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0篇 |
晶体学 | 3篇 |
力学 | 39篇 |
综合类 | 9篇 |
数学 | 11篇 |
物理学 | 1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
14.
(1)测定了醋酸十二烷基铵(DAA)在CAB-O-SIL上的吸附,其等温线属双平台或LS型[1-3,5];(2)NaCl的存在使DAA的吸附增加.但不影响其低浓度下第一平台的吸附量;HCl的存在则在全浓度范围内抑制了DAA的吸附,(3)测定了CAB-O-SIL颗粒在上述各溶液中的悬浮液的稳定性;(4)根据表面形成小胶团的吸附理论(即二步模型产)[2,3,5,],并借助电导跟踪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满意地解释了吸附和聚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沉桩过程中渗流作用下球孔扩张引起的土体力学响应,基于桩端应力为三轴压缩状态下的空间滑动面(SMP)准则和非相关联流动法则,考虑渗流和剪胀特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结合弹塑性边界条件推导了饱和无黏性土球孔扩张问题的弹塑性解答。利用体积守恒并考虑塑性区的弹性变形条件,得出了极限扩孔压力的理论解答。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不考虑渗流影响的球孔扩张解答对比,研究了渗流体积力对球孔扩张中应力和塑性区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渗流体积力的增大,扩孔压力和塑性区半径均减小;剪胀特性对土体的位移和变形影响显著,随着剪胀角的增加,扩孔周围土体的径向位移减小,并沿径向逐渐趋于零;随着土体强度的增大,扩孔压力明显增大。该解答可为富水工程中进行扩底沉桩等岩土渗流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了路面材料阻尼系数的求解方法,以
及材料阻尼效应对路表动态弯沉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利用第1,第2主振型的固有频率
计算阻尼系数的方法,能克服传统简化计算阻尼系数而带来的结果偏差;黏性阻尼系数几乎
对路表弯沉时程变化没有影响;土基阻尼效应是影响路表动态弯沉时程变化的关键因素,而
其它层材料的阻尼特征影响甚微. 研究结果为进行路面结构动力学分析时,材料阻尼参数的
计算以及合理取值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合介绍了等离子体融蚀断路开关(PEOS)的工作原理、导通及断路机制、等离子体注入源类型以及国内外在开关性能方面研究概况,分析了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不同半径热融湖下融区发展差异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的气象资料、热融湖信息和冻土监测数据为基础,以柱坐标系下伴有相变的热传导方程为模型,在假设不同半径热融湖湖底温度和湖水深度相同条件下,模拟了不同半径热融湖对湖下多年冻土热状况和融区发展长期影响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半径热融湖湖下土壤热状况和融区发展都有较大差异,精确模拟热融湖下土壤热状况和融区发展的数学模型必须考虑热融滑塌引起的热融湖横向扩展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法对乙醇提取沉香叶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四因素,利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沉香叶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40min、液料比30mL·g-1、浸提温度90℃、乙醇浓度40%(v/v),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实测得率为13.72%,与响应曲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13.46%符合良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根据傅立叶定律径向系统的一维传热模型结合Tian's方程建立了一套高温流动型热量计,用于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热沉测定和引发剂筛选;考察了系统的热稳定性能,用电标定的方法对仪器在500、550、600、650、700、750、800 ℃时的量热系数进行了标定,绘制了正庚烷在800 ℃、载气流速为0.04 m3/h条件下热裂解的热谱曲线,以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测定了其热沉.实验证明仪器基线稳定,数据可靠,复现性能良好,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实验需要和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