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化学   729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0 毫秒
821.
新型抗炎镇痛剂SFZ-47及其代谢物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警犬尿样中SFZ-47[3H-1,2-二氢-2-(4-甲基苯胺基)甲基-1-吡咯里嗪酮)及其4种代谢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利用质谱解析软件分析其裂解方式发现,它们在(+)ESI-MS^2或( )ESI-MS^3质谱中分别生成m/z122和脱吡咯里嗪酮母核的碎片,并发现葡萄苷酸型代谢物易于生成脱水(18u)和脱葡萄醛酸(176u)的碎片离子,这些特征可用于SFZ-47及结构类似物的体内生物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822.
论述了ESI的工作原理,结构和CE-ESI-MS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3.
生物质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质谱已成为生物和生物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作用更显突出,它的分析速度、准确性和灵敏度都是传统分析技术所不可比拟的。主要介绍了两种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离子化质谱技术:即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MALDI-MS)和电喷了子化质谱(ESI-MS)的原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并简单介绍了它们在蛋白质和多肽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4.
本文对纳米TiO2薄膜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基于溶胶-凝胶的涂层方法、电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自组装制膜,以及喷雾热分解等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今后TiO2薄膜制备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25.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枳壳中黄酮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826.
房康  郭项雨  王宏伟  熊行创  白桦  雷海民  马强 《色谱》2019,37(7):742-749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研究建立了中药口服液中丹参素、甘草酸、天麻素、绿原酸、葛根素、黄芩苷、芦丁等7种指标性成分的二维分离分析方法。样品溶液首先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1 mm,1.7 μm)分离后,导入可调节式分流器(分流比50 ∶ 1),柱后流出液分别进入离子迁移谱和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分别详细优化了液相色谱、喷雾电压、迁移管和气体预加热温度、漂移气流速等实验条件,同时建立了指标性成分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确证方法。7种中药指标性成分的检出限为2~10 μg/mL,定量限为5~25 μg/mL。采用本方法对中药口服液实际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将液相色谱和离子迁移谱进行偶联,可实现目标化合物同时基于疏水性和离子迁移率差异的二维分离,获得更为丰富的测试信息。  相似文献   
827.
车前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车前草药材中的苯乙醇苷化合物, 根据其在负离子条件下表现出的特征质谱行为, 提出了车前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可能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 建立了车前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快速分析、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28.
C60的胺加成反应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C60与1,3-丙二胺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加合反应,反应产物未经预先离子化处理直接用ESI-MS进行检测。由于反应产物从甲苯溶液中析出,避免了生成多胺基加合物,产物以单加成物为主。当加合反应在空气氛下进行时,有加合氧的产物C60On(NH2-CH2CH2CH2NR2)m(R=H,CH3)存在。实验发现:N,N-二甲基-1,3-丙二胺比1,3-丙二胺更容易与C60发生多胺基加成和  相似文献   
829.
利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七-(2,6-二-O-甲基)-β-环糊精(DM-β-CD)作为手性识别试剂对薄荷醇对映体的手性识别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气相条件下,DM-β-CD可以与薄荷醇形成特异性结合复合物,化学计量比为1∶1。对复合物的串联质谱研究表明,DM-β-CD对薄荷醇对映体有较强的手性识别能力,手性识别率为Rchiral=1.81。DM-β-CD与(-)-薄荷醇形成的复合物比与( )-薄荷醇形成的复合物稳定。  相似文献   
830.
1 引  言菊科植物牛蒡 (ArctiumlappaL .)富含木脂体 (lignans)、硫乙炔化合物 (sulfur containingacetyleniccompounds)及聚乙炔化合物 (polyacetylenes)、咖啡酰奎尼酸衍生物 (caffeoylquinicacidderivatives)、抑肿瘤因子 (antimutagenicfactor)、可食性纤维(dietaryfiber)、菊粉 (inulin)及牛蒡苦素 (arctiopicrin)等几类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有关牛蒡化学组成的研究主要取材于牛蒡种子和根。而牛蒡叶的化学组成还甚少报道。本文建立了一种分离、鉴定牛蒡叶中两种黄酮苷、槲皮素葡萄糖鼠李糖苷 (quecertin 3 O rutinos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