,协作网络中的关键开发人员类型也包括一些度值较低和位于非中心位置的节点.这为协作网络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8.
单井计量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气液分离效果直接影响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GLCC)因体积小、效率高、适用范围宽而被广泛应用,但基于GLCC发展多级一体化分离装置一直被受到关注.考虑一级分离入口斜管倾角、一级分离入口形状、气相分离弯管仰角及二级分离管束规格,采用多相流Mixture模型和雷诺应力RSM模型,对基于GLCC的井口多管束分离装置结构形式进行了优化,并定量揭示了不同结构形式下的气液分离效率.结果表明,在经过GLCC一级旋流分离后,进入多管束二级分离单元,能够进一步改善气液分离效果,提高气液分离效率,但两级分离单元的结构特征均对分离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优化GLCC一级旋流分离入口斜管的倾角为30°,入口形状为圆形,相应可获得稳定的压力分布、较为均匀的流场迹线和更高的气液分离效率,优化气相分离弯管的仰角为35°、二级分离细管束数量与管径分别为6支和40mm,可使对应分离压降在3kPa,气液分离效率接近70%.  相似文献   
159.
利用Marden和Strebel关于高度映射的结果,伍胜健设计了Teichmüller映射初始二次微分的迭代算法,由此给出了关于Teichmüller映射初始二次微分计算的理论结果,利用该结果并结合Gortler,Thurston和Palmer关于离散二次微分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初始二次微分的计算机算法.  相似文献   
160.
为了厘清机加工表面的分形维数和粗糙度参数之间的关联规律,选定6种不同加工方式、不同粗糙度的标准样块,通过测量其表面形貌,并利用结构函数法获得其分形维数。在与各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对比研究后发现:对于车削和刨削的加工表面,其分数维数与表面粗糙度成反比关系;对于平面铣、端面铣、平面磨削和外圆磨削的加工表面,其分形维数与表面粗糙度大体成反比关系,但局部呈现非线性规律。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分形维数与表面粗糙度表达为固定的正比或反比关系,需要针对具体对象进行实际测定。本研究有利于丰富机加工表面的表征方法,提高表面的评估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