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90篇
化学   463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近30年来,水介质中碳-碳键的形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优越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在已发现的水相金属有机反应中,水相烯丙基化反应是研究得较多和较深入的反应之一。水相烯丙基化反应由于其发展速度较快,新的金属及金属体系参与的烯丙基化反应以及水相烯丙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不断被报道。本文综述了水相中金属参与烯丙基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新的反应机理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42.
粗糙底床泥-水界面区域的物质交换过程不仅与水动力作用有关,还涉及到底床物理特性和床面形态的影响. 为研究粗糙底床渗透率和床面微地形对泥-水界面物质交换过程的综合影响,通过实验室环形水槽实验,测量得到不同砂质平整底床和存在离散粗糙元床面条件下,泥-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和有效扩散系数的定量数据和变化特征,并采用参数化方法分析无量纲控制参数变化范围内界面物质交换特性的主导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粗糙底床渗透率和床面微地形共同对泥-水界面物质交换过程起重要作用. 与平整底床相比,离散粗糙元局部绕流结构驱动的附加泵吸交换不同程度增大了界面物质交换通量,其增强效应与底床渗透率和床面粗糙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随底床渗透率和床面粗糙度的增大,有效扩散系数总体呈增大趋势,湍流渗透对界面物质交换的影响趋于增强,而泵吸交换的相对贡献趋于减弱. 因此,分析存在床面微地形粗糙底床的主导界面物质交换机制,需要考虑底床渗透率和床面粗糙度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43.
选取83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技术检查,统计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肛周疾病活动指数(PDAI).结果发现,病灶ADC值与肛周异常排泄物评分、并发肛周疾病类型评分、肛周硬结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ADC诊断复...  相似文献   
64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研究水相循环对玉米秸秆水热液化成油特性的影响。循环过程中不额外添加去离子水,对循环前后的水相产物、生物原油和固体产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水相循环产生有机酸的富集效应,促进酮酚类的转化,两者共同作用提高生物原油和固体产物的产率和品质。具体表现为:水相循环对水相pH值影响较小(3. 62-3. 91),但可以使乙酸和丙酸等有机酸不断累积,同时使酮类、酚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水相循环可以使生物原油产率从20. 42%逐步提高至24. 31%,且可略提升油品质;水相循环可以使固体产物的碳含量由60. 94%提升至61. 74%。  相似文献   
645.
纳米超粒子(Supraparticles, SPs)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组装单元,在内、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自组装形成的具有一定形貌、尺寸和分级结构的纳米实体.由于具有复杂的拓扑结构、丰富的表面可修饰性、可调的集合性质和协同效应, SPs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水相制备SPs的研究进展,包括组装单元之间作用力调制、 SPs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生物成像、疾病诊疗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SPs结构和性能的精准调控、生物医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SP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