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2篇
  免费   2581篇
  国内免费   1621篇
化学   1442篇
晶体学   254篇
力学   1431篇
综合类   236篇
数学   411篇
物理学   695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695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21.
加载速度对两种缓冲包装材料静态压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苯乙烯和聚乙烯缓冲包装材料是粘弹性材料.本文的实验研究表明,当应变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此类材料与时间有关的应力可分离为一个时间函数与一个应变函数的乘积.分析结果还表明,测定此类材料的静态压缩特性时,加载速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略去不计.  相似文献   
922.
扩散方程单内点精细积分法与差分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维扩散方程初值问题可以用全域或子域精细积分求解。子域积分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内点,单内点是其最简单的情况。当单内点精细积分中的传递函数即指数函数用其泰勒展开式的一阶近似来替代时,精细积分转化为差分方程。本文研究了这一对应关系。各种常见差分格式均找到了对应的单点精细积分格式,并在单点精细积分一般公式中得到了统一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923.
IntroductionIn applications, it is commonly considered that the phenomena of cavity formation,growth and run-through of adjacent cavities occur in materials as precursors to failure. Thesephenomena are mainly due to instability of materials. On the other …  相似文献   
924.
为了扩大WC-Ni-Mo-PbO四组元复合材料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范围,利用中频感应热压法制备了Wc-Ni-Co-Mo-PbO系高温自润滑金属陶瓷材料,并对其物理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镍和钴这两组元之重量比为2的Wc-Ni-Co-Mo_PbO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即使在600℃的高温下也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相当好的摩擦学性能,且其在高速、重载下的摩擦磨损性能也比较好,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这种材料在600℃时的摩擦表面形成了均匀分布的PbWO4膜,这是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自润滑性的根本原因,在烧结温度下,WC可溶解于钴相形成面心立方结构的Co3W3C、Co2W4C和Co3W6C化合物,这能增强材料中金属相与陶瓷相的结合力。在自然降温冷却过程中,从钴相中析出Co3W和元素碳,后者可与钼形成MoC,进而形成Wc-MoC固溶体,这既能细化WC晶粒,又能强化晶界,而且钴与镍形成的连续固溶体可以使金属相得以强化。这些都是提高材料的高温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25.
非均质变截面弹性直杆纵向自由振动的渐近解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叮 《力学与实践》1990,12(4):16-18
本文研究弹性模量、横截面积和单位杆长质量均按指数规律变化的非均质变截面弹性直杆的纵向自由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既能保证一定精度,计算又很简单的非均质变截面弹性直杆纵向自振频率及振型的渐近解法,导出了“1”级近似解的具体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两个算例,并与精确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26.
WS2纳米微粒LB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研究了铝基体上沉积的二十酸、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及由其修饰的WS2纳米微粒LB膜的摩擦学性能,并且利用红外显微镜分析了LB膜在摩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几种LB膜的摩擦系数都远比铝的0.70~0.76低,耐磨性能以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修饰的WS2纳米微粒LB膜的最好,几乎比二十酸LB膜的高20倍,这是由于WS2纳米微粒起着支承负荷作用的缘故;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及由其修饰的WS2纳米微粒LB膜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向偶件表面的材料转移,同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膜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或变化  相似文献   
927.
李尚荣  马记  许旻  杨杰 《实验力学》2006,21(3):322-328
形状记忆合金以其特有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航空和建筑防震。在耗能性机构中,需要形状记忆合金能够在变速率条件下工作。为了获得非静态条件下的行为特性,比较静态和非静态条件下形状记忆合金的行为特性的差异,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以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参数为对象,来分析不同应变速率对形状记忆合金特性的影响。在不同的应变速率(0.0005/s,0.001/s,0.005/s,0.01/s,0.05/s,0.1/s)下,对50.8at%-Ni-Ti记忆合金丝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低应变速率范围内,由实验结果得到:随应变速率增大,两种特性行为中的各纯相的杨氏模量保持不变;拉伸过程相变起始和终了临界应力会增大,卸载过程相变起始和终了临界应力会减小,滞后环面积增大;相变硬化系数在形状记忆效应行为中会增大,而在超弹性行为中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28.
一个改进的平面梁单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 ,提出了一个变截面平面梁单元 ,推导了其单元钢度矩阵。这一改进的梁单元用于分析梁高呈线性变化及二次抛物线变化的矩形截面梁 ,将得到准确解。文中给出了一个变截面悬臂梁算例 ,计算表明 ,这一改进的梁单元使变截面梁的分析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929.
本文用高精度的压差传感器和高速度的数据采集设备同时测量出油水两相流体在多孔介质流动时产生的较大压力降和微小压力脉动,应用自行研制的大型数据处理软件对恒流速水驱油的两相渗流压力脉动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阶段压力脉动具有明显的频谱特性和时间相关特性的不同,在第三阶段(油为主,水增加阶段)谱能增加最大,时间正相关程度最强。  相似文献   
930.
The ela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a screw dislocation and an elliptical inhomogeneity with interfacial cracks is studied. The screw dislocation may be located outside or inside the inhomogeneity. An efficient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for the complex multiply connected region is developed, and the general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are derived. As illustrative examples, solutions in explicit series form for complex potentials are presented in the case of one or two interfacial cracks. Image forces on the dislocation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each-Koehler formula. The influence of crack geometrie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n the image forces is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terfacial crack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of the dislocation near an elliptical-arc interface. The main results indicate, when the length of the crack goes up to a critical value, the presence of the interfacial crack can chang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a screw dislocation and an elliptical inclusion. The present solutions can include a number of previously known results as special cases.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0272009 and 10472030)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02JJY2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