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6篇
力学   30篇
物理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ollage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tissue-derived natural polymer for its goodbiocompatibility and cell adhesion but offers a limited rang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1.The construction and properties of synthesized polypeptides are similar to collagen havethe…  相似文献   
12.
WC/Ti合金在水基润滑剂润滑下的摩控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子改造在添加剂分上入亲水基团,制备出了水溶骨添加剂,在Timken试验机上考究了WC/Ti合金体系在水基润滑剂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及其摩擦化学反应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征WC涂层磨损表面,结果发现在涂层表面有明显的Ti转移,并形成多元氧人物,表明在水基润滑条件下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氧化反应,而多元氧化物层的性质是丰磨损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轴承钢离子注N+B层磨损破坏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对GCr15轴承钢表面进行了先注入N离子再注入B离子的处理,并且通过对注入表面的X-射线物相分析,以及表面成分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和俄歇电子能谱剖面分析,同时结合对注入层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发现,轴承钢表面在离子注入N+B后形成了含有六方BN和ε-Fe_2N-Fe_3N相的表面层,因而明显地改善了轴承钢表面的抗粘着转移和抗擦伤能力,提高了表面的耐磨性,降低了轴承钢与偶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此外,作者还对N+B离子注入前后之GCr15轴承钢的磨损过程和破坏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环-块磨损试验机对TiC(N)-Al2O3复合陶瓷/不锈钢摩擦副的磨损2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摩擦和水或20#机械油润滑条件下,陶瓷与不锈钢的磨损质量损失都是随着载荷速度的增加而快速 增大,而且试件在水或油润滑下的磨损2值反而比在干摩擦同。  相似文献   
15.
粗糙度对4种聚氨酯弹性体粘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生物摩擦磨损试验台测定了4种聚氨酯的弹性模量,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和法向力对粘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聚氨酯的弹性模量在55~1206kPa之间,粘着力由高到低的排序同其弹性模量排序相反,弹性模量较低的试样的饱和粘着力达到15kPa,且表面粗糙度对粘着力的影响不明显;弹性模量较大的试样的粘着力仅为1.5kPa,随弹性模量增加,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增大;试样之间的接触形式同粘着力密切关系,相当于单个凸峰接触的蓝宝石球对聚氨酯试样的粘着力不受法向力的影响,而在平面接触情况下粘着力先随法向力增加而增大,当法向力超过一定(10~15kPa)值后,粘着力增加趋缓并达到饱和值.  相似文献   
16.
粘着摩擦系数的分形几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及作用于接触斑点上的切向力,通过比较作用于接触斑点上的法向弹性载荷与法向塑性载荷,确定了区分弹性接触与塑性接触区域的临界接触斑点面积.总的粘着摩擦系数被表示为弹性接触区与塑性接触区的粘着摩擦系数的组合.假设屈服压力及局部粘着摩擦系数不依赖于接触斑点且等于塑性接触区中的平均值,则总的粘着摩擦系数可用简单的表达式描述.分形几何参数及归一接触面积对于粘着摩擦系数的效应已通过算例表明,研究中,分别考虑了忽略与计及接触斑点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两种情况的结果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7.
粉末热压扩散与应力场耦合的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艳青  黄风雷 《力学学报》2008,40(4):550-556
以弹性接触应力场为初始条件,建立了热压条件下球形颗粒表面扩散与应力场耦合的力学模型. 引入包含表面能项级数形式的应力函数,以描述随时间演化的表面扩散过程及扩散对应力场演化的影响. 而应力场通过改变化学势梯度,又会促进(或阻止)表面扩散结合的进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压力、温度和界面区应力场演化对致密化参数的影响. 比较了满足粘着或非粘着对结合宽度和应力分布的影响,将考虑粘着的弹性接触应力场作为初始条件,分析了弹性变形和表面扩散共同驱动的粉末冶金热压烧结致密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上皮细胞通过局部募集上皮性钙粘附蛋白 (E-cadherin) 建立胞间粘着连接, 实验证实该过程受到肌球蛋白皮层张力的调控. 为了从系统层面阐明粘着连接形成动力学过程, 本文考察皮层张力调控肌动蛋白 (F-actin) 解聚从而参与E-cadherin级联转导, 同时以马达-离合器机制模拟两细胞相互作用, 据此构建可反映悬浮态细胞粘附的力学-化学耦合数学模型; 对整体包含随机点源的非线性反应-扩散方程组与平衡微分方程耦合系统采取了自行发展的格子Boltzmann-粒子法与蒙特-卡洛法数值求解. 数值模拟表明, 由收缩性肌球蛋白 (myosin-II) 拉动胞间E-cadherin成键可提升皮层张力, 进而降低F-actin解聚速率﹑锚定更多的E-cadherin; 所构成的力学反馈回路展现出时空效应, 可帮助E-cadherin在接触区建立初始极性; E-cadherin形成顺式二聚体则将初始极性放大, 导致接触区E-cadherin展现起始、快速增长及慢速增长的积聚动力学特征. 皮层呈松散结构时刚度较小, 可通过延长胞间E-cadherin成键寿命提升张力, 而接触区弧度适中时($\approx$1.2 rad) E-cadherin峰值最高; 两者可分别作为启动力学反馈回路及调控粘着连接成熟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新型Ni-Fe-W-S合金刷镀层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镀铬是用于提高材料常温耐磨性的有效方法。但是,铬镀层在摩擦温升的作用下,其硬度和耐磨性却都下降,而且镀铬还会污染环境和对人体造成损害.为了克服铬镀层和镀铬工艺的这些缺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Ni-Fe-W-S合金刷镀层,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于摩擦时于高速(71m/min)和重载(80N)条件下,这种合金刷镀层的耐磨性能明显地比铬镀层的好,磨痕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前者发生的是应变疲劳磨损,而后者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粘着磨损.同时,通过对高速重载干摩擦条件下平均温度和闪温的计算,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磨损前后镀层的相结构及显微组织的分析,探讨了Ni-Fe-W-S合金刷镀层在如此苛刻条件下具有较高硬度和良好耐磨性能的机理,指出这是在摩擦热的作用下合金刷镀层中部分非晶向晶态转化前发生微观结构畸变并形成了更多硬质相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Interaction of 10‐methylacridinium iodide (MAI) as fluorescence probe with nucleobases, nucleosides and nucleic acids has been studied by UV‐visible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fluorescence of MAI is strongly quenched by the nucleobases, nucleosides and nucleic acids, respectively. The quenching follows the Stern‐Volmer linear equation.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rate constant (kq) was measured to be 109‐1010 (L/mol)/s within the range of diffusion‐controlled rate limit, indicating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I and nucleic acid and their precursors is characteristic of 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 In addition,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model of MAI to calf thymus DNA (ct‐DNA)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Apparent hypochromism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MAI was observed when MAI binds to ct‐DNA. Three spectroscopic methods, which include (1) UV spectroscopy, (2)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MAI, (3) competitive dual‐probe method of MAI and ethidium bromide (EB), were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affinity binding constants (K) of MAI and ct‐DNA. The binding constants K obtained from the above methods gave consistent data in the same range (1.0–5.5) × 104L/mol, which lend credibility to these measurements. The binding site number was determined to be 1.9.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denaturation an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binding was examined. The binding model of MAI to ct‐DNA including intercalation and outside binding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