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11篇
化学   800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且高精度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用于研究天然产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此方法基于一定介质条件下L-3,4-二羟基苯丙氨酸(L-DOPA)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生成棕褐色多巴醌,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75 nm处,而酪氨酸酶抑制剂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减少多巴醌形成的量,从而降低475 nm下的吸光度值,形成倒峰。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半抑制浓度的曲酸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10)为0.036%,与分光光度法和酶标仪微量法相比,精密度提高了10倍以上。咖啡酸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对二酚酶相对激活率达到50%时的浓度(IC50)为0.170 mmol/L;薰衣草花水相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96 mg/m L。与分光光度法及酶标仪微量法相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天然产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测定。  相似文献   
82.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技术分类及其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方面对目前国内外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
应用改进的磷钨酸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总钒和钒(Ⅳ)。在10%HCl介质中,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中添加10%(V:V)H_3PO_4和20%(V:V)的Na_2WO_4·2H_2O(50 g/L)溶液,于30℃下显色30 min。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30 m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2,相对标准偏差(n=12)为1.2%。并确定了天然水溶液中常见离子干扰钒测定的最大允许量。在此基础上,调节溶液的pH>4,测定V(Ⅳ)。改进后方法测V(Ⅳ)的线性范围为0~5 mg/L,相关系数R^2=0.9998。应用测定自来水和河水中V(Ⅳ)。  相似文献   
84.
口腔环境因素对树脂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采用往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台,通过体外模拟口腔环境,考察了树脂牙同TA2钛球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了几种口腔环境因素对树脂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牙在人工唾液介质中同钛球对摩时表现出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随着法向咬合力增加,树脂牙的主要磨损机制由轻微磨粒磨损转变为严重粘着磨损,耐磨性能变差;人工唾液和碳酸饮料长期浸泡处理对树脂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很小;而在温度0~60℃范围内经热循环老化预处理后树脂牙的耐磨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5.
不同年龄段天然牙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往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台考察了不同年龄段的天然牙同钛合金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天然牙的摩擦磨损行为同年龄密切相关,早期和中期恒牙的摩擦磨损行为相似,磨损表面主要呈现轻微擦伤迹象,中期恒牙的抗磨性能最佳;乳牙及晚期恒牙的摩擦系数变化波动较大,抗磨性能不佳,磨损表面主要呈现严重犁削和剥落特征.  相似文献   
86.
天然磁铁矿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华  郭华明  郑伟  李媛 《分析化学》2011,39(1):115-119
基于天然磁铁矿对砷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建立了以天然磁铁矿为除砷吸附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饮用水中砷的方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溶液酸度、吸附时间、竞争共存离子等因素对As(Ⅲ)和As(Ⅴ)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5时,选取0.5 g天然磁铁矿,振荡48 h后,吸附反应基本达到平衡,此时可定...  相似文献   
87.
亮点介绍     
《有机化学》2011,31(10)
手性路易斯碱催化的α-乙酰氧基-β-烯胺酯的不对称氢化硅烷化反应:光学活性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Angew.Chem.Int.Ed.2011,50,7304~7307光学活性的α-羟基-β-氨基酸片段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生理活性物质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紫杉醇侧链及其类似物.因此,光学活性α-羟基-β-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兴趣,多年来众多研究小组发展了多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张晓梅等设计了一类α-乙酰氧基-β-烯胺酯底物1,并以新型路易斯碱催化剂2催化其不对称氢化硅烷化反应,以较高的对映选择  相似文献   
88.
天然石墨经过浓硫酸氧化处理,酚醛树脂包覆并高温碳化后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碳包覆氧化天然石墨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激光显微拉曼光谱(Raman)等检测技术对氧化处理以及酚醛树脂热解碳包覆前后天然石墨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与适量的酚醛树脂热解碳包覆有效修复了天然石墨表面的一些缺陷结构,使其表面更为光滑.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氧化处理与酚醛树脂热解碳包覆后天然石墨材料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酚醛树脂包覆量为9%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34.0mAh·g-1,4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361.6mAh·g-1,而未经处理的天然石墨放电比容量仅为332.3mAh·g-1.该改性方法有效提高了天然石墨材料的比容量,对其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1,(4):F0002-F000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离分析科学技术研究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是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于一体的高技术科研机构、基础学科属分析化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分离分析科学,天然药物化学,分子识别化学等。  相似文献   
90.
简要介绍了合成智能高分子材料、半合成智能高分子材料和天然智能高分子材料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