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05篇 |
免费 | 2520篇 |
国内免费 | 133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68篇 |
晶体学 | 23篇 |
力学 | 1592篇 |
综合类 | 748篇 |
数学 | 12327篇 |
物理学 | 46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6篇 |
2024年 | 214篇 |
2023年 | 332篇 |
2022年 | 382篇 |
2021年 | 373篇 |
2020年 | 415篇 |
2019年 | 310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367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543篇 |
2014年 | 952篇 |
2013年 | 664篇 |
2012年 | 1127篇 |
2011年 | 1156篇 |
2010年 | 1068篇 |
2009年 | 930篇 |
2008年 | 1103篇 |
2007年 | 908篇 |
2006年 | 808篇 |
2005年 | 999篇 |
2004年 | 782篇 |
2003年 | 775篇 |
2002年 | 561篇 |
2001年 | 675篇 |
2000年 | 537篇 |
1999年 | 451篇 |
1998年 | 398篇 |
1997年 | 331篇 |
1996年 | 332篇 |
1995年 | 337篇 |
1994年 | 318篇 |
1993年 | 243篇 |
1992年 | 227篇 |
1991年 | 197篇 |
1990年 | 225篇 |
1989年 | 190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8篇 |
1970年 | 5篇 |
1965年 | 5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不饱和类碳烯H2C=CLiBr的平衡结构,结果表明,不饱和类碳烯H2C=CLiBr只有两种平衡结构,对这两种平衡结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渡态进行计算,求得了转化势垒,根据计算得到的微观性质,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研究了两种平衡结构之间相互转化的热力学性质,进而讨论了两种平衡结构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问题,在计算得到振动频率及强度的基础上,模拟了稳定平衡结构的红外光谱图。 相似文献
122.
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热学函数及其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组成与头孢菌素容量因子成线性关系,并测定了头孢菌素的过量热力函数△H,证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ΔH存在定量构效关系,从而提出ΔH和ΔS分别是研究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的药物生化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23.
运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选择凝聚态分子势能优化力场(COMPASS),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CL-20)、2,4,6-三硝基甲苯(TNT)晶体及其等摩尔比的CL-20/TNT混合炸药和共晶炸药进行不同温度下恒定粒子数等压等温(NPT)系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L-20/TNT共晶的内聚能密度(CED)和结合能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共晶的CED比混合炸药的大,结合能是混合炸药的2倍多,预示其稳定性明显增强.对相关函数和局部放大结构显示共晶中组分分子间作用主要来自TNT中H和CL-20中O以及CL-20中H和TNT中O之间形成的氢键.通过波动法求得的弹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L-20/TNT共晶的拉伸模量(E)、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G)介于ε-CL-20和TNT晶体之间,且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符合一般预期;但共晶炸药的柯西压(C12-C44,Cij弹性系数)、K/G和泊松比(ν)均比其组分炸药ε-CL-20和TNT高得多,预示该共晶具有异常高的延展性和弹性伸长,主要是二组分呈层状交替排列且之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4.
125.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通过pB=cBRT关系转换,所得关系式证明了-RTlnK—cΟ=ΔrG—mΟ(c—Ο)。还分析推证出ΔrG—mΟ(c—Ο)和ΔrG—mΟ(p—Ο)、ΔrH—Οm(c—Ο)和ΔrHΟ—m(p—Ο)、ΔrSΟ—m(c—Ο)和ΔrSΟ—m(p—Ο)、ΔrUΟ—m(c—Ο)和ΔrHΟ—m(cΟ—)以及ΔrG—Οm(c—Ο)和ΔrA—mΟ(c—Ο)之间的几个关系式,进一步证实了-RTlnK—cΟ=ΔrGΟ—m(c—Ο)。 相似文献
126.
陈计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4,(2)
1973年绘制的Bager第二图,包含了83个关于三角形角变元的规范对称函数的不等式。通过细致的分析,本文证明了其中15个三角不等式可被11个更强的不等式所取代,从而改进了Bager第一图. 相似文献
127.
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邻位和间位取代1-氯葸醌的分子内卤键进行了研究.用电子定域函数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对分子内卤键的性质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通过对计算得到的密度矩阵进行σ-π兀分离,得到了π-键的键径和分子图,并讨论了。电荷密度和兀电荷密度对卤键的影响.结果表明,键鞍点和环鞍点处的电子密度拓扑性质均可作为衡量分子内卤键强度的量度.键鞍点和环鞍点处的电荷密度P越大,键鞍点与环鞍点的距离越大,卤键强度越大.除σ电荷密度外,π电荷密度对分子内卤键的性质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8.
用可见光谱法对一种Ni(Ⅱ)的二胺和β-二酮类混合配体配合物([Ni(Ⅱ)(Me4en)(acac)]ClO4)在四种醇类溶剂中所形成的正方半面体和变形八面体物种的平衡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配合物在醇中的热致-溶致变色光谱曲线的分峰拟合处理,计算出了这一过程的平衡常数,焓变△H和熵变△S等热力学甬数,同时,得到了正方平面体和变形八面体物种各自的光谱吸收曲线.△H数据表明,在醇中形成变形八面体物种是一个放热过程,放热量的大小反映了醇分子与配合物中心离子Ni(Ⅱ)配位能力的强弱.△S的绝对值与中心离子Ni(Ⅱ)配位的或释放的醇分子数相关.计算结果对深化认识Ni(Ⅱ)的二胺和β-二酮类混合配体配合物热致变色的本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9.
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67 Wh·kg-1),且其实际能量密度最高可达600 Wh·kg-1。然而,液态体系的Li-S电池和传统锂电池一样存在着安全隐患。用固态电解质取代电解液有望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在近二十年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固态锂硫电池来说,除了由于正极材料本身的不同带来的转化机制上的差别,固态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会显著影响其电化学行为。这篇综述分类讨论了已报道的不同固态锂硫电池体系在性能上的优缺点及其中主要的失效机制,对其能量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的原因及改善电池综合性能的策略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从固态锂硫电池微观机制到全电池水平的工程化设计提供全面的理解,推动固态锂硫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2):22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由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的两个分会的会刊,是国内理化测试专业领域最早、且具权威的一本应用类技术刊物,是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国家机械行业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