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483篇
化学   60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443篇
综合类   126篇
数学   1256篇
物理学   8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8 毫秒
961.
刘可为  蒋威 《数学杂志》2014,34(1):43-50
本文研究了一类分数阶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问题.利用分步法及微分不等式理论,获得了该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及有限时间稳定性结果.推广了文献[8,9]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962.
稳定性问题是研究各类动态系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稳定性理论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将Lasalle定理应用到随机微分自治系统中构造具体的Lyapunov函数,得到随机自治系统渐近稳定的有用判据.最后具体实例来说明改进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3.
用电位滴定法作为实验手段,半整数生成函数法作为数据处理方法,分别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直接滴定、氢氧化钠溶液返滴定、盐酸溶液返滴定等3种形式,对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8种中性氨基酸的各级条件稳定常数进行了测定,所得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964.
从理论上讲, 离子阱质谱仪的性能是由阱内电场分布决定的,而电场分布又是由组成离子阱的电极几何结构和离子阱工作电压决定的. 对于矩形离子阱, 即使不考虑其几何结构的偏差, 其阱内的电场分布一般也很复杂. 在矩形离子阱内, 除四极电场外, 还包含多种成分的其他各种高阶场, 它们直接影响离子在阱内的运动轨迹和离子阱质谱的性能. 由于各种电场成分对离子阱内离子运动的影响非常复杂, 还很难从数学上给出精确的解析解, 使得目前从理论上还无法预测高阶场成分对质谱性能的影响. 本工作通过测定不同几何结构的矩形离子阱的稳定图, 从实验上比较了不同场半径, 即不同电场分布条件下的离子阱质谱性能的差别. 实验中, 通过改变离子阱的几何比例结构, 详细测定了不同结构的矩形离子阱的稳定图特征, 并与实验测得的质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 我们还详细介绍了矩形离子阱质谱的稳定图的测定方法, 并根据得到的不同情况下的稳定图结构分析了离子阱的质谱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可以通过比较试验得到的稳定图结构来判断其离子阱质谱仪的性能如质量分辨能力等. 此外, 实验结果还发现: 对于y方向拉伸结构的矩形离子阱, 其实验绘制得到的是不完整的稳定图. 但根据稳定图边界的特点, 通过采用四极直流电压调制的方法, 可以对y方向拉伸结构的矩形离子阱的性能进行改善, 极大地提高了阱的质量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65.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较好平面性和疏水性的新型3,5-二碘水杨醛缩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双席夫碱的Cu(Ⅱ)和Mn(Ⅱ)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TG-DSC和摩尔电导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双席夫碱的结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结构为M2L2(M=Cu(Ⅱ)和Mn(Ⅱ)),稳定常数分别为3.78×105和1.96×105L/mol,结合常数分别为3.78×105和1.96×105L/mol,通过键合常数可知两种配合物可以很好地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它们与DNA的作用强弱顺序为:Cu2L2Mn2L2。  相似文献   
966.
本文主要研究Banach空间中线性算子核逆的一致有界性与收敛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证明核逆的一致有界性与收敛性的等价性,给出了核逆的表达式.其次,利用稳定扰动,证明核逆的稳定扰动与连续性是等价的.作为应用,我们还给出有限秩算子核逆的连续性特征,并给出扰动算子的核逆具有最简表达式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67.
求解二维Euler方程的旋转通量混合格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求解二维Euler方程数值结果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旋转通量混合格式.该算法采用旋转通量法的类一维处理思想,通量函数选用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稳定数值通量和具有良好鲁棒性的HLL数值通量耦合的混合格式,时间方向采用三阶强稳定Runge-Kutta方法进行推进.该旋转通量混合格式具有结构简单、分辨率高的优点,数值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968.
我国部分城市开始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并探索建立环卫自律组织。本文将自律组织和组织成员作为博弈双方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激励机制;然后计算博弈双方在不同收益下的选择意愿,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运用MATLAB仿真分析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和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并将激励机制设置为正激励与负激励,其中正激励包括荣誉激励、资金激励两者并行激励。同时,上级政府部门需加强对自律组织的监管,大力宣传环卫自律自治,提高组织成员的自律自治意识,使环卫自律组织的管理运行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969.
移动污染源是中国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监管者与机动车移动污染源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考察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方式建立了非同质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监管成本变化以及机动车异质性治污成本对均衡点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受不同成本特性影响,机动车移动污染源监管博弈会呈现三种不同均衡状态:有效监管状态、无效监管状态和形式监管。在有效监管状态下,较低的处罚水平导致治污水平低下;监管力量薄弱地区会出现无效监管状态;在形式监管中,不规范的责令整改方式会导致整改水平低下的形式主义问题。主要结论为:应提高机动车超标排污处罚水平以提升机动车治污概率;应建立机动车移动污染长效协作监管机制,采用新技术手段,以降低监管成本,加强监管效果;需规范责令整改的程序与流程,防范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970.
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广泛存在市场中,如何有效鉴别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特征是当前宝石学研究的热点。利用改色实验、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对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进行深入的谱学特征研究。改色实验表明斯里兰卡黄色蓝宝石中部分存在光致变色的现象,短波紫外光会导致样品着色,而太阳光会导致样品褪色。紫外光照后黄色蓝宝石的颜色由稳定部分和不稳定部分共同组成。颜色不稳定蓝宝石的“着色态”和“褪色态”紫外-可见光谱可见明显的蓝紫区吸收,这可能与蓝宝石中O2--Fe3+的电荷转移有关,导致了蓝宝石稳定的黄色调。蓝宝石的紫外-可见光谱在“着色态”相比“褪色态”可见明显的蓝紫区吸收增强,可能由于紫外光照射增强了O2--Fe3+之间的电荷转移。紫外-可见光谱测试表明样品中具有弱的与Fe有关的吸收峰,这与样品含有较低的Fe含量一致,不足以产生稳定黄色调。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着色态”和“褪色态”具有一致的激发光波长Ex=325~335 nm、发射光波长Em=560~570 nm的特征荧光中心,在“着色态”时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褪色态”。含铁黄色蓝宝石具有荧光效应且特征的荧光中心可作为识别这种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潜在鉴定手段。综合报道了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谱学特征与可能的颜色成因,为识别颜色不稳定的蓝宝石提供了鉴定依据,同时为后续改色处理的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