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2篇
  免费   912篇
  国内免费   716篇
化学   1054篇
晶体学   109篇
力学   515篇
综合类   135篇
数学   689篇
物理学   262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61.
李俊生 《化学教育》2007,28(7):61-6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且金属钠和煤油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因此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教师都默认学生也认可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金属钠能保存在煤油中有2点原因:  相似文献   
162.
活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吴锋  苏岳锋  曹高萍  陈实  杨裕生 《化学学报》2007,65(21):2387-2392
以KOH为活化剂对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活化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碳纳米管. 采用TEM和N2吸附法表征活性碳纳米管的结构, 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评价其在1 mol•L-1 Et4NBF4/PC中的电容性能. 随活化剂用量增大、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 活性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都呈增大的趋势. 活化剂用量为3∶1, 800 ℃活化4 h制备的活性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663 m2•g-1, 比活化前提高了3倍, 其比电容达57.2 F• g-1, 比活化前提高了2倍. 将活性碳纳米管的比电容与其比表面积相关联, 发现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 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63.
应用以氢氧化物共沉淀为前驱体的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LiNi1/3Mn1/3Co1/3O2正极材料,研究了沉淀温度及烧结过程锂盐投入量对该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室温(-20℃)下合成的氢氧化物为前驱体制备的LiNi1/3Mn1/3Co1/3O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高温固相烧结会导致部分LiOH损失,因而在合成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锂,实验表明Li1.08Ni1/3Mn1/3Co1/3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4.
活化条件对活性碳纳米管比表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OH为活化剂, 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在制备活性碳纳米管过程中四个重要影响因素: 活化剂用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过程中保护气体的流速对所得活性碳纳米管BET比表面积的影响并解释了原因. 研究表明上述四个因素都会对活性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中活化剂用量的影响最大, 在研究范围内可引起比表面积增大约241 m2•g-1. 在这四个影响因素中除活性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随活化温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外, 其他三个影响因素的变化都会使活性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出现最大值, 而且四个影响因素的改变, 都不改变活性碳纳米管的孔洞主要是中孔和大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5.
有机过氧化物的热自燃性小药量评价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机过氧化物的热自燃性小药量评价法;有机过氧化物;热自燃危险性;自加速分解温度;微量量热仪  相似文献   
166.
在广东的四会、中山县,鼻咽癌的发病率很高,当地人一发现鼻子有点不妥就会异常惊慌,非要找医生检查清楚,唯恐得了这种可怕的疾患。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当地饮水、农作物的有害微量元素镍的含量很高,而且中山县的鼻咽癌病人头发中的镍含量也比当地健康人要高。而在国外,同样有报道炼镍厂的工人鼻咽癌和肺癌的发病率比一般环境中的人要高得多,有的高出26.3倍,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镍是导致癌肿的凶手之一。科学家们为了证实这一点,他们在不同种属动物的不同部位注射金属镍尘,结果发现在注射部位引起癌和肉瘤,很明显镍确实有促癌作用。除了镍以外,砷和镉、铍也被认为具有促癌作用,生活或工作环境中与上述金属接触较多的人群尤要小心。  相似文献   
16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 Ce(NO3)3和Mn(NO3)2为前驱体, 通过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晶粒小于5 nm的高比表面积MnOx-CeO2催化剂, 并考察了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性能. 采用XRD、Raman光谱、TPR和N2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粒大小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 当Mn摩尔分数≤34%时,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60~170 m2/g之间; 当锰含量进一步提高后,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呈下降趋势. 当Mn摩尔分数≤34%时, XRD只检测到CeO2物相, 而Raman光谱则检测到α-Mn2O3的存在. 催化剂上表现出较好的CO氧化活性, 这主要归因于高比表面积. 随着锰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的轻化频率(TOF)下降, 表明高分散、小晶粒的氧化锰物种是催化剂的活性物种. H2-TPR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还与催化剂中高价锰物种有关. 焙烧温度升高使催化剂的晶粒增大、比表面积减小, 同时催化剂中锰的平均价态降低, 导致CO氧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8.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化妆品中两种香豆素物质--双香豆素和环香豆素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体积比9:1)的提取溶液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DAD扫描检测,并在306 nm波长进行分析.用保留时间结合二种香豆素的紫外光谱定性,外标法定量,并且采用液质联用(LC-MS/MS)确证.双香豆素的回收率为96%~105%,精密度RSD为0.51%~2.08%,定量下限为1 ng;环香豆素的回收率为88%~104%,精密度RSD为0.51%~3.36%,定量下限为1 ng.  相似文献   
169.
XUE Hun  LI Zhao-hui  ZHU Lan-Jin 《结构化学》2010,29(12):1828-1833
MGa2O4(M=Zn,Ni) rods with similar crystallinity and BET surface area were prepared via a facile template-engaged reaction.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water splitting of RuO2-loaded MGa2O4(M=Zn,Ni)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high-pressure Hg lamp.RuO2-loaded ZnGa2O4 catalyst exhibited much high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han RuO2-loaded NiGa2O4.Factors affecting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RuO2-loaded MGa2O4(M=Zn,Ni) were discussed.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oxide semiconductor was a predominant factor of the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for RuO2-loaded MGa2O4(M=Zn,Ni).  相似文献   
170.
采用导数光谱多组分标定法,根据中心合成设计建立标定集和预测集,将PLS和PCR应用于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及水杨酸混合物的零阶和一阶导数光谱,从而实现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同时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及水杨酸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由于各组分零交叉点重合,零交叉点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无法同时测量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