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碎石不同级配比例对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成份中,起骨架作用的碎石颗粒级配组成,在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分档比例不同,会直接影响水赤比,水和水泥用量以及的抗压强度等,重视骨料颗粒级配质量,对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单层紧密排列刚玉球砼侵彻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普通钢筋混凝土和单层紧密排列刚玉球同时进行了抗侵彻模拟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单层紧密排列刚玉球混凝土有较强的抗侵彻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型外包钢-T形截面组合梁在纯扭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设计了5根不同配箍率的的足尺悬臂组合梁。通过对5根悬臂梁的抗扭性能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组合梁的扭矩-扭率关系曲线。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组合梁的抗扭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混凝土与外包钢在极限阶段的应力云图。根据实验以及有限元结果分析了组合梁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扭转刚度的变化。基于现行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组合梁从开裂到极限阶段抗扭刚度的计算公式,可供组合梁受扭设计参考。把有限元模型和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三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减小高速列车荷载对地面结构损害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无填充壕沟、注水壕沟和填充壕沟对地表高速列车荷载引起振动的防护能力。运用LS-DYNA软件,对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地面结构所产生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发现,无填充壕沟和注水壕沟可以明显降低地面结构关键点上的加速度与应力幅值,而填充壕沟并无明显降低结构中关键点上的加速度与应力值。对于地表高速列车荷载引起的地面结构振动,无填充壕沟与注水壕沟都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而填充壕沟的防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地震作用下高拱坝损伤开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应变率相关的非线性损伤模型模拟拱坝横缝,研究了非线性本构情况下整体拱坝与考虑分缝拱坝的应力响应和损伤开裂的特点与差别。对实际拱坝的地震响应分析表明,基于非线性模型的整体拱坝动力响应模型可以基本反映拱坝的实际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砼受压全过程声发射b值与分形维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声发射b值反映了材料内部微裂缝发展。本文在MTS试验系统进行受压全过程实验同时,检测了硅声发射的幅值和事件数变化,并根据实验结果对b值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处b值最小。此外,还根据分形理论对受压全过程分形维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软化桁架模型理论在钢筋煤矸石砼低剪力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六榀试验钢筋煤矸石低剪力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煤矸石软化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桁架模型理论,对其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其横向应变后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建议了一个钢筋煤矸石低剪力墙抗剪强度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外包钢-砼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石启印  马波  李爱群 《实验力学》2005,20(1):115-122
针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组合梁——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为了研究其受力性能,进行了三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研究,并通过对构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的分析,认为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有较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组合梁弹塑性理论,推导出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最后,为了便于其工程中的应用,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适于该种组合梁的一些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一些结构设计方案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给工程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砼受压全过程声发射特性及其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根据在MTs815.02型电液伺服岩石与力学试验系统上完成的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及相应声发射检测结果,分析了全过程的声发射特性,利用内变量理论建立了受压损伤本构模型。模型中的损伤因子可由相应声发射特性的损伤能相对比确定。经比较,所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