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化学   66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9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2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Preparation of an amphiphilic graft copolymer having poly(phthalazinone ether sulfone ketone)(PPESK) as main chains was carried out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The precursor,chloromethylated PPESK (CMPPESK),was prepared by using chioromethylether as chloromethylation agent.Then,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PEGMA) was used as monomer to synthesize PPESK-g-P(PEGMA) by ATRP method under the catalysis of a cuprous chloride/2,2'-bipyridyl system.PPESK/PPESK-g-P(PEGMA) blen...  相似文献   
82.
A novel TPPTS-Rh/SiO2 catalyst, prepared by directly modifying a heterogeneous high-surface-area Rh/SiO2 catalyst with water-soluble TPPTS ligands, could decrease the resistance of masstransfer in water/oil biphasic media for the hydroformylation of higher olefin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for hydroformylation on this biphasic TPPTS-Rh/SiO2 catalyst system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traditional biphasic HRhCO(TPPTS)3 systems, owing to the chemical bonds between the highly dispersedRh metal particles and the TPPTS ligands. The catalyst system is applicable for hydroformylation ofhigher olefins such as 1-dodecene.  相似文献   
83.
采用减压蒸馏生物油为原料,与无水乙醇2:3(质量比)混合,在固定床中ZSM-5/MCM-41分子筛上共催化裂化,考查了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WHSV)对裂化产物的影响。对ZSM-5/MCM-41进行了NH3-TPD、BET、N2吸附-脱附等表征,对裂化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减压蒸馏生物油和精制生物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0 ℃、WHSV 3.75 h-1为反应优化工况。此反应条件下,精制生物油酸类物质从减压蒸馏生物油中的25.6%降至反应后的0.1%,效果显著,且精制生物油产率为46.8%,气体产物中CO2和CO的浓度共9.5%。  相似文献   
84.
通过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和N,N-二烯丙基苄胺(NANB)制备共聚物P(AM/AA/APEG/NANB)。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m(AM)∶m(AA)=6.5∶3,APEG为5 wt%,NANB加量0.2 wt%,pH为7,反应温度40℃,引发剂0.4 wt%。通过IR和1H NMR确定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000 mg·L-1的AM/AA/APEG/NANB溶液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能(120℃,粘度保留率:38.56%;1000 s-1,粘度保留率:17.93%)和抗盐性能(20 000 mg·L-1Na Cl,2000 mg·L-1Mg Cl2或Ca Cl2,粘度保留率分别为22.14%、18.34%和15.33%),且提高采收率可达16.12%。  相似文献   
85.
常压升温下油煤浆表观黏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油煤浆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利用高温黏度计测定了煤浆体系的黏度,考察了溶剂、煤浆浓度、煤中含水量和不同显微组分等因素以及剪切速率、配浆温度、溶胀作用等对煤浆黏度 温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下影响煤浆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溶剂本身的性质,煤浆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继续升高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黏度变化不大,这是由溶剂性质以及煤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温度达到约220℃后继续升高温度溶胀作用逐渐占优势,从而导致煤浆体系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6.
微乳凝胶中小分子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凝胶中小分子传质研究对于拓宽胶束酶学研究内涵、加速酶在生物合成与转化领域中的应用、研制高性能生物传感器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以微乳液中二价金属离子与紫脲酸胺之间的配位反应为指示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技术,研究了金属离子在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构建的微乳凝胶中的传质问题.结果表明,在由含紫脲酸胺微乳液及含金属离子微乳凝胶构成的体系中,金属离子在微乳凝胶中的传质是金属离子与紫脲酸胺配位反应的限速步骤.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还对影响金属离子在微乳凝胶中传质的各种因素(如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值、分散相中甘油与水的配比等)进行了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87.
郭荣  魏逊  刘天晴 《中国化学》2005,23(4):393-399
In the system of SDS/n-C5H11OH/n-C7H16/H2O with the weight ratio of SDS/n-C5H11OH/H2O system at5.0/47.5/47.5, the upper phase of the system was W/O microemulsion, and the lower phase was the bicontinuous microemulsion. When the n-heptane content was less than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heptane content, the capacitance (Co, Cod) in the upper phase (W/O) dropped, the capacitance (CB1, CBld) in the lower phase (BI) rai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O-BI inteffacial potential (ΔE), capacitance (Ci), and charge-transfer current (ict) decreased.After the n-heptane content reached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heptane content, ΔE, Ci and ict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相似文献   
88.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技术建立光油溶剂残留控制物的测定方法,对比、分析光油种类、印版清洗剂、印版线数、印刷速度、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上光工序中挥发性有机物(苯及苯系物、溶剂残留、溶剂杂质)的影响及变化.经仪器参数优化,各组分相关系数(R~2)均≥0.998 2;回收率≥80.4%,相对标准偏差(RSD)5.8%(n=6).结果表明,水性光油较珠光油、UV光油溶剂残留量最少,选择纯水和正丙酯溶液结合清洗印版引入溶剂残留量最小,随印版线数增加溶剂残留量不断增大,当印刷速度达160 m/min光油附着力最佳,溶剂残留量较少,干燥温度为120℃光油表现出彻干性,溶剂得到充分挥发.  相似文献   
89.
孟遥  张建伟  岳云沛  何俊辉  李延 《分析化学》2020,(11):1535-1541
利用乳滴颗粒的碰撞电化学行为研究了二苯并-18-冠-6-醚(DB18C6)加速碱金属离子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的转移反应。通过高能超声分散技术制备出亚微米级油包水型乳化液滴,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酰亚胺作为乳化剂,实现乳滴颗粒的长时间稳定。当在铂微电极上施加0.6 V的电压(相对于银伪参比电极)时,分散于油相的乳滴颗粒可通过与微电极的碰撞产生电导通,进而促发颗粒内部K4Fe(CN)6的氧化反应。然而,仅在添加DB18C6的条件下可观察到与颗粒碰撞过程相对应的尖峰型电流响应,表明DB18C6可加速K+从水相到油相的转移,从而维持颗粒内外的电荷平衡,保证固/液界面电化学反应的持续进行。当DB18C6浓度增至0.05 mol/L时,乳滴颗粒内0.05 mol/L K4Fe(CN)6由不完全电解转变为完全电解,提示加速K+转移反应伴随着离子:载体(1∶1,n/n)的界面络合反应过程。在不同偏置电压下,测定了含K4F...  相似文献   
90.
用GC-MS法分析春、秋季薄荷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变法对同一种薄荷春季、秋季茎叶中挥发油的精细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分离出春季薄荷油中20个组分、秋季薄荷油中16个组分,通过计算机库存质谱图和标准谱图册检索鉴定出各个组分对应的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其中春季薄荷以(cis)-薄荷酮(3.70%)、(2R-cis)-薄荷酮(1.25%)、(1α,2α,5β)-薄荷醇(16.88%)、(1α,2β,5β)-薄荷醇(74.98%)为主,秋季薄荷以(cis)-薄荷酮(3.88%)、(2R-cis)-薄荷酮(1.24%)、(1α,2α,5β)-薄荷醇(15.76%)、(1α,2α,5β)-薄荷醇(69.97%)、α-蒎烯(2.68%)、β-蒎烯(2.07%)和拧檬烯(1.71%)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