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6篇
  免费   1945篇
  国内免费   5759篇
化学   10547篇
晶体学   500篇
力学   856篇
综合类   309篇
数学   321篇
物理学   5177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744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61篇
  2009年   753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698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705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568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72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场拉曼光谱研究乙腈在金电极上的解离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系统、结合合适的电极表面粗糙方法研究了非水体系 0 1mol/LLiClO4 /CH3CN溶液中 ,乙腈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结果表明非水体系中乙腈可在金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产物CN- 离子与电极表面作用形成的表面配合物可在较宽的电位区间吸附于电极表面。溶液中的微量水、激光照射以及电极电位均对该反应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拉曼谱图的比较得出乙腈分子解离出的CN- 在金电极表面比在银电极表面有更强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72.
舒瑜  张建民  徐可为 《物理学报》2006,55(8):4103-4110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计算了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当Pt吸附原子位于Pt(110)表面第一层原子的二重对称洞位上0.11nm时最稳定.Pt吸附原子的最佳迁移路径是由一个二重对称洞位沿密排方向迁移到最近邻的另一个二重对称洞位.在吸附原子远离表面的过程中,将依次经过排斥、过渡和吸引等三个区域.在排斥区和过渡区,由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均为(110)面原子排列的复形,与对势理论和嵌入原子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在吸引区,由于多体相互作用及晶体中原子 关键词: 金属表面 自吸附 能量 力  相似文献   
73.
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中有关8-羟基喹啉铝(Alq3)研究已有大量报道,8-羟基喹啉锌(Znq2)研究还有待发展。介绍了两种以Znq2为基体的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Znq2(H2O)2和(Znq2)4的合成方法。用IR、XRD、TG、DTA和荧光测试方法进行表征与分析表明:Znq2(H2O)2和(Znq2)4的玻璃化温度(Tg)分别为104.2℃和204.9℃;在161℃下Znq2(H2O)2脱去水分子成为Znq2,在361℃高温下四聚体(Znq2)4裂解为单体Znq2;Znq2(H2O)2和(Znq2)4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在光致发光谱中λmax分别是505,550nm。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在用电热法测量功热能量转换系数的实验中,由于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热交换的影响,给系统加热终了时的温度引入较大的系统误差,我们常用牛顿冷却定律加以修正,以减小此项误差的影响。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还有其它一些问题影响着测量准确  相似文献   
78.
79.
实际气体的多分子层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0.
证明了基质晶体离子的质量差异对其中的激活离子光谱线的热加宽和热位移有贡献,对于单声子吸收或发射机制产生的热加宽和热位移而言,其贡献可以用一个乘积因子D^2表示,对于喇曼散射机制引起的热加宽,其贡献可以用乘积因子D^4表示,文中分别给出两种离子组成的晶体和三种离子组成的晶体的D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