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87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82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Ni/ZrO2复合电沉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彭群家 《电化学》1999,5(1):68-73
研究了在Watts镀镍液中ZrO2颗粒与镍复合电沉积的阴极电流密度以及颗粒在镀液中分散量对颗粒共析量的影响,探讨了复合电沉积的过程与模型。研究表明,在小的颗粒分散量下,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导致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减少。在大的颗粒分散量,小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的强吸附过程所控制,致使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加;大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造成共析量随电流  相似文献   
52.
国内离子交换法处理氰化镉废水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现行离子交换法处理氰化镀镉废水的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络合理论将阴树脂由Cl-1型转变成CdCl42-型后交换,便可提高对水中游离氰(CN-)的吸附能力,并能使氰、镉都得到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3.
郑环宇  安茂忠  周玉红 《分析化学》2006,34(Z1):263-265
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物的分散稳定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镀层中纳米氧化物含量的方法.研究表明,阿拉伯胶对纳米Al2O3有显著的增稳增敏作用.在测定波长540 nm处,测试液中阿拉伯胶用量为0.5 g/L时,纳米氧化铝溶液的吸光度值与其浓度在10~20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010+2.767×10-3C(mg/L),相关系数r=0.9989.本方法用于Zn-Ni-Al2O3复合镀层中纳米Al2O3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为96.5%~98.5%.  相似文献   
54.
镀锌镍铁合金溶液中硫酸镍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镀锌镍铁合金溶液中硫酸镍的测定,过去采用了二酮肟镍重量法,过程冗长,分析费时。本文制定了丁二酮肟光度法,用于镀液中硫酸镍的快速测定。对于镍铁体系中镍的光度法测定,过去采用酒石酸钾钠掩蔽铁,但酒石酸铁络合物的颜色与丁二酮肟镍相近,影响镍的测定。本文选用三乙醇胺掩蔽铁,使铁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无色络合物,有效地消除了铁对测定镍的影响。以往的经验认为,丁二酮肟与镍离子的显色速度  相似文献   
55.
球磨形成的Ni-Mo纳米晶复合镀层上的析氢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球磨时间制备的高催化活性的纳米晶,Ni-Mo合金粉直接镀于电极表面,并用稳态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这些电极析氢的电化学活性,同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监测了Ni-Mo合金粉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及复合电极表面的形貌,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复合电极的析氢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球磨不仅可使镍钼粉合金化成为纳米晶,同时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纳米晶晶粒继续细化,电极的析氢催化活  相似文献   
56.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造币镀液中微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报道较多.但未见有关造币镀液中微量铜测定的报道.造币镀液样品中Ni~(2+)、SO_4~(2-)、Cl~-的含量均为50g·L~(-1)左右NH_4~+含量为1~10g·L~(-1)之间.极高量的Ni~(2+)、SO_4~(2-)、Cl~-等对铜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作品适当稀释.控制Ni~(2+)、SO_4~(2-)、Cl~-等离子的含量在不影响测定的范围内,用塞曼效应扣背景-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造币镀液中的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7.
许家园  周绍民 《电化学》1995,1(1):82-86
根据镀液中待测组份或杂质的电化学特性和添加剂对金属电沉积过程的阻化或活化效应,建立了测定某些镀液组份、一些杂质和常用添加剂的浓度的直接伏安法、间接伏安法和金属沉积层阳极溶出伏安法。这些方法测定步骤简单、快速,适合于电镀生产监控和电镀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58.
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的XPS和AE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Q235碳钢片表面制备了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5% NaCl溶液、1% H2S气体加速腐蚀试验、抗粘性试验及室温氧化试验等多种手段测定其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俄歇电子能谱(AES)测定其价态及组成。结果表明: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的性  相似文献   
59.
电刷镀镍/镍包纳米Al2O3颗粒复合镀层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55,自引:9,他引:55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镍包纳米Al2O3颗粒的镍基复合镀层。与快速镍镀层对比考察了该复合镀层高温硬度的变化,同时还从微动磨损角度考察了该复合镀层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快镍镀层相比,镍/镍包纳米Al2O3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高温硬度和更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复合镀层在400℃左右表现出较明显的强化趋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纳米Al2O3颗粒使复合镀层的结构致密和细化,在磨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减轻粘着和降低摩擦的作用;复合镀层的微动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60.
紫外光学薄膜的镀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使镀膜设备具有镀紫外光学薄膜功能进行的技术改造,给出几种紫外光学薄膜的镀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