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7篇
  免费   2295篇
  国内免费   2246篇
化学   2820篇
晶体学   277篇
力学   1700篇
综合类   162篇
数学   662篇
物理学   429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PP/CLAY)的等温结晶行为,并分别用Avrami方程和赵志英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蒙脱土微粒对聚丙烯等温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提高聚丙烯的结晶速率并改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20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rinsic surface reaction constant (K) in 1-pK model, point of zero net charge (PZNC) and structural charge density (σst) for amphoteric solid with structural charges wa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σst on pK.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1-pK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independent PZNC of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c) exists for amphoteric solid with structural charges. A common intersection point (CIP) should appear on the acid-base titration curves at different c, and the pH at the CIP is pHPZNC. The pK can be expressed as pK=-pHPZNC log[(1 2αPZNC)/(1-2αPZNC)], where αPZNC≡σst/eNANs, in which e is the elementary charge, NA the Avogadro‘s constant and Ns the total density of surface sites. For solids without structural charges, pK=-pHPZNC. The pK values of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HTlc) with general formula of [Mg1-xFex(OH)2](Cl,OH)x were evaluated. With increasing x, the pK increases,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affinity of metal cations for H^- or OH^- and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charging surface and H^- or OH^-.  相似文献   
203.
界面改性剂对刚性粒子增韧尼龙6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界面改性剂对高岭土增韧尼龙6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并与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H550的加入明显降低了高岭土填充尼龙6熔体的粘度和弹性,而界面改性剂显著地增强了它的粘度和弹性.这一差别应归因于同KH550相比,界面改性剂更有效地增强了高岭土与尼龙6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和其自身的回弹性能.同时,界面改性剂的用量对高岭土填充尼龙6流变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当界面改性剂的用量为高岭土和尼龙6总量的2%时,界面改性剂在高岭土表面上趋于“饱和”,再增加界面改性剂的用量,对流变行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4.
A novel dye dimer,bis-{[1-(N-hexadecyl-4-pyridinium)-2-(4-N,N-dimethylaminopheyl)] ethenyl} methane diiodide (C16BP) was synthesized,and the photoelectrochemistry of the dye Langmuir-Blodgett monolayer modified ITO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For comparison,the photoelectrochemistry of the monomer (E)-N-hexadexyl-4-[2-(4-N,N-dimethylaminophenyl) ethenyl] pyridinium iodide (C16P) was also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current generation property of the dimer is enhanced.The photocurrent generation quantum yield is 0.38% for C16BP,while that for C16P is 0.23%.  相似文献   
205.
本文采用溶胶凝聚方法制备了超细氢氧化亚镍电极材料并通过在其中掺加适量碳纳米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电极的比容量并有效改善了电极材料的阻抗特性。掺有20%碳纳米管的氢氧化亚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单电极比容量可达到320 F·g-1。本文分别采用氢氧化亚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作为正极,活性炭作为负极,6 mol·L-1 KOH作为电解液制备了复合型电化学电容器。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复合型电容器工作电压达到1.6 V,电容器质量比容量达到60 F·g-1。复合型电容器能量密度达到20.11 Wh·kg-1,最大功率密度达到8.6 kW·kg-1,兼具高能量特性和优良的大电流放电特性。  相似文献   
206.
钛酸钾晶须界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对钛酸钾晶须进行表面改性,获得了表面包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钛酸钾晶须. FT-IR、SEM、EDS的表征表明,钛酸钾晶须的表面包裹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形成了以钛酸钾晶须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复合粒子.研究表明,改性后的晶须表面能降低,在有机溶液中的界面张力大大降低,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界面性质相似,说明改性后的晶须基本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包裹,因此晶须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在有机溶液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7.
Pb2+在液/液界面迁移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硫腙络合推动Pb2+在水/乙酰丙酮界面迁移的伏安过程. 实验证明, 该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Pb2+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Pb(DzH)2. Pb2+的峰电位在-0.3 V处, 并且在5× 10-6~0.1 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 这一方法为工业废水中铅的在线、现场测定提供了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8.
皂类液膜振荡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发现了一类新型液膜振荡器,在油水两相之间进行成皂反应的过程中,界面附近出现了长时间规则的大幅度pH振荡,将W/O两相体系换成W1/O/W2三相体系,振幅从0.50 pH明显提高到2.88 pH.其中水相组成为CTAB溶液及NaOH溶液,油相组成为油酸的煤油溶液.同时,此类液膜振荡体系中亦存在明显的电势振荡和电导率振荡.为深入了解机理,进行了浓度影响测定,电极位置和种类的变化以及辅助实验等,提出了普遍化的机理,并进行了实验振荡曲线的拟合对比.这个机理指出,在膜反应批量进行的条件下,当反应速率与扩散成比例时,便会产生规则的周期现象.在一价皂液膜振荡器的基础上,通过替换或添加各种金属盐,形成了各类高价皂液膜振荡器,测定了反应过程中pH、电势及电导率的变化.经过同类化学振荡器的比较研究,结合金属离子与酸根之间的络合作用,得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09.
210.
某些有机物在氧化物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已在载负型催化剂制备、再生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许多氧化物和盐类可以在载体表面形成单层分散或亚单层分散.有些分散物与载体混合后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处理,就可以自发分散到载体表面[1,3].这一现象通过XRD、LRS、XPS、SIMS、ISS、EXA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