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化学   176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746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129篇
物理学   6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贾建峰  黄凯  潘清涛  贺德衍 《物理学报》2005,54(9):4406-4410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方法在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了介电性能优异的(Ba0.7Sr0.3)TiO3/LaNiO3异质薄膜.实验发现,在750 ℃下 、O2气氛中晶化的LaNiO3薄膜的电阻率最小.C-V与I-V特性测量表明(Ba0.7Sr0.3)TiO3薄膜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在频率为50kHz、零偏压下的相对介电常数εr>300,偏压为6V时漏电流密度JL<1.2×10-6A/cm2. 关键词: xSr1-x)TiO铁电薄膜')" href="#">(BaxSr1-x)TiO铁电薄膜 3底电极')" href="#">LaNiO3底电极 溶胶-凝胶法  相似文献   
132.
133.
潘永乐  和食郭彦 《光学学报》1996,16(9):312-1316
报道了Al/α-SnPc/ITO夹心结构的瞬态光电压随入射光强度和波长变化的演变特性和稳态连续光照射下的光电压作用光谱。稳态光电压作用光谱和其对应吸收光谱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而瞬态光电压的大小、极性和响应时间则共同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和波长。其中瞬态光电压的正峰部分(相对于ITO电极)只在较强的光照射下才出现,而且其响应时间也总是慢于同一条件下出现的负电压峰。文中对该现象的内在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4.
 本文解释了La2CuO4+δ(0≤δ≤0.09)和La2-xSrxCuO4(0≤x≤0.3)两种p型系统含铜稀土氧化物中的电阻和Seebeck系数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在室温以上,一氧大气压下的La2CuO4+δ系统趋于失氧;在500 K以上,超导样品显示出失氧的一级相变,并且恢复到反铁磁相。在转变温度T1≈300 K以下,对0<δ<0.05成份的样品,相分离成反铁磁相和超导相;而在Tcρ≈100 K的温度范围内,超导相进一步分离成富空穴和贫空穴畴。在0.04≤δ≤0.09范围内,Tc处的电阻陡降出现了台阶;我们认为,它反映了电子成对的起伏。在La2-xSrxCuO4系统中,对于成分为01≈300 K以上,空穴的运动是弥散的,但是ΔHm=0;而对于x≥0.22的样品,经历了从平滑到Fermi液态的转变。成份为0c1范围(其中空穴继续以弥散方式运动)是亚稳的,但是,在Tcρ≤150 K范围,出现了电荷起伏。当样品冷却通过T1时,对于成份为0.15≤x≤0.2的样品,经历了由弥散到强质量增强巡游电子状态的转变;在Tc处,从均匀的修饰电子的正常态凝聚成超导的载流子对。在超导成份样品的正常态中,不寻常的电子-晶格相互作用,可以归结为在CuO2面上从更离子性的到共价性的Cu:3dx2-r2─O:Pσ键合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轨道杂化和Hubbard U参量随Cu─O键长和Cu原子上的外表局域氧化态都产生灵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5.
假定二元液态混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可以表示成多体相互作用势能的和 ,分子间的力为短程力 ,相互作用势能只与分子间的相对距离有关 .利用分布函数理论导出了二元液态混合物的过剩内能和内压的公式 .二元液态混合物的过剩内能和内压可以表示成体积的幂级数形式 ,其中的系数可以用多体相互作用势和多体径向分布函数表出 .讨论了单元液体的内压和过剩内能的表达式 ,在两种特殊情形下 ,过剩内能和内压的表达式分别与Egelstaff的微扰论结果及Frank的实验结果具有相同的形式 .讨论了二元混合物内压和内能的两个特例 ,其一 ,在特殊情形下 ,给出了混合液体过剩内能的混合规则的一个证明 .其二 ,给出的二元混合物的过剩内能和内压的表达式与Frank的实验结果具有相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6.
不可压N-S方程的差分流线扩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计算数学》2003,25(3):311-320
In this paper, a Finite-Difference Streamline-Diffusion (FDSD as short) scheme for 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s constructed with linear finite element spaces. The analysis showes that the scheme considered has good stability and higher accuracy than the standard finite elemnet method.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介绍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装置测量和分析某构件的动态力学性能.文中指出,这个方法也同样造用于其它类似工程结构或构件的测试与分析,故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8.
用惠斯通电桥测量金属丝在不同应力下的电阻应变,研究应力、应变及电阻变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9.
宋怀玲 《应用数学》2005,18(4):610-618
研究了不可压缩油水两相渗透流驱动问题.在扩散矩阵仅是半正定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迎风混合元方法.混合元方法近似压力方程,饱和度方程的对流项用Godunov迎风格式来处理,扩散项则用推广的混合元来逼进,并推导出格式的误差估计.此种格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饱和度方程的扩散矩阵仅是半正定的;二是摒弃了特征格式所限制的周期性条件,更适用于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0.
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在测量物体密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是物理实验的一个基本课题,具有丰富的物理思想和训练内容.传统的测量方法是用普通物理天平,采用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