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1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40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3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转子-滑动轴承-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的阻尼固有频率及稳定性的方法,即将传递矩奉多项式法改进后,应用于这类具有分叉结点的系统,直接得到系统的特征多项式,然后用Bairstow-Newton僻因子法求出全部特征根。本方法具有占内存少、计算速度快、数值稳定等特点,文中对一转子模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2.
电机的电磁参数对转子共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转子轴系临界转速是一个比较老的问题,但是电机电磁参数对临界转速影响的规律却研究很少,而且电磁参数对电机转子轴系的临界转速有很大影响这个问题的提出,开始是不易被人接受的,但这在我们的实验研究中已被证实了。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改变不同的电磁参数大小,可以使临界转速逐渐减小,令人感兴趣的是可以大  相似文献   
43.
转子—轴承系统发生动静件碰摩时的混沌路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析了一个由油膜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在发生动静件碰摩时的振动特性。转子转速与不平衡量被用来作为控制参数以研究进入和离开混沌区域的各种路径以及系统的各种形式的周期、拟周期与混沌运动。结果证明碰摩转子系统在进入和离开混沌区域时可经由倍周期分岔、阵发性和拟周期路径,以及一种由周期运动直接到混沌状态的突发路径。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Muszynska密封力模型分析单圆盘转子--密封系统的低频自激振动:研究了系统的线性化稳定性与系统参数的关系;利用Porre的代数判据确定了平衡转子系统Hopf分岔解的发岔方向和稳定性;数值计算验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在现代高速旋转机械中,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是机器性能降低甚至损坏的重要原因。对变速转子准稳态主动平衡系统,可按一定时间步长把变转速离散成有限个转动角速度。针对每个离散角速度,依据影响系数法,采用包含残余振动值和校正不平衡的广义线性二次型目标性能函数推导出控制律。通过每个离散转速下影响系数的估计和增益矩阵的计算,形成对应于各离散转速的增益表,从而实现变速转子准稳态主动平衡系统的增益调度控制。数值模拟验证了增益调度控制能很好地抑制不平衡振动。与传统的加权二乘法(WLS)相比,数值模拟显示,该法对校正不平衡的惩罚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也可增强控制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6.
本文在[1]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精确的振动轴横向裂纹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含有多个不同方位、不同尺寸横向裂纹的转子横向振动方程式.修正了Newmark 数值积分方法,对建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进行直接积分,得出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国外一些有关论文之间的矛盾,并为裂纹振动监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7.
自抗扰控制思想在动力调谐陀螺仪力平衡回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动力调谐陀螺力平衡回路的自抗扰控制方法(ADRC)。在计算机仿真的基础上搭建陀螺仪力平衡回路硬件电路,利用转台对动力调谐陀螺施加不同扰动,观察在大角度或大角速率等动态条件下ADRC控制技术对陀螺仪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8.
基于内乘波概念的TBCC进气道过渡模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BCC(涡轮基组合循环)在过渡模态的工作,是这种新型高速动力系统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基于内乘波概念的内并联式TBCC进气道进行了其过渡模态流场的研究。首先,应用本团队自主提出的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概念,提出一种新型TBCC进气道设计方案。然后,验证了其在设计马赫数4.0下实现全流量捕获,在模态转换时,分流板的分流是有效的。针对其在过渡模态马赫数2.5的性能,通过基于数值模拟的设计参数分析,发现在内参考收缩比为3.11时进气道流通面积合适可实现自起动、且综合性能较优。研究还发现,分流板偏转角度范围越小,分流段流动越好、通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也越高。  相似文献   
49.
对将双射流引入高压涡轮导向器叶栅进行了二维数值研究。在叶栅出口为高亚声速和超声速条件下,对三种具有不同曲率尾缘的环量控制叶栅,采用在吸力面和压力面各加一股射流的双射流方式对叶栅的气动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叶栅出口气流马赫数为0.6和1.1时,采用双射流方案取得了好于单射流的出口气流角和膨胀比,但由于多加了一股射流,能量损失有所增加;马赫数为0.85时,单射流结构的环量控制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已经比较好,再加入一股射流对叶栅的气动性能没有明显改善;双射流条件下,压力面射流后方存在低压区,使得在叶栅尾缘曲率较大时,吸力面射流也保持了较好的附壁效果。  相似文献   
50.
利用SVRT模型计算CD4在Ni(100)表面的解离几率随动能的变化关系, 给出对应初始状态(v=1, 2, 3, j=1)和(v=2, j=1, 3, 5)时的计算结果, 画出了解离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