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5篇
力学   24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单边自由的固支岩板黏弹性行为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黏弹性理论对单边自由的固支岩板的黏弹性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重新导出了相空间中黏弹性参数的变换关系式,并利用此式建立了单边自由的固支岩板的广义Kelvin黏弹性分析格式,将其应用于某层状岩体洞室顶板的变形特性分析.计算表明,其与实际勘察结果比较接近,可供工程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2.
许兵 《力学学报》1997,5(4):295-298
本文着重探讨了孙广忠教授关于岩体结构力学的基本观点, 即岩体岩体的结构与赋存环境, 岩体结构力学效应, 岩体结构控制论及工程地质-岩体力学-地质工程三位一体的观点等。纵观孙广忠教授的论著, 他走的一条“立足地质、以岩体结构力学效应为中心, 紧密结合地质工程”的岩体力学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83.
裂隙岩体损伤局部化破坏分岔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节理裂隙岩体的几何特征,定义了反映裂隙岩体几何特征的组构张量.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理论,通过裂纹扩展的细观分析,得出了损伤的发展机理和演化方程,把损伤演化和裂隙的几何特征的变化联系起来,建立了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为分析含有节理裂隙岩体在发生局部化破坏时的特征,通过对发生局部化时的裂隙岩体的分析。构造了适用于节理裂隙岩体局部化分析的不连续分岔模型.利用非线性规划数值解法,可以得出局部化破坏的方向特征.在有限元方法中,根据该模型给出了节理裂隙岩体相关的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用于分析裂隙岩体的局部化破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4.
 在开掘巷道、地下开采等地下施工时,岩体中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被破坏,应力将重新分布。重新分布后的应力一旦超过岩体的极限强度时,就使得巷道或开采工作面周围的岩体发生破坏,直至形成新的应力平衡。为了安全,有必要研究岩体的结构特征及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5.
高陡山区岩体移动分析的Fuzzy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 Fuzzy数学理论 ,针对高陡山区地下房柱法采矿所引起的岩体移动变形问题 ,建立了具体的数学模型和预测分析方法 .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 ,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适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86.
应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系统软件RFPA2D2.0-Flow,采用细观方法表达岩石材料非均匀特性,建立了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裂隙岩体在具有不同角度、不同长度、天然裂隙中点与井孔之间不同间距的单一天然裂隙条件下的水压致裂过程;通过对模型内拉伸裂缝萌生及扩展的描述,得出了天然裂隙角度、长度、天然裂隙中点与井孔的间距对裂隙岩体内水力裂纹的扩展及与天然裂隙相交模式的影响趋势。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裂隙角度对模型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对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较大;天然裂隙与井孔间距的减小使模型的失稳水压值随着裂隙角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最大值与间距未减小时基本相同;随着天然裂隙长度的增加,模型的承载能力逐渐减弱,且减弱的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7.
根据现场岩体特性,将岩体剖分为结构体和结构面2部分,针对结构体构建了均质岩石本构模型,而后依据结构面分布特性,构建了考虑天然岩体非均质性的空间块体模型。采用这一空间块体模型,对重复打击效果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两者均表明,因受残余弹片、命中点偏差和岩体非均质性等因素综合影响,多弹重复打击破坏深度存在着一个极限值。  相似文献   
88.
周剑  张路青  王学良 《力学学报》2011,19(3):352-358
根据应力波传播原理分析了水平层状岩体边坡中应力波传播特征,建立了应力波在该类边坡中传播的模型。利用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不同频率垂向压缩应力波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规律中的结构面效应。结果表明:边坡中的水平层面对坡顶的动力响应有明显影响。低频应力波作用下,水平层状岩体边坡坡顶的垂向峰值速度较均质坡体相同部位的峰值速度的增加值随坡高增加而增大。较高频率应力波作用时,边坡顶部靠近坡面的垂向峰值速度高于无结构面边坡相同部位的峰值速度,远离坡面时情况相反; 坡顶垂向峰值速度大小呈周期性变化,输入应力波频率越大该变化频次越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各种不同岩体结构类型边坡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损伤机理及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西淋岗岩体出露的红层及其下部的含红层碎屑花岗岩和正常花岗岩进行X荧光光谱、等离子质谱及拉曼光谱测试,结果显示:(1)由红层、含红层碎屑花岗岩至正常花岗岩,硅、碱含量逐渐增加,灼失量、铁镁含量、氧化指数依次降低;(2)三者的微量元素蜘蛛网图及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一致性良好,花岗岩富集和亏损特征类似于南岭改造型花岗岩;(3)西淋岗花岗岩中石英晶体从里到外拉曼光谱特征峰强度依次减弱,半高宽变化不大。据此我们认为,西淋岗花岗岩的形成与红层及其下伏岩石原地熔融固结有关,在熔融过程中,原岩中挥发份不断逸出,氧化指数逐渐降低;在成岩过程中,硅碱组分向岩体上部富集,铁镁组分向下运移,结晶环境对封闭和稳定。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煤层自燃过程中,其上覆急倾斜且具有水平裂隙发育岩体组成的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内部破坏与外部形态之间的关系,使用基于颗粒流理论的PFC3D对煤层自燃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煤层自燃对边坡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及原因,据此提出了模拟煤层自燃的颗粒流方法。对燃空区8种不同的工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其结果表明:煤层自燃过程对边坡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燃空深度在距坡脚60m时,坡脚处有岩体开裂现象,边坡外部轮廓变化不明显;120m时,边坡中下部岩体出现鼓凸,标志着边坡大规模变形过程;160m时,边坡坡面岩体鼓凸基本停止,内部岩体变形和运移趋于停止,边坡趋于稳定。据此可表明煤层自燃程度与边坡内部破坏和外部形态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