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5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925篇
化学   1660篇
晶体学   77篇
力学   681篇
综合类   76篇
数学   79篇
物理学   161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8 毫秒
981.
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La2/3Sr1/3MnO3的颗粒系统, 然后用化学的方法将Cu材料引入到La2/3Sr1/3MnO3的颗粒表面, 形成(1-x)La2/3Sr1/3MnO3/xCu (x≤0.05)的复合样品. 实验表明 Cu含量较低(x<0.02)时, 复合样品电阻率较大, 仅在低温区表现出大的磁电阻效应, Cu含量较高(x>0.025)时, 复合样品的电阻率较小(~10-2 Ω·cm), 在室温附近(270~300 K)、 3 T的磁场下, 表现出较大的不随温度变化的磁电阻效应~10%.  相似文献   
982.
利用二次沉淀法制备出不同粒径(101.6~516.9 nm)的2,7-二乙烯吡啶基-9,9'-二乙基芴有机纳米微粒.通过激光粒度仪测试发现:其平均粒度和多分散指数(PDI)值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有机分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放置温度的升高、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减小.利用荧光光谱仪测试2,7-二乙烯吡啶基-9,9'-二乙基芴的氮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和2,7-二乙烯吡啶基-9,9'-二乙基芴纳米微粒体系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发现纳米微粒体系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别在403、530 nm附近出现新的电荷转移(CT)峰.  相似文献   
983.
微乳液中单分散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磨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液体石蜡/Span 80-Tween 80/正丁醇微乳液体系, 制备了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Ag纳米颗粒.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表征了Ag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键合性质和热性能.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Ag纳米颗粒具有立方晶型结构, m(Span 80)∶m(Tween 80)=7∶3时, 粒径分布呈单分散性, 平均粒径约为6 nm. 在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分散于液体石蜡中Ag纳米颗粒的抗磨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Ag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磨性, 且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84.
英国著名的材料表征仪器生产公司马尔文仪器(www.malvern.com.cn)的亚太区技术总监许人良博士近日受聘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为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兼职教授,进一步加强了该公司与中国高等院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日前举行的受聘仪器上,三百多位听众聆听了许人良博士作的题为“纳米颗粒的特性与表征:现状与展望”的报告。  相似文献   
985.
羧甲基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交联魔芋葡甘聚糖颗粒(CKGG)合成了羧甲基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微球(CMCKGG),讨论了羧甲基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具有较好交换容量的CMCKGG制备奈件.当碱用量为CKGG量的20%,氯乙酸钠用量为CKGG量的10倍,温度55℃,反应时间8h时,制得的CMCKGG阳离子交换容量为0.7389mmol/g.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该颗粒为蜂窝状多孔微球,粒度均匀.  相似文献   
986.
将含有氯化金的强酸性水溶液作为水相与Triton X-100、正己醇、正己烷组成反相微乳液体系, 并以该微乳液构成电极/反相微乳液电极系统, 利用电沉积方法成功地制备出纳米Au镀层. 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电沉积过程的研究发现, 微乳液中Au(III)的还原为完全不可逆过程, 其电化学反应的阻抗值约为具有相同表观浓度氯化金水溶液体系的5.5倍. SEM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微乳液体系电沉积获得的金镀层由纳米Au颗粒组成, 直径为50 nm左右. 所制备的纳米Au修饰电极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其电化学性能优于纯Au电极, 该电极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好的析氢性能, 在碱性条件对丙三醇有较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87.
聚合物存在下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腈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为稳定剂, 在超声辐照下成功地制备了分散性较好、尺寸均匀的纳米银颗粒. 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热分析(TGA)等对制备的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红外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并没有破坏聚合物的链结构. 聚合物的引入, 对纳米银颗粒起到了很好的分散保护作用. 用低浓度的硝酸银溶液, 得到粒径较小的纳米银颗粒; 随着硝酸银浓度增大, 纳米银颗粒粒径也增大. 而聚合物的浓度增大时, 所得银纳米颗粒粒径减小. 对银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8.
毕文杰  杨爽  周静  金伟  陈文 《物理学报》2023,(16):273-283
水产品的新鲜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及身体健康,水产品在存放过程中会释放出以三甲胺为代表的胺类气体,通过检测这类气体的浓度可以监控水产品的新鲜度.本文以具有优良气体敏感性能的MoO3纳米带作为基体,通过引入Cu3Mo2O9纳米颗粒制备Cu3Mo2O9/MoO3复合材料,具有非常好的三甲胺气体敏感性能、快速响应/恢复时间及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复合材料制备的气敏元件在50—240℃,质量分数为5×10-6时对三甲胺气体的响应可达到Rair/Rgas=13.9,最小检测极限的体积分数为2×10-7.分布在MoO3纳米带表面的Cu3Mo2O9颗粒与基体形成异质结界面,利用Cu3Mo2O...  相似文献   
989.
以FeCl3·6H2O、La(NO3)3·6H2O和Zn(Ac)2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ZnLa0.2Fe1.8O4纳米颗粒.主要探讨水热反应时间和pH,并通过X射线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磁强计(VSM)等仪器对材料的结构及磁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180℃,反应8 h,pH值为10时,制备出ZnLa0.2 Fe1.8 O4样品具有完整尖晶石结构且无中间产物产生,水热保温时间的延长对ZnLa0.2Fe1.8O4饱和磁强度(Ms)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0.
磨粒磨损是各类机械橡塑密封装备的一种典型失效形式. 本文中开展了水润滑条件下磨粒尺寸对O型橡胶密封配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颗粒尺寸下的摩擦系数时变特性,探讨了不同运行阶段下的磨损形貌、颗粒运动特性和损伤失效机制. 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对橡胶/金属密封副的摩擦学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了影响摩擦系数和损伤机制的两个颗粒尺寸临界值;当颗粒尺寸大于临界值约75 μm时,颗粒难以穿过密封界面,但少数颗粒能嵌入到摩擦副的接触区两侧,犁削作用下的金属表面产生较深的犁沟;当颗粒尺寸介于两临界值内时,接触副两侧形成“颗粒嵌入带”,颗粒以单独或颗粒群形式嵌入到橡胶内,尽管犁削了配副金属但也起到了良好的承载作用,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并减缓了橡胶的磨损;当颗粒尺寸约小于另一临界值12.5 μm时,颗粒能较自由地通过摩擦界面,对配副金属表面起到了抛光效应,但也加速了橡胶的冲蚀磨损,橡胶磨损表面呈现“突脊-犁沟-突脊”交替特征,因此工程上应尽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