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9篇
  免费   2514篇
  国内免费   4958篇
化学   10767篇
晶体学   513篇
力学   953篇
综合类   315篇
数学   340篇
物理学   5713篇
  2025年   140篇
  2024年   309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871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402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以Fe_3O_4为磁核,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磁性交联壳聚糖微球(MCB)。采用FTIR、XRD及SEM对MCB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反应,且Fe_3O_4被壳聚糖包埋。通过正交试验L_9(3~4),得到MCB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环氧氯丙烷用量为3.0 m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0 h,MCB对Cu~(2+)的吸附率可达63.70%。同时在单组分体系中研究了MCB对Cu~(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CB对Cu~(2+)的最佳吸附pH值为5.0,MCB对Cu~(2+)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研究表明,MCB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2.
泡沫塑料动态快速分离富集金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任英  雷中利 《分析化学》1993,21(1):99-101
本文系统研究了泡沫塑料动态快速分离富集金的方法。对泡沫塑料柱的处理方法,再生及主要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等均做了较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简便,不控速的金分离富集的方法。该法用于分析0.051~3.59g/t四种不同含量的金标样,结果与推荐值吻合,5次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5%,同时,可用泡沫塑料柱当天连续使用分析拿标样,回收率为93%—109%。  相似文献   
93.
铟(Ⅲ)-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6.0的乙酸盐缓冲底液中,用单扫极谱法可获得高灵敏度的铟(Ⅲ)-芦丁的络合吸附波,其检测下限达3.0×10~(-10)mol/L。成功地用于纯金属锌中10~(-5)%铟的测定。测得吸附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In(Ⅲ):芦丁=1∶2,条件稳定常数为1.8×10~(10)。电极反应是吸附络合物中的In(Ⅲ)还原为In(Hg)。测得电极反应的转移系数α=0.51,表面电化学反应的标准速率常数k_s=0.43/s  相似文献   
94.
砷锑钼杂多酸络合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了新型聚芳醚酮与热致性液晶高聚物(PEK-C/LC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LCP的加入,PEK-C的熔体粘度降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共混物熔体流动活化能从223.5KJ/mol降为102.2KJ/mol。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纯PEK-C的218℃降为199℃;除模量增加外,其它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同时利用SEM观察了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未发现有LCP微纤维生成。  相似文献   
96.
连续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时间比法引入热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连续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并用来研究了一个连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7.
赖伍江 《结构化学》1993,12(6):455-462
提出了CO在助促和非助促的铜基催化剂上吸附活化的两种活性中心原子族模型Cu_5和Cu_4M~(n+)O。应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_a近似计算方法对CO在这两种模型上活化本质,并对过渡金属助催剂离子M~(n+)(从ⅣA—ⅧA族中各选一个V~(3+),Ti~(3+),Fe~(3+),Mn~(2+),Mo~(4+))与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上金属铜原子相互作用的本质及其对CO活化的效应进行量子化学研究。计算表明CO是以碳端吸附在活性中心模型Cu_4M~(n+)O中的Cu(1)原子上,并向助催剂M~(n+)离子倾斜45°。从吸附态CO—Cu_5和CO—Cu_4M~(n+)O的原子簇轨道,态密度以及C—O间重选集居数的计算结果指出,CO分子受到活化。助催剂与催化剂中铜原子间相互作用影响了铜原子的价态,改变体系E_f能级,改善了前线轨道HOMO与CO 2π~*轨道的匹配,从而增加d电子的反馈,降低CO间的重选集居数,促进了CO的活化。  相似文献   
98.
负载二氧化锰球形吸附剂的制备及锂吸附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粉末状无机吸附剂MnO_2分散负载于交联聚丙烯酰胺,制成了球形吸附剂。以静态法和柱式法用LiOH(0.1mol/L),LiCl(0.1mol/L)混合溶液和实际盐湖卤水研究了吸附剂对Li~+的吸附性。对LiOH、LiCl等摩尔混合溶液和大柴旦湖水,锂吸附容量分别为5.90和3.40mmol/gMnO_2·HCl溶液(0.25mol/l)可将被吸附的锂近于完全洗脱,同时将吸附剂再生以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99.
针对水平井、大斜度井钻井过程中井眼润滑性、岩屑携带以及钻井速度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实验室自制疏水单体丙烯酸正辛醇OA_8为原料,利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弱凝胶成胶剂AMAMPSOA_8,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以AMAMPSOA_8在低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AM与AMPS摩尔配比为4.8∶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4%,疏水单体浓度为0.75%,于70℃反应9 h。该条件下,0.5%AMAMPS0A_8聚合物溶液在低剪切速率3 r·min~(-1)下表观粘度可达23 680 mPa·s。利用热分析仪、高温滚子炉、高温高压流变仪对产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MAMPSOA_8的抗温性能可达160℃;聚合物溶液体系有明显的触变性,在40 min后溶液切力增加幅度变缓。  相似文献   
100.
以工业建材级黏土矿石粉为原料,经酸处理或煅烧改性后,利用其多孔性负载多乙烯多胺制得吸附材料,并考察了其硫化氢脱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400℃煅烧改性的材料的硫化氢脱除效果最佳.考察了负载方法、吸附温度、水蒸气预处理和负载量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发现在较低温度以及预加湿的情况下,硫化氢的脱除效果最显著,脱除率接近100%.负载量为33.3%的吸附剂的穿透硫容及饱和硫容均优于其它负载量的吸附剂.再生实验表明,吸附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轻易再生,且多次再生后脱硫效果无显著下降.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硫化氢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