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7篇
  免费   2219篇
  国内免费   7804篇
化学   13561篇
晶体学   485篇
力学   788篇
综合类   492篇
数学   2831篇
物理学   550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748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1058篇
  2013年   1283篇
  2012年   1359篇
  2011年   1211篇
  2010年   976篇
  2009年   1313篇
  2008年   1393篇
  2007年   1366篇
  2006年   1393篇
  2005年   1237篇
  2004年   1087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530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61.
The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thium-ion in LiCoO2 cathode material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capacity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CITT) at different voltages and at different charge/discharge cycles. By SEM, XRD and FTIR techniques,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was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further discussed. CIT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iCoO2 is about 10-12 cm2·s-1. During the whole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within the voltage of 4.0~4.3 V,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LiCoO2.  相似文献   
162.
利用四氯合金酸和N-4-甲基苯基2-吡啶甲酰胺(HL)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种新的Au(Ⅲ)配合物:二氯(N-4-甲基苯基2-吡啶甲酰胺合金(Ⅲ)[Au(L-N,N′)Cl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Au(Ⅲ)由二个氮原子和二个氯原子配位,呈平面四方形结构。质谱研究发现,该化合物与5′-单磷酸鸟苷(5′-GMP)反应生成[Au(L-N,N′)(5′-GMP)2]。  相似文献   
163.
双安息香缩乙二胺的合成及其配位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双安息香缩乙二胺及其与 Ni( )、Pd( )、Pt( )、Zn( )、Cd( )和 Hg( )的配合物 ,并经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子光谱等方法所表征 ;测定了溶液中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并就该配体的特殊配位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4.
以U-14C-对氨基苯甲酸为前体, 通过酯化、缩合、还原和取代四步反应获得了A环14C均标记的丙酯草醚, 用PHPLC对其进行纯化. 采用HPLC-MS(ESI), MS(EI)和1H NMR验证了其结构, 通过HPLC(外标法)确定其化学纯度大于98%; HPLC-LSC和TLC-IIA两种方法分析表明, 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 其比活度为1.089±0.011 mCi/mmol. 合成的化学收率和放化收率均为53%.  相似文献   
165.
高分辨双晶XRF研究酞菁化合物中硫杂质的化学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酞菁化合物是一种大π键共轭体系的平面分子结构,它以颜色鲜艳、化学稳定性和价格便宜等特点,已在颜料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酞菁化合物的应用进入静电复印的领域.研究中发现:酞普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直接影响它的色泽、耐热性、稳定性以及光电导性.在诸多的酸苦晶型中,β-型酞菁是比较稳定的一种,其它晶型届亚稳态型.近年来,光敏性较好的X-型用于激光印刷机感光鼓的载流子产生层[1].用作静电复印中的酞育粗颜料,一般多为a一型,且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杂质[2],经高温真空升华提纯后,转变为卢一型.有趣…  相似文献   
166.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多个系列的类钙钛石(A2BO4)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系统地研究探讨了该类催化剂的晶体与光谱结构、缺陷结构、对NO和CO等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对氧的吸脱性能及氧化还原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考察了上述多个系列催化剂对NO直接分解和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发现Ni系A2BO4复合氧化物是NO直接分解的高活性催化体系, 特别是LaSrNiO4-λ催化剂具有很高NO的分解活性, 其活性高于文献报道Y-Ba-CuO/MgO的和Co系ABO3催化剂. 同时发现LaSrCuO4-λ具有较高的CO还原NO催化性能. 提出了在类钙钛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O分解和还原反应统一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 并比较了两个反应的异同点, 确认了氧空位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 并较深入的探讨了取代效应、过渡元素、稀土元素和结构效应对NO分解和CO还原NO反应的影响机制. 本文分析总结了作者在类钙钛石(K2NiF4)结构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化性质及对 Nox消除反应的催化性能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7.
IntroductionRecently ,thecompoundscontaining 1H 1,2 ,4 tria zolegrouphaveattractedmuchinterestbecausetheyex hibitsomefungicidalactivity ,plantgrowthregulatingac tivity ,1antibacterialactivityagainstPucciniareconditeandrootsgrowthregulationforcucumber .2 Also ,suchcom poundsareincreasinglybeingstudiedbecauseofthecoor dinationchemistryoftriazolesactingasligandsintransi tionmetalcompounds .Asamatteroffact ,thetriazolederivativeshavebeenextensivelyusedasterminalandbridgingligands ,andtheyleadto…  相似文献   
168.
本文以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Nasicon型的Li_3Fe_2(PO_4)_3电极材料。XRD结果显示850℃烧结得到的Li_3Fe_2(PO_4)_3结晶性最好。为了优化Li_3Fe_2(PO_4)_3电极的性能,使用行星球磨将制备得到的Li_3Fe_2(PO_4)_3与乙炔炭黑混合均匀,得到了Li_3Fe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球磨后活性材料的颗粒尺寸明显减小,而且更加均匀。对于Fe~(3 )/Fe~(2 )的氧化还原电对,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伏安循环法揭示Li_3Fe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再放电过程中在2.8和2.7V具有两个电压平台。样品球磨后,与800℃和900℃烧结得到的Li_3Fe_2(PO_4)_3相比,850℃烧结得到的材料具有更好的可逆性和更高的容量保持性,而且它的比容量在初始循环以C/20的倍率放电可以达到92 mAhg~(-1)以及在结束时的循环以C/10的倍率放电还具有62 mAhg~(-1)。  相似文献   
169.
1,1’-二巯基二茂铁分别和二氯二茂钛(Ⅳ),二氯二茂锆(Ⅳ)在无水苯中在氨基钠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Fe(η~5-C_5H_4S)_2M(η~5-C_5H_5)Cl[M=Ti,Zr]。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70.
多官能单体TMPTA在LDPE表面光接枝聚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酮和水的混合物为溶剂,研究了室温下多官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表面的光接枝聚合(λ>300nm).研究表明,多官能单体的接枝速率较快,接枝聚合易产生交联结构,聚合后仍残留双键;延长聚合反应时间、增加单体用量有利于单体接枝转化率的提高;随引发剂用量增加,单体接枝转化率出现一峰值;在研究范围内,混合溶剂中水含量增加可使单体接枝转化率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观察到接枝膜表面形成了许多小球,表面粗糙度增加,疏水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