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0篇
  免费   1462篇
  国内免费   950篇
化学   983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1325篇
综合类   283篇
数学   2468篇
物理学   315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根据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间积云和层状云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于中纬度地区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该方案通过考虑积云内部的微物理结构及降水机理,增加了在积云降水过程中起很大作用的冰晶胶性不稳定增长过程及碰并降水等过程,发现:冰晶的增长造成的降水有时可达总降水的30—40%或更多;在一般情况下,碰并降水的加强作用则没有那么大,根据这个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用武汉中心气象台的细网格降水数值预报模式对长江流域梅雨期6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其预报效果有明显的改进,尤其是对流云与层云混合存在的条件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2.
酸碱软硬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earson 从大量的实验事实归纳出的软硬酸碱原理广泛地应用于解释许多化学现象,还应用于评价和预料化学反应,极为简便、实用。然而,软硬酸碱原理的理论基础尚在不断地充实之中。近来微扰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软硬酸碱能成功地描述化学反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现在(?)将定域硬度(或软度)和分子的化学活性定量地联系了起来。本文指出了酸碱软硬度键参数与物质性质定量研究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3.
微量元素的介入对宝石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它们在宝石内部或发生类质同象替代,改变了宝石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宝石的颜色、荧光、折射率、密度,也会增加宝石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如变色效应,使宝石的外观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44.
本文研究2, 2'-对苯二甲硫基二乙酸与一水醋酸铜在低热温度下发生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用XRD, IR, ES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反应在50℃进行8h后的固相产物。用电导法研究等温固相反应, 探讨可能的动力学机理, 并计算了固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5.
TPD方法是研究表面常规手段之一.对于如何从实验结果获得正确的脱附动力学参数,已有不少工作发表。然而,现有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尤其是重叠谱解叠,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介绍的线性分析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一级和二级脱附TPD谱的解析,而且也适用于重叠谱解叠,从而为实验上确定动力学级数和复杂谱解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6.
实验发现, F-C≡C-F与H-C≡C-H相比, 其C≡C三重键的离解能要小250.8kJ/mol,而该键的键长却比C~2H~2的短。这与"键越短键就越强"的传统看法不一致。我们通过从头计算研究, 发现主要原因是C~2F~2分子中F原子的孤对电子对C≡C三重键起反键作用, 从而削弱了C≡C三重键的强度; F原子的吸电子性又使C的原子轨道收缩效应增强,而使得C≡C三重键变短。  相似文献   
147.
六十年代后期,在Hartree-Fock-Slater法的基础上,提出了Xα法[1].用于原子结构计算的Xα法与HF(Hartree-Fock)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用简单的统计平均交换势替代了HF法中计算最为困难的电子交换势,从而在保持较高理论严谨性和计算精确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尝试用经过适当修改的Xα方法,计算原子参数,解决分子结构中的某些问题.用原子参数解决分子问题,历来是化学和物理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本工作的意图是引入一个比HF法简单的容易在微机上实现的某种表现原子参数的计算方法,提供…  相似文献   
148.
热重分析(TG)和微商热重法(DTG)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用非等温热重法测定固体化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已有报导.许多作者提出各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用的ρ-CH_3C_6H_4SR 型硫醚对钯的萃取具有选择性好、分配比高、气味较小、易溶于脂肪烃类溶剂、易于合成、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类萃取剂.我们合成五种ρ-CH_3C_6H_4SR(R:n-C_4H_9,n-C_6H_(13),n-C_8H_(17),n-C_(10)H_(21),n-C_(12)H_(25))型硫醚与钯(Ⅱ)的配合物,用TG-DTG 法研究它们的热分解过程,用微商法(Freeman-Carroll 方程)及积分法(Coats-Redfern 方程)获得了这些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9.
结构决定性质,分子的微观结构与性质之间存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找出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预测分子的性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辛厚文[1]等用键参数来表达分子的结构并定量研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2].本文拟用矩阵来表达分子结构,并进一步研究卤代甲烷结构与宏观热力学量标准生成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0.
分根法研究镧对水稻生长及其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分根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水稻生长及其促进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镧(0 05~1 5mg·L-1)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实粒数;随着镧浓度从0 05增加到0 75mg·L-1,镧降低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和根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当镧浓度为0 75~9mg·L-1时,镧显著降低叶和根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0 75mg·L-1镧增加叶中赤霉素(G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0 75和3mg·L-1镧增加根中细胞分裂素(iPAs)和IAA含量,但降低脱落酸(ABA)含量;秧苗移栽后46d,0 25~6mg·L-1镧显著增加叶片气孔导度;秧苗移栽后59和83d,当镧浓度分别为15和6mg·L-1时,镧显著降低叶片气孔导度;镧对叶片叶绿素(Chl)含量、叶和根中蛋白质,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没有发现显著作用。还讨论了镧促进水稻生长和消除超氧阴离子(·O2-)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