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9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26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510篇
物理学   4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颗粒离散元模拟中的阻尼系数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散元模型中所采用的阻尼系数是不确定的,经常凭主观经验设定.为了使得物理模型与现实中的颗粒动力学属性符合更好,通过采用声频采样技术对物理模型中的阻尼系数进行标定,得出与实验符合的阻尼系数应为0.5左右.利用标定后的阻尼系数模拟了一元颗粒在圆柱形容器里的随机堆积过程,得到最终的堆积密度为0.625,与经典的实验结果一致.研究证明,在得到模型阻尼系数的同时,也确认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和用声频采样技术进行高精度碰撞时间检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 颗粒堆积 阻尼系数标定 声频采样 离散元法  相似文献   
932.
 由于在测量高压下金属粘性的实验中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粘性系数值存在很大的系统偏差,所以提出和完善实验方法、获得更多可靠的实验数据显得非常必要。通过改进飞片碰撞的实验技术,在101 GPa压力下测量了铝样品中冲击波前沿上正弦形小扰动的振幅衰减和反向振荡现象,借助Miller和Ahrens对非理想初始流场的解析解,求得铝在此压力下的剪切粘性系数约为800 Pa·s。  相似文献   
933.
 介绍了基于高速大功率反向开关晶体管(RSD)的磁压缩固态脉冲电源试验平台,就RSD状态电流及磁压缩脉冲电流的波形特征对检测环节高需求的问题,研究了罗氏(Rogowski)线圈传感头的频率特性,在对比已有传感头信号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自积分与外积分复合式罗氏线圈的设计过程和参数选取方法,在保证传感器具有1 mV/A灵敏度的前提下,将传感器的工作频带从低频拓宽到线圈的自然角频率。给出了二级磁压缩网络放电的负载电流实验波形及RSD开关的触发、导通电流波形,验证了该罗氏线圈传感器能够满足本固态脉冲电源中的RSD开关状态电流高精度检测和负载电流的高频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34.
粘性液体中激光空泡辐射声波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通过PZT水听器对不同粘度粘性液体中激光空泡脉动辐射的声波特性进行了实验,获得了粘性液体中激光泡声波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空泡在脉动过程中辐射的声波将受液体粘性影响,粘性系数越大,辐射声波强度越弱,峰值频率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5.
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原子核强阻尼反应232Th +250 Cf。在入射能量范围从800-2000 MeV时,研究了反应产生的原子序数大于等于114的超重碎块的几率随入射能量的依赖情况。计算发现在不对称的强阻尼反应体系232Th +250 Cf 中超重碎块的产生几率高于在对称反应244Pu +244Pu 和 238U +238U 中超重碎块的产生几率。计算表明初级碎块的质量(电荷)分布和超重碎块的激发能分布也强烈依赖于入射能量。研究了强阻尼反应产物的衰变过程:两种不同的衰变斜率表示不同的衰变机制。它们分别相应于巨复合体系的衰变和巨复合体系的衰变碎块包括超重碎块的衰变(包含发射中子、质子和其他轻带电粒子及裂变过程)。超重碎块的衰变斜率明显低于巨复合体系的衰变斜率,可能有助于超重碎块的存活。  相似文献   
936.
在磁场作用下竖直管中有限长液柱的粘性流体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的形成与血液动力学有密切关系.Chandler环的实验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handler环中下弯月面处血栓的形成或许是因为流冲击下弯月面,使血小板和红细胞发生聚集所致。本文研究了竖直管中有限长液柱的粘性流体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动状况,应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磁场强度下,管的下半部分管轴附近的轴向流速度较未加磁时有所减弱,从而减轻了流对下弯月面的撞击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下弯月面处血栓的形成,而且磁场越强,这种减弱作用越明显,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求血栓的防治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7.
本文讨论一类含时滞阻尼项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解的振动性质,所得判别振动的充分条件从理论上揭示了这类方程与普通双曲型方程质的差异,且应用十分便利;同时指明了振动由时滞量引起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938.
该文采用伸缩不变粘性消失法研究了双曲型方程组的Riemann问题可解性,得到了允许出现真空状态的解.最后指出了带有真空状态的Riemann初值时的该方程组的可解性.  相似文献   
939.
351nm激光入射大腔靶的受激Raman散射光谱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神光 Ⅱ”装置上Au大柱腔靶产生的受激Raman散射光谱。通过分析实验条件和测量结果,排除了散射光谱来自增强非相干Thomson散射的可能性,发现用丝化不稳定性与受激Raman散射的耦合能合理解释观测到的Raman光谱。考虑到丝化不稳定性与SRS的耦合,测量到的散射光谱依然能用于密度诊断,其结果与对流SRS理论的计算值相差不到10%。  相似文献   
940.
张扬  丁宁 《中国物理 B》2008,17(8):2994-3002
Within the magnetohydrodynamics (MHD) frame, we analyse the effect of viscosity on magneto-Rayleigh Taylor (MRT) instability in a Z-pinch configuration by using an exact method and an approximate method separatel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sma viscosity indeed has a stabilization effect on the MRT mode in the whole wavenumber region, and its influence increases with the perturbation wavenumber increasing. Af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ximate metho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e apply it 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viscous plasma where a sheared axial flow (SAF) is involved, and we attain an analytical dispersion rel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viscosity and the SAF are complemental with each other, and a wide wavenumber range of perturbation is possible to be restrained if the SAF and the viscosity are large enough. Finally, we calculate the possible value of viscosity paramet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the value of viscosity is much less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 its mitigation effect is small enough to be neglected. The role of the viscosity in the stabilization becomes considerable only if special techniques are so developed that the Z-pinch plasma viscosity can be increased grea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