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化学   2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71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80篇
物理学   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本文用改进的空间轴对称大应变有限元程序,对19Mn5钢在低周疲劳下的应力-应变滞后回线以及试样纵截面、横截面内累积等效应变分布和水静应力在纵截面内的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9Mn5钢铁素体内的累积塑性应变和水静应力均高于珠光体,这就从微观上证明了为什么19Mn5钢在低周疲劳下呈现循环硬化,同时为19Mn5钢的微观断裂机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862.
静动组合作用下旋转壳拉伸塑性失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静动组合作用下几种旋转壳拉伸塑性失稳问题,给出了失稳条件下具有σ_1=A(B+ε_i)″应变强化材料的壳体的应力和应变.  相似文献   
863.
组合圆柱壳静态屈曲的几个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宏湛  沈成康 《力学季刊》2001,22(2):210-215
本文的研究是以“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快堆主钠池堆芯抗震性能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中的屈曲研究子课题为背景展开的,所用模型简化自中国实验快堆钠池主容,是由薄壁圆柱壳和多个加劲肋结构而成的组合圆柱壳体,本文分别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度ANSYS 5.4和LGOR FEAS(SUPER SAP 93),对该壳体进行了常温时水平,轴向荷载共同作用静态屈曲的计算,同时考虑了诸如塑性,边界条件及初始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最后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所获得的静屈曲荷载进行比较,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64.
疲劳裂纹萌生阶段在整个疲劳破坏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萌生阶段的裂纹体损伤规律用长裂纹断裂力学方法是无法确定的.以萌生阶段中塑性滞回能作为控制参量,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疲劳损伤的连续曲线,得到裂纹萌生寿命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865.
王德禹 《力学季刊》1996,17(2):142-146
本文研究刚粘塑性圆环受法向冲击时的动力屈曲,文中考虑了冲击过程中圆环厚度的变化,环向力的变化以及基本变形速度的变化。通过用数值方法求解扰动运动微分方程,结果表明,当规定了临界放大函数后,仅当冲击速度位于某一范围之内时,才会发生动力屈曲。  相似文献   
866.
本文介绍了地下封闭爆炸中利用塑性减震技术对参试的重要测试仪器进行减震防护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的基本思路,根据振动冲击理论计算和模拟实验实测结果研制的减震装置将63kg重的摄像装置的切向峰值加速度由地表激励的1695m/s^2减至在减震装置上的98m/s^2;将23.5kg重的摄像装置的垂向峰值加速度由地表激励的400m/s^2减至147m/s^2,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塑性减震装置,其减震效果与预计的结果相一致,增强了摄像装置在强冲击、大位移特殊环境下的物理生存能力,保证了拍摄图像的清晰完整,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满足了试验研究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7.
含缺陷的固支梁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含缺陷的固支梁受圆柱形飞射物撞击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了输入能量、切口深度、质量比等参数对非完善梁塑性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8.
周维贤  周欣 《力学季刊》1996,17(1):76-82
对塑性异性和应变硬化材料在轴对称平面应力状态下变形的这类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用解析解求解的方法并给出了一般性的解析解答,分析简明扼要;解答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869.
By employing large deformation governing equations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finite difference,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an elastic, perfectly plastic cantilever subjected to an oblique impact at its tip was numerically studi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stantaneous distribution of the yield function (φ = |M/Mo| + (N/No)^2), bending moment and axial force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sponse, the 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e of axial component of an oblique impact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cantilever beam were discussed. The presen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an elastic-plastic cantilever subjected to an oblique impact consists of four phases, i.e. ‘the expanding compressed plastic region' mode; the ‘generalized traveling plastic hinge' and ‘shrinking plastic region' mixed mode; the ‘stationary plastic hinge' mode and ‘elastic vibration' mode. Compared with the two-phase deformation mode obtained by using the rigid, perfectly plastic approach, the mode of shrinking plastic region that occurred instantly after the oblique impact and the mode of stationary hinge were both confirmed. The primary features of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are captured by both analysis methods.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hat the beam's deforma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axial component of the oblique impact in the early phase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case of a transverse impact. With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sponse, the axial component attenuates rapidly and gives neglig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yielding of the beam cross-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bending moments along the cantilever develop gradually and dominate the beam's deform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ss, impact speed and oblique angl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lastic-plastic dynamic response of a cantilever beam.  相似文献   
870.
采用带软界面层的双金属层状板,分析了裂纹垂直于界面扩展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带单边裂纹的钢/铝层板的弯曲疲劳实验表明,裂尖接近软铝界面层时裂纹扩展速率da/dN变化很大;裂纹扩展到达界面层时发生偏折。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裂纹尖端前沿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软铝界面层出现较大塑性应变,增加了裂纹扩展阻力,并使裂纹扩展力△K减小,导致了da/dN降低.而软界面层中的T应力增高,造成裂纹偏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