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5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层柱状微孔材料吸附存储天然气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巨正则系综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天然气中主要成分甲烷在层柱状微孔材料中T=300K下的吸附存储,在模拟中层柱状微孔采用Yi等人建立的柱子均匀分布在两炭孔墙之间的模型来表征。甲烷分子采用Lennard-Jones球型分子模型,炭孔墙采用Steele的10-4-3模型,对孔宽为1.36nm的层柱微孔,模拟了四个不同孔率的层柱材料吸附甲烷的情形。得到了孔中流体的局部密度分布以及吸附等温线,对比不同孔率下甲烷的吸附量,得到了此情形吸附甲烷的较佳孔率为0.94。  相似文献   
142.
在微重力和常重力环境中,对不同氧气浓度下柱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火焰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微重力实验观测了低速强迫对流中的火焰传播,地面实验研究了浮力对流影响下火焰向下传播的规律,分析了氧气浓度与流动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微重力和常重力下的火焰在形态和传播速度上具有显著区别。结合微重力和常重力的实验结果,将火焰传播速度随气流速度的变化关系分为三个区:辐射控制区,传热控制区和化学反应控制区。  相似文献   
143.
邢永明  佟铮  王呼和 《实验力学》2010,25(3):299-304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成组药包水下爆炸冰盖动态响应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冲击波峰值压力变化规律,峰值压力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本文分析了冰盖在成组药包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及垂直位移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冰盖迎爆面为压缩破坏,背爆面为拉伸破坏,两者数值均十分接近,其中迎爆面最大压力值可达18.12MPa,冰盖近爆炸点最大垂直位移为1.211cm,两药包连线中点最小位移为0.15cm,达到脆性冰盖形成贯通裂隙的基本条件,从而确定了冰盖在水下成组药包大间距布设条件下,其动态破坏形式是以产生裂隙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4.
采用柱型粗糙元,以尖劈和机翼外形为基础,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机翼表面局部粗糙区域对其周围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相同粗糙元高度下,粗糙元位于尖劈表面不同位置时局部边界层和气动特性的变化情况;基于流动分区理论,采用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分析F16机翼可接受的局部粗糙元高度;根据分析结果,在改进平板外形基础上,验证不同粗糙元高度对改进目标块区域气动特性的影响程度,并给出流经局部粗糙区域的流体发展状况。为了验证数值结果的准确性,采用S-A与SST湍流模型进行对比求解。本文工作对复杂大气环境引起的飞行器局部粗糙表面区域气动特性变化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建立一种“疏水界面亲和色谱”分离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同工酶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将商品化的CRL经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为两个同工酶组分 (CRLA和CRLB) ,在极低离子强度下 ,根据同工酶活性中心周围处于“开放”构象的疏水腔具亲疏水界面的特性 ,用疏水界面亲和色谱在NucleosilC4 (10 μ ,3 0 0 ,2 5 0× 4.60mm)柱上将CRLA和CRLB都分离为 4种同工酶组分。疏水界面亲和色谱非常适用于分离这种结构差异轻微的同工酶组分  相似文献   
146.
聚能药包爆炸切割原理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继春  李平 《爆炸与冲击》1991,11(3):265-272
本文将聚能装药结构的爆炸聚能原理应用于石材矿山的切割开采之中,首先分析了聚能药包爆炸作用对石材的切割原理,其中,着重研究了炮孔壁上的聚能开裂和裂缝扩展以及贯通的物理过程,推导了裂缝形成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力学条件;然后,将聚能切割原理应用于大理石的切割爆破之中,并对现场切割爆破效果和影响聚能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试验研究表明,文中所得的结论与现场试验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7.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点火靶丸表面(界面)的粗糙度和缺陷所产生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是决定点火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和研制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分解实验用靶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神光-Ⅱ激光装置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柱状激波管。该靶型由三种介质组成,分别为调制聚苯乙烯(CH)圆片、柱状碳气凝胶(CRF)和CH微套管。调制CH圆片和柱状CRF通过微加工技术装配到CH微套管内,封装后形成柱状激波管。介绍了该靶型的设计原理和详细的制备工艺,并对相应的靶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柱状CRF气凝胶具有较好的成型性,长度、直径和密度分别为1000μm、730μm和250mg·cm-3;CH圆片的厚度和直径分别为15μm和730μm,表面调制图形的周期和峰谷差分别为100μm和4.3μm;实验得到的柱状激波管的轴向和径向最大装配误差分别为2μm和3μm。  相似文献   
148.
Nuclear fusion energy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s drawing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is a clean,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 source. The plasma facing material (PFM)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fu- sion reactors. The fusion energy system requires ex- cellent performance of PFMs under high heat flux de- position and particles irradiation. PFMs not only are exposed to unprecedented steady-state and tran- sient power fluxes, but also are bombarded with un- precedented neutron fluxes. In nuclear fusion reactors, the PFM suffers from high-energy (14MeV) neutron irradiation and a high heat flux of ~10MW/m2. A variety of point defects (e.g., interstitials, vacan- cies, helium, and hydrogen gas atoms) ar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irradiation through atomic displace- ment and nuclear transformation. These point defects form defect clusters (e.g., voids and interstitial loops) and thus chang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 cro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even to the extent that their structural integrity is compromised.  相似文献   
149.
合成了12个含不饱和软链的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C18H6(OC5H11)6-x(OR)x(x=1,2,3),R=-C3H6CH=CH2(a),-C3H6C≡CH(b),-C2H4OCH=CH2(c).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化合物热致液晶性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差视扫描热量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呈现有序的六方柱状介晶相.端炔基链化合物b系列熔点最高.乙烯氧基柔链化合物c系列有最高的清亮点和最宽的介晶性温度范围,且随着不饱和醚链数的增多,清亮点明显升高.对称苯并菲化合物sym-C18H6(OC5H11)3(OR)3比不对称化合物asym-C18H6(OC5H11)3(OR)3具有更高的熔点和清亮点.乙烯氧基柔链可极化的偶极相互作用对液晶稳定性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0.
ZnO薄膜的自组织设计及形貌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源化学气相沉积(SSCVD)法,在Si(100)基片上通过改变前驱反应体与基片的入射角度,获得了可控柱状取向的ZnO薄膜.研究发现,入射角度的改变可使沉积薄膜中的柱状结构的生成方向倾斜.但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ZnO薄膜的c轴(002)取向与入射角无关,且不沿ZnO柱状结构的生长方向取向.由于ZnO的(002)面为其表面自由能最低且原子密度高的晶面,ZnO薄膜的生长更易于在垂直于基片表面的方向c轴取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