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化学   342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713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19篇
物理学   9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电枢与轨道间摩擦磨损直接影响着枢轨接触状态,进而影响着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发射效率. 因此针对焦耳热与摩擦热作用下接触面温度纵向扩散特性,建立温度作用下Archard磨损模型分析温度对枢轨间磨损的影响. 结果表明:枢轨间磨损量主要发生在电枢表面,且最大磨损量集中在电枢尾翼边缘区域. 随着电枢运动过程,枢轨表面温度逐渐升高,接触区域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降低,枢轨间磨损量增大. 接触表面磨损量增大也反映出了枢轨接触面温度升高加速了电枢表面的烧蚀.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弹流反常温度场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入口温升是压缩功发热和逆流剪切热所致,而出口局部低温是负压缩功吸热的结果,出口温度的再次微幅上升则是压缩功消失后剪切热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温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卷吸速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几乎与滑滚比无关;在高速小滑滚比工况下,接触区的最高温度有可能出现在入口位置;入口温升增加了材料在工作中经受高温的次数,对其接触疲劳寿命有不利影响;在保证润滑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供油量可以减小逆流,从而降低入口温升。  相似文献   
103.
磁头/磁盘滑动接触下磁盘温度及热退磁临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计算磁头/磁盘滑动接触下,铝质磁盘的稳态温度和热应力场以及热退磁临界条件.结果表明:磁盘温度在极短时间内升至摩擦稳态值,然后缓慢线性升高到最终稳态值;经过充分热传导和热交换后磁盘的温度梯度较小,此时磁层内的热应力集中分布于磁盘固定端边缘附近;磁盘的稳态温度和热应力均随速度增大而增大,且载荷越大其值增大越快;热应力小于1.2 GPa时所对应的速度和载荷为安全工况;温升大于373 K时所对应的工况将导致磁盘退磁.  相似文献   
104.
包含单侧接触的机械和结构系统中,接触面间的局部接触力很大时,容易导致结构局部磨损和破坏。利用结构优化的手段极小化接触面上的最大接触力是调整接触面上接触力分布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在数学上,目标函数的不可微和约束中的接触条件导致该结构优化问题属于非光滑和非凸优化问题,因而常用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是不可靠的。为此,本文提出接触力优化的一个熵正则化模型,并利用基于正则化过程的序列二次结构优化算法求解。所提的方法在数值上避免了处理不可微问题,而且正则化参数的调整还有助于获得更小的局部最优解。以离散结构为例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有限元法,考虑材料反复滚压条件下棘轮效应和局部滑动的影响,研究了非稳态机车和车辆车轮载荷作用下轮轨滚动接触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和变形,进而分析了塑性流动型钢轨波浪形磨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波谷和波峰处材料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非稳态载荷作用下,钢轨接触表面产生不均匀塑性变形引起的波磨,波磨发展速率呈衰减趋势,最终趋于稳定状态;在相同载荷下,与车辆车轮相比,机车车轮对钢轨波磨影响较大;波谷处的残余应力、应变和变形大于波峰处.  相似文献   
106.
颗粒材料三维应力路径下的接触组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材料的宏观应力变形特征与其微观接触力、组构等紧密相关.一般而言,强接触系统属于颗粒内部体系的传力结构,其对应的组构张量是影响宏观应力性质的重要因素.细观数值方法(如离散单元法)能够反映物理试验的基本规律,并且可以方便地提取宏微观数据来研究颗粒体系的应力变形机制.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进行一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颗粒材料的真三轴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维应力路径下颗粒材料的宏微观力学参数的演化过程、三维组构张量与应力张量多重联系以及强接触体系反映的宏观应力特征.研究表明:颗粒体系偏应力峰值状态和临界状态均存在与加载路径无关的宏微观特征;三维应力路径下组构张量与应力张量存在非共轴性,但其联合不变量演化过程表现出加载路径无关的特征;与弱接触系统的组构张量相比,强接触系统的组构张量更能反映宏观应力张量的特征;强弱接触体系的组构张量对颗粒体系宏观响应的贡献不同,其分界点存在一定取值范围,但采用平均接触力较为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107.
彭凡  谢双双  戴宏亮 《力学学报》2019,51(2):494-502
研究蠕变加载条件下线黏弹性材料接触界面端附近的奇异应力场问题.考虑接触界面的摩擦,假设界面端的滑移方向不改变,相对滑移量微小,且其与位移同量级,由此线性化局部边界条件,根据对应原理得到Laplace变换域中的界面端应力场,导出时域中奇异应力场的卷积积分表达式.对卷积积分核函数进行数值反演,考虑接触材料的两类组合,一是持久模量具有量级上的差异,另一是持久模量接近相同.算例结果证实核函数可以用准弹性法求得的解析式较准确地近似.在此基础上,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并引入各应力分量的修正系数,得到黏弹性奇异应力场的简化式.结合核函数的数值反演结果分析修正系数表达式的取值范围,得到如下结论,若两相接触材料的持久模量相差很大,可以采用准弹性解的解析式较准确地描述界面端的奇异应力场;一般情况下,应力场不存在统一的奇异值和应力强度系数,当采用类似于准弹性解的表达式近似给出黏弹性应力场时,可以估计此近似描述的误差限.文中最后采用有限元分析黏弹性板端部嵌入部位的应力场,算例包括了黏弹性板与弹性金属支承、黏弹性板与黏弹性垫层所形成的滑移接触界面端,利用黏弹性有限元的数值结果验证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研究公路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建立合理的车辆模型非常重要。为更真实地体现桥梁在车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基于LS-DYNA程序,结合常用重型车辆的结构特性及参数,对车辆的橡胶轮胎、轮胎内气体压力、车轮转动和车辆悬架系统进行模拟,使车辆模型更接近实际车辆。通过车辆轴重和动力特性初步验证车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以一座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为算例,验证车轮转动和车桥相互接触力,并将LS-DYNA计算结果与桥梁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车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S-DYNA建立的三维车辆有限元模型是可行的,可以用于研究车桥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9.
The conformatiopn of polystyrene in the anti-solvent process of supercritical fluids(compressed CO2 polystyrene toluene)has been studied by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as an x-ray source.Coilto-globu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lystyrene chain was obser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ti-solvent CO2 pressure;i.e.polystrene coiled at a prssure lower than the cloud point pressure(Pc)and turned into a globle with a uniform density at pressures higher than Pc.Fractal behaviour was also found in the chain contraction.and the mass fractal dimens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2 pressure.  相似文献   
110.
弹性杆与结构接触冲击的冲击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杆与结构的接触冲击问题简化为集中力与集中阻尼的常规结构动力学问题的计算模型。对于大型结构,可采用一种特殊的人工边界,只需对人工边界域内的结构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这种人工边界是齐次的,可根据冲击影响区的大小人为地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