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7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化学   229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646篇
综合类   119篇
数学   411篇
物理学   206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51.
利用半导体量子点阵列结构实现近邻耦合是规模化扩展自旋量子比特的主要方案之一.随着量子点数目的增加,量子点阵列器件的制作工艺及参数调控均愈加复杂.本文介绍了一种重叠栅工艺结构,利用多层相互重叠且具有不同功能的栅极定义量子点,制作出结构紧凑、调控性好的量子点阵列器件,解决了工艺扩展的难题.此外,本文发展了一套高效可靠的调控方法,按顺序逐个添加量子点并建立虚拟电极,实现了对量子点参数的独立控制,并且能够高效且独立地调控各量子点中的电子数目,克服了大规模量子点阵列中电压参数配置的困难.这些方法为未来实现大规模自旋比特阵列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是材料表征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受限于光的衍射极限,传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极限空间分辨率在微米量级,无法应用于纳米材料的表征。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Nano-FTIR)是一种新兴的超分辨光谱表面分析技术,其以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宽光谱范围和高化学灵敏性的特点在纳米材料表征研究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定性及定量的研究Nano-FTIR信号高空间分辨的来源和系统中光谱信号的提取过程,可以为Nano-FTIR仪器的设计研发和样品光谱表征结果的解释提供重要依据。该研究从典型的仪器结构和基本的工作原理出发,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中建立了等效研究模型,并对模型的重要细节和数值计算过程分别进行了说明。在仿真研究中,首先基于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计算了模型空间的电磁场增强情况,再模拟了探针在介电常数差异巨大的两种材料交界处的“线扫”过程,探讨了针尖近场增强信号的空间分辨率。随后,以探针与样品的散射功率为数值模型的研究对象,仿真了探针“轻拍”对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提取的过程,并讨论了不同入射倾角和解调频率对光谱信号提取的影响。最后,为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仿真了20,100和300 nm三种厚度SiO2薄膜样品在900~1 250 cm-1波数范围的光谱响应,并将仿真得到的光谱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厚,光谱信号得到相应的增强,模型预测的谱图与实测谱图波形与波峰位置较为一致,且与以往一些文献中采用针尖-样品间电场强度表示针尖处散射信号强弱的方法相比,获得的谱图在峰形上更为接近。提出的数值模型可用于Nano-FTIR光谱的预测,此外,模型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为其他基于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s-SNOM)技术的太赫兹光谱技术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3.
Based on the scales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electrical fields inside an anisotropic medium sphere is studied. Differential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and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for an anisotropic spherical target are present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s tes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ttering of an anisotropic sphere has the property of a dipole radi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ayleigh scattering. The larger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is, the stronger the dipole scattering is. Anisotropy in magnetism only has an effect on differential RCS.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isotropic targets.  相似文献   
154.
黄竹青  周凌  黄章俊  丁涛  杨颖 《光学技术》2017,43(3):203-207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出汽轮机末级蒸汽湿度,为锅炉给水量提供依据,促进汽轮机内部除湿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后向角散射法的思路设计了湿蒸汽参数测量模型,并对模型所需物理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为后向散射法测量蒸汽湿度的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以及实验研究,得到了后向散射光光强数据。通过对比仿真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光散射法测量蒸汽湿度的实验分析以及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5.
复眼照明系统利用复眼透镜,可实现高亮度和较好的亮度均匀性,并且有较成熟的偏振处理方法,在投影系统特别是基于偏振光的投影系统中能提供比光棒照明系统更加高的亮度和好的均匀性的画面,使得光能利用率和图像均匀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对复眼照明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投影光机的复眼照明系统,并用Matlab对该系统进行了光线追迹的仿真程序设计。对复眼照明系统的光线追迹进行了仿真。实际应用证明,在LCoS中采用本方案设计的照明系统比光棒照明系统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好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6.
红外视景仿真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外视景仿真技术意义出发,介绍了其所包含的几个基本部分;从目标辐射建模、背景辐射建模和大气建模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红外视景仿真技术发展历程和状况。其中列举了国外多个典型红外视景仿真软件和几个较完善红外辐射模型,并统计了2000年以来国内高校在红外视景仿真方面的研究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多个发达国家的红外视景仿真技术已逐步趋于成熟和产品化,而国内尚未开发出功能较完善的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只能仿真较简单场景。  相似文献   
157.
 皮秒级瞬态取样门主要应用于激光聚变实验和高能物理实验中,对单次高速脉冲进行实时取样。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肖特基二极管桥的平衡取样门,给出其模型和具体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对称的选通设计保证了选通脉宽为100 ps时,取样间隔也为100 ps,取样门带宽为4.4 GHz,可应用于多路超短激光脉冲取样。  相似文献   
158.
分析了校园MIS及数据资源的特征,针对校园信息资源范围广、关联复杂的状况,提出了数据资源统一访问策略——分层访问.数据访问分为七层,各层完成数据访问独立性的特定功能,使不同的访问软件能透明访问全部数据资源.为保证传统应用能基于网络计算访问统一数据资源,又提出了“数据访问管道”和数据库访问服务器的技术.文章分析了以应用服务器为基础的N-Tiers计算的弊端,设计了“虚拟应用服务器”WUV-APPS,将数据访问对象构造成数据对象组件.  相似文献   
159.
带模糊约束的最小费用流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次提出了带模糊约束的最小费用流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求解这一模型的有关算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60.
胡玉禧  林礼剑 《大学物理》1999,18(11):28-30
在586微机上的Win 95/NT操作系统环境下实现了光学系统传递函数测定的仿真实验,克服了因缺少光学传递函数测定仪而无法开设实验的困难。本文阐述了光学传递函数测定实验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实验原理与步骤,以及软件结构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