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2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化学   1821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1572篇
综合类   166篇
数学   1006篇
物理学   158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方法,研究了丙三醇在Pt电极上的氧化过程。结果指出,丙三醇的氧化是一个复杂的表面过程,其间包括脱水、吸附、解离等步骤.根据CV和红外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Pt电极上丙三醇解离吸附的表面反应机理和不同电位下丙三醇氧化的分子过程。  相似文献   
102.
类立方烷型金属原子簇化合物M_4E_4(M为过渡金属,E为硫属元素)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二:(1)一些类立方烷型金属原子簇(如Fe_4S_4及Fe-Mo-S原子簇)在生物体系(如固氮酶、铁氧还蛋白)中有重要意义;(2)由于可以方便地对M或E作系列性的改变,因而M_4E_4成为研究原子簇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检测各种有关的理论假设的重要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3.
普鲁士蓝(PrussianBluePB)及其类似物修饰电极,由于在光解水,能量贮备及电池材料,电色显示,电催化,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曾制备及表征了亚铁氰化铂[1],亚铁氰化钯,亚铁氰化钛及亚铁氰化铬修饰电极。到...  相似文献   
104.
合成了 4种不对称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 [Cu( oxca) M( phen) 2 ]Cl O4· 2 H2 O[oxca表示 N -( 2 -羧基苯 ) -N -( 3-氨丙基 )草酰胺三价阴离子 ,phen代表邻菲啉 ,M=Mn、Co、Ni、Zn].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及室温磁矩等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在 DMSO溶剂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在 4~ 30 0 K范围测量了 Cu( ) -Mn( )和 Cu( ) -Ni( )的变温磁化率 ,经拟合分别得磁参数 J=-1 0 .5 6 cm- 1 和 J=-1 7.0 8cm- 1 ,表明在异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有较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 .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报道了腺嘌呤存在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金丝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的测量结果,初步讨论了腺嘌呤对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电子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6.
应用液/液界面微电极对二苯并18-冠-6(DB18-C-6)辅助推动Ba~(2+)在1,2-二氯乙烷/水(DCE/W)界面转移的电化学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证明该过程遵循TIC机理,是受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通过转移电流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了Ba~(2+)以及用其它方法难以测定的DB18-C-6。  相似文献   
107.
土壤环境中铅的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环境中铅的背景值、来源、污染、质量标准、化学循环以及环境中铅的烷基化,为铅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直流极谱和循环伏安等多种手段研究了卟啉配位剂(H_2TCPP)在汞电极上的极谱性质。在碱性介质中,H_2TCPP的电极反应具有以下三个特性:(1)第一步为受扩散控制的2e并有2H~+参与的可逆还原过程,第二和第三步为不可逆各为2e的还原反应;(2)H_2TCPP在汞电极上存在强吸附性;(3)第一步电极反应产物可发生随后的化学反应,即前两步还原经由ECE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09.
SHAPE MEMORY EFFECT OF PU IONOMERS WITH IONIC GROUPS ON HARD-SEG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PU (shape memory polyurethane) non-ionomers and ionomers, synthesized with poly(c-caprolactone) (PCL), 4, 4'-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MDI), 1,4-butanediol (BDO), dimethylolpropionic acid (DMPA) were measured with cyclic tensile test and strain recovery tes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shape memory effect of these two series were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the ionic group content and the effect of neutralization. The resulting data indicate tha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symmetrical extender, the stress at 100% elongation is decreased for PU non-ionomer and ionomer series, especially lowered sharply for non-ionomer series; the fixation ratio of ionomer series is not affected obviously by the ionic group content; the total recovery ratio of ionomer series is decreased greatly. After sufficient relaxation time for samples stretched beforehand, the switching temperature is raised slightly, whereas the recovery ratio measured with strain recovery test method is lowered with increased DMPA content. The characterization with FT-IR, DSC, DMA elucidated that, the ordered hard domain of the two series is disrup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DMPA which causes more hard segments to dissolve in soft phase; ionic groups on hard segment enhance the cohesion between hard segments especially at high ionic group content and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 the phase sepa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on-ionomer at moderate ionic group content.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现场透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高氯酸四苯基卟啉合锰(Ⅲ)在二氯乙烷溶液中电极氧化还原的机理,发现了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证据,表明该锰(Ⅲ)卟啉的第一步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发生在金属中心上,生成锰(Ⅲ)卟啉,而第一步氧化反应是发生卟啉环上,生成锰(Ⅲ)卟啉环阳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