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02篇
化学   1192篇
晶体学   69篇
力学   242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8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煤和油页岩燃烧过程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装热重差热仪,对抚顺、茂名油页岩、黄县褐煤和大同烟煤进行了燃烧实验,考察了粒径、燃烧终温、样品种类等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样品粒径范围为2—8mm,升温速率范围为350—600℃/min,燃烧终温为750—900℃。结果表明,在不到2min的升温段,油页岩燃烧转化率可达90%以上,而煤仅为30—50%,其值与煤的挥发份分析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2.
煤燃烧过程中氟析出特性与生成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建立的固定床管式炉煤燃烧氟析出试验装置,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气态氟的排放特性,并根据燃煤氟析出等温动力学实验建立了气态氟生成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氟析出率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煤中氟在300 ℃~400 ℃开始析出,500 ℃~1 100 ℃为主要析出温度范围;氟析出率随煤在炉内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前5 min为主要析出阶段;炉内还原性气氛对氟析出有一定的影响;氟析出率与煤中氟赋存形态和含氟量有关。燃煤过程中氟析出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反应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依赖于煤中氟的赋存形态和氟化物的热稳定性。不同煤种E为28.0 kJ·mol-1~65.1 kJ·mol-1,A为12.5 min-1~46.0 min-1。  相似文献   
993.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朱丽  焦宝娟  帅琪  杨旭武  高胜利  史启祯 《有机化学》2004,24(11):1417-1422
改进文献方法,以铜试剂(NaEt2dtc·3H2O)和邻菲咯啉(o-phen·H2O)与低水合氯化钬(HoCl3·3.58H2O)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三元固态配合物.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Ho(Et2dtc)3(phen).IR光谱表明配合物中Ho3 与3个NaEt2dtc中的6个硫原子双齿配位,同时与o-phen中的2个氮原子双齿配位,可推测其配位数为8.用微量热量计测定了298.15 K下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rHm (1),为(-14.697±0.0376)kJ·mol-1,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计算了固相生成反应焓变△rHm (s),为(117.504±0.619)kJ·mol-1;改变反应温度,研究了配合物的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力学性质.配合物的恒容燃烧能△cU用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为(-18687.64±8.22)kJ·mol-1,其标准燃烧焓△cHm 和标准生成焓△fHm 经计算分别为(-18706.85±8.22)和(-70.01±9.37)kJ·mol-1.  相似文献   
995.
油页岩燃烧释放二氧化硫的本征动力学和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油页岩通过酸处理和低温灰化,获得高纯度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利用程序升温装置与二氧化硫在线分析仪,在升温速率为5℃/min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在燃烧过程中茂名油页岩及其有机质与矿物质释放二氧化硫的本征动力学。结果表明,有机硫释放二氧化硫的温度范围为210~470℃,按两段处理得到的动力学参数为:反应级数皆为1,在210~340℃,活化能E=76.18kJ/mol,频率因子A=9.91×10 ̄3s ̄(-1),在340~470℃,E=154.70kJ/mol,A=7.85×10 ̄8s ̄(-1)MPa ̄(-1);黄铁矿硫释放二氧化硫的温度范围为290~510℃,动力学参数为E=199.10kJ/mol,A=4.30×10 ̄(11)s ̄(-1)MPa ̄(-1),n=1.4。文中对油页岩中硫的燃烧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6.
煤燃烧过程生成氮氧化物前驱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煤中氮在燃烧条件下生成NOx前驱体(HCN、NH3)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石英玻璃管流化床反应系统,测定了神木煤、澳大利亚烟煤、澳大利亚褐煤在400 ℃~900 ℃HCN、NH3的生成,用离子色谱测定了HCN、NH3的生成量,用差热分析测定了三种煤的燃烧峰温及起始燃烧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燃烧条件下煤中氮转化为HCN、NH3的比例很高,这一释出过程伴随着煤燃烧过程而发生; 在400 ℃~500 ℃燃烧时HCN、NH3的生成量占煤中总氮质量分数的50%~70%,无论是煤挥发分还是半焦中的氮都在此条件下转化生成了HCN、NH3, 这一实验规律与热解条件的实验结果不同。煤样在更高的温度下燃烧(>700 ℃)时,气体产物中的HCN、NH3的质量分数很少,这是HCN、NH3进一步氧化生成了NOx的缘故。  相似文献   
997.
煤在燃烧过程中破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煤在燃烧过程中破碎行为,建立了单颗粒煤的一维破碎模型。模型结果显示: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起始破碎主要是由于煤所释放的挥发分在煤粒中的集聚,造成煤粒中产生较大的压力梯度,从而引起煤粒的破碎。这就较好地解释了煤在燃烧过程中的热破碎现象,为今后预测煤在炉内的粒度分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锂离子电池自1991年推出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广泛用作各种电子器件的电源。近年由于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EV)和混合电动汽车(HEV)日益受到重视,其关键是高功率密度电池。现有的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是最适合的车用动力电池。提高锂离子电池功率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提高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因为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越高,电池的比功率就越高,就更适合用作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   
999.
电弧炉与红外碳、硫分析仪配套,用于测定硅铁、金属锰、矿石、铬铁、钒铁、合金钢铸铁、水泥、微晶玻璃,阳极泥等物质中碳量和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气相燃烧合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态与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相燃烧反应器中成功地合成了TiO2-SiO2、TiO2-SnO2复合粒子。TiO2-SiO2复合粒子中TiO2以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存在,SiO2以无定型的形式存在。复合结构为SiO2附着于TiO2的外部,在Ti∶Si的进料比较大时SiO2附着于TiO2的表面,Ti∶Si比值减小到1∶4时,SiO2包覆全部TiO2表面。包覆层的厚度大约为6~7nm。TiO2-SnO2的复合粒子中同时存在着三种晶体结构SnO2、金红石型和锐钛型的TiO2。在复合粒子的表面,TiO2和SnO2两种组分分布均匀。通过改变进料方式可以调整复合粒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