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篇
  免费   704篇
  国内免费   1655篇
化学   2284篇
晶体学   97篇
力学   873篇
综合类   108篇
数学   596篇
物理学   160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磁性蛋白印迹复合微球因其特异性识别、高效分离目标蛋白的优点在蛋白分离和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蛋白分子自身的结构性质,磁性蛋白印迹材料在制备及进一步提升性能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综述了磁性蛋白印迹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提高其印迹效率的设计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磁性蛋白印迹复合微球在蛋白分离、免疫分析、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82.
给出了一种直接求解三体原子Schrdinger方程的完整势谐展开方法,包括联立的超球径耦合微分方程和广义本征能方程;将其应用于类氦离子,得到了非常精确的基态和低躺激发态的本征能.  相似文献   
83.
在壳聚糖的作用下,采用简单的一步法合成了具有星状结构的氯化银/聚苯胺核壳型复合材料。当壳聚糖的浓度为1%时,所制备的氯化银/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壳层厚度为30~80 nm、核的直径在25~60 nm范围内。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在中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孔脲醛树脂-二氧化锆复合微球,在碳酸盐缓冲溶液中,利用微球表面的酰胺键与三嗪染料-活性艳蓝X-BR分子中三嗪环上的活泼氯反应,将染料键合到微球表面,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样品,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该萃取剂对BSA的萃取能力。结果表明,该萃取剂对BSA的饱和萃取量达到30.3 mg.g-1,同时萃取的蛋白易于洗脱,1.0 mol.L-1氰化钾的洗脱率达到93.5%。  相似文献   
85.
Fe3O4/Au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光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量Fe3O4种子的存在下, 通过盐酸羟氨对四氯合金酸的还原, 制备得到了100 nm以下核壳结构Fe3O4/Au磁性复合粒子, 体系中未反应的Fe3O4种子可通过稀盐酸的处理去除. Fe3O4/Au复合粒子表现出特有的纳米光学效应, 可见光区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最大波长与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掺合的种子量以及分散介质的离子强度等有关. 随着纳米复合粒子粒径的增大和分散介质离子强度的增高, 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 并出现峰形展宽的情况. 以水作为分散介质, 种子去除得愈彻底, 体系纳米粒子粒径就愈均一, 特征吸收峰会变窄. 这种纳米复合粒子的光学性质对生物分子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聚羟基丁酯酯缓释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以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为载体、以安定为模药的缓释微球,讨论了药物与载体之比对药物含量与包封率的影响,以及制备微球条件对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微球平均粒径为30~40μm,粒径分布在1~1.5之间,最大载药量为19.51%;最高包封率为67.11%;体外累积释放曲线呈“两相”释放特征并拌随初始的“突释效应”。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呈皱缩表观形态结构,微球内部横断面具有孔道与孔  相似文献   
87.
球笼烯(C_(60)/C_(70)载体钕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研究赵春英,陈滇宝,仲崇祺,董文寰,徐玲,唐学明(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青岛266042)杨海滨,李明辉,邹广田(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关键词球碳载体钕系催化剂,聚丁...  相似文献   
88.
核-壳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了核-壳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与判断方法、结构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核-壳型复合乳液膜机械性能优良的原因是:核、壳两相间存在的过渡区适当地抑制了二者的相分离。  相似文献   
89.
Pt3Co核-Pt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t3Co alloy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duction of H2PtCl6 and Co(OOCCH3)2 using NaBH4 as a reducing agent. The Pt3Co core-Pt shell nanoparticles (Pt3Co@Pt) were synthesized using hydrogen absorption redu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QUID magnet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size of Pt3Co@Pt nanoparticles is 3.6 nm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0.9 nm. Heating Pt3Co nanoparticles in air at 700 ℃ for 1 h, Co in Pt3Co nanoparticles was oxidized to Co3O4 and CoO; while no oxidation tendency was detected for Pt3Co@Pt nanoparticles. The crystallize structure of Pt3Co@Pt changed from the face centered cube (fcc) to the face centered tetragonal (fct) after the heating treatment. The coercivity of the heated Pt3Co@Pt reached to 276 Oe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0.
MAA存在下VAc/BA核壳乳液聚合过程中的胶粒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EM和电位滴定法对不同配方和工艺条件得到的胶粒形态结构和羧基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甲基丙烯酸有利于胶粒的稳定和形成规则的核壳胶粒。半连续加料不会形成完全反转的核壳结构,但是,核层在反应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簇的迁移会造成形变。由于胶粒中聚合物浓度高,粘度大,因而胶粒形态变化受动力学影响甚大,羧基分布主要是由动力学确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