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29篇
化学   589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120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2.
水热合成了钒磷酸盐体系中少有的结构中具有多面体共棱连接的层状孔道结构化合物(pipzH2)2[(VO)3(HPO4)2(PO4)2]·H20的纯相。用ICP、单晶XRD、TG-DTA、粉晶XRD和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在空气中开始失重的温度为274℃,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合物中有机分子分解,同时伴随着重结晶过程,但晶体的外观形貌保持不变直至有机部分分解殆尽。相变过程分析和与模板相同的(pipzH2)0.5[(VO)(PO4)]的热稳定性对比研究表明,有机模板的稳定性及分解过程不但影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变化过程,还影响原晶体微形貌的保持;无机骨架结合的牢固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K2Ln2Ti3O10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氢氧化钾和镧系金属氧化物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系列超细K2Ln2Ti3O10(Ln=La.Ce,Pr.Nd,Sm,Eu,Gd)光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微乳液法制备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900℃),用较短的烧结时间(3h)合成结晶度高、粒径较小(200Mm)的K2Ln2Ti3O10钙钛矿型层状结构化合物。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条件下均具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紫外光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光催化降解活性,降解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制备了镍铝铈三元复合层状氢氧化物.详细探讨了合成体系pH值、Ce/Al比及陈化条件对合成产物物相的影响;通过XRD,ICP,TG-DTA手段研究了合成物物相、组成及热行为.考察了以合成物为前驱体经焙烧后转化为镍铝铈复合金属氧化物在催化消除NO反应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镍铝铈三元复合层状氢氧化物的适宜条件是:M2 /M3 =2,Ce/Al=0.07~0.75,pH=5.5~6.9,水热处理条件为110℃,5 h;在pH=5.5~6.9条件下,合成原料配比不同,产物物相相同,但组成不同;合成物热稳定性较差,在T=100~400℃之间,层间吸附水及层间平衡阴离子NO3-脱去,转化为复合氧化物,将此氧化物应用于NO消除反应中,表现出高的低温活性,400℃进行反应,NO转化率达95%,N2选择性几乎100%.  相似文献   
6.
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中顺铂-DNA模型分子的选择性插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包裹和控制释放是药物研究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表明:顺铂-DNA模型分子cis-[Pt(NH3)2(5′-GMP)2](5′-GMP 5′-单磷酸鸟苷)可插入无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Zn0.68Al0.32(OH)2](NO3)0.32·mH2O。但另一种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iAl2(OH)6]Cl·H2O由于其阳离子层中正电荷密度较高、阳离子层与层间阴离子之间静电作用较强,因而顺铂-DNA模型分子不能通过离子交换方式插入其层间。光谱数据证实插入层间的顺铂-DNA模型分子结构不变。这可能为铂-DNA分子的传递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层状LiMnO2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辉  周燕芳  许惠 《化学通报》2003,66(7):449-453
层状LiMnO2化合物的研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研究工作的新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iMnO2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具有层状和扭曲层状结构的m-LiMnO2和o-LiMnO2的结构、电性能、合成和改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离子交换法合成层状LiMnO2的原因和机理。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掺杂其它金属离子改性以提高循环性能是今后LiMnO2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层状LiMnO_2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状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研究工作的新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主要阐述了具有层状和扭曲层状结构的m LiMnO2和o LiMnO2 的结构、电性能、合成和改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重点介绍了离子交换法合成层状LiMnO2 的原因和机理。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掺杂其它金属离子改性以提高循环性能是今后LiMnO2 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球磨促进固相反应法合成出了具有单斜层状结构的前驱物NaMnO2,随后通过离子交换得到了单斜层状LiMnO2。XRD测试结果显示产物为单相。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结果显示LiMnO2的粒子尺寸为300~500 nm,HRTEM分析显示干扰条纹的间距为0.485 nm,基本对应于m-LiMnO2的(001)晶面间距。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被用来测量m-LiMnO2中Mn-O键的伸缩和弯曲振动吸收和Mn元素的价态。合成的m-LiMnO2在电化学充放电循环初期表现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但其循环寿命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AOT/水层状溶致液晶的有序性. 通过对散射曲线的解析,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助表面活性剂等三个方面对溶致液晶层状相结构有序性的影响. 在一定的范围内, 提高温度, 改变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加入少量助表面活性剂可使碳氢链排列由稀疏转变为密实, 层状相也相应地由“柔性双层”过渡到更加有序化的“平面双层”. 基于形状因子和体系内分子间作用力, 提出了层状相形成与有序化的机理, 同时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展现了不同浓度下的液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