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9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针对极松软煤层工作面煤壁片帮控制难题,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表明,极松软煤层开挖后在煤壁底角产生剪应力集中,破坏位置由此沿渐变剪应力带牵引至煤壁顶部,产生卸载松弛浅层坍滑片帮。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极松软煤天然含水率极低,自身保水能力严重不足,极易失水。含水率由1.46%提高到3.39%,应变量增高154.32%;含水率4.49%,粘土含量10.00%。与无粘土极松软煤相比,抗压强度提高55.02%,应变提高574.26%。含水率在0~4.03%内,抗剪强度与含水率正相关;含水率在4.03%~12.70%区间,随着含水率的增高,抗剪强度迅速降低。且黏聚力对水的敏感度远大于内摩擦角对含水率的敏感程度,存在某一特定含水率,此时抗剪强度最大。极松软煤层可采用施工扰动方法,使煤层在工作面前方壳基支承压力作用下发生团化固结,达到有效应力增加、孔隙比减小、抗剪强度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2.
FRP片材在土建修复加固工程中应用的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片材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施工的便捷性而备受国内外土木建筑领域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FRP片材(纤维布、纤维板和纤维薄板)在土木建筑修复加固工程中应用的主要力学问题-FRP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RC)构件的静力学性能、疲劳性能、界面的力学性能、以及构件的耐久性等进行综述和讨论,并试图指出今后有关FRP片材修复加固RC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3.
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界面开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界面的开裂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FRP加固RC梁界面开裂可以应用断裂力学的方法解析,理论分析结论与有限元模拟结果一致。在FRP的剥离角度较大时界面是Ⅰ型和Ⅱ型混合开裂;同时考虑到混凝土剪切裂缝上下错动的尺寸与构件的尺寸相比很小,FRP-RC梁界面主要表现为Ⅱ型断裂。界面的应力强度因子随着加载的增加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混凝土开裂和钢筋屈服为分界点,界面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约为5.91MPa·m0.5。并结合试验给出了FRP的极限剥离应变,在工程应用中控制FRP应变在剥离应变以内可以有效地避免界面开裂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4.
张晶  钱永久 《实验力学》2010,25(1):106-112
针对围套加固石砌体小偏心受压构件加固后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问题,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和理论推导分析,得出综合考虑加固结构不同组成材料的力学参数、二次受力特征及截面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多种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试件的计算,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通过计算分析,本文得出试件初始应力水平对组合加固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曲线。曲线表明当初始应力水平指标β0.7时,正截面承载力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超过5%,所以可以按照一次性受力进行承载力的计算;而当β0.7时,应力水平对承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随着应力水平的增长,承载力不断下降,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对初应力水平较高的加固构件应进行卸载。  相似文献   
115.
FRP-混凝土界面剥离损伤的探测是界面力学分析的一个难点。基于三个标准试件探讨了红外检测方法对FRP-混凝土界面剥离探测的精度、可行性以及剥离判断的标准,并对常幅疲劳荷载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界面的疲劳行为进行了跟踪记录,分析了界面的疲劳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FRP加固RC梁界面存在初始的未粘结区,在疲劳加载的初期界面剥离快速增加,随后在大部分疲劳寿命期内保持稳定,在最后数千次加载循环内界面损伤失稳发展导致整个加固构件的破坏。文中基于红外数据给出了每个阶段的疲劳加载次数和界面剥离损伤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6.
通过介绍某危房治理的工程实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住宅楼进行顶升纠偏作了一定的探索,并就在施工过程中碰到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7.
条纹相机(包括X射线条纹相机和可见光光学条纹相机)是一种高时空分辨的诊断设备,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物理实验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介绍了当今国内外激光聚变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的两种主要类型条纹相机的技术性能以及各自的技术特点,它们分别采用了同轴电极双聚焦电子光学扫描变像管和双板电极电子光学扫描管。在技术指标方面,重点论述了条纹相机动态范围的判据,分析了激光聚变实验对条纹相机动态范围的需求,介绍了当今国际上高性能条纹相机动态范围指标的现状。文章也介绍了和条纹相机发展应用相关的几项重要技术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先进光时标、抗辐射加固记录系统和抑制相机背景噪声的阴极选通技术。  相似文献   
118.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is presented for solving 3-D elasticity problems. The numerical scheme is accelerated by the new version of fast multipole method (FMM) and parallelized on distributed memory architectures. The resulting solver i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 for shor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with complex inclusion geometry. Numerical examples performed on a 32-processor cluster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oth accurate and efficient, and can solve problems of large size that are challenging to existing state-of-the-art domain methods.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0472051).The English text was polished by Yunming Chen.  相似文献   
119.
针对雅安地震中大量受损的木结构,统计了木梁的主要损伤情况,研究了受损木梁的抗弯加固试验,分析了裂缝和木结对梁和加固梁在受弯过程中的载荷、位移的影响,建立了加固木梁的极限承载力与梁参数、裂缝形式与分布,以及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加固率影响的理论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抗弯加固木梁的整个变形过程符合平截面假定,碳纤维布能有效提高梁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可达到25.2%;受木结和初始裂缝的影响,随着CFRP加固层数的增加,其承载力提高幅度反而下降;裂缝和木结对木梁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大,是木梁破坏的主要原因,新裂缝的萌生点位于木节处,木梁破坏的主要位置为木结处。同时,基于最大有效应力建立的木梁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其误差在8%以内,符合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20.
梁柱不同混凝土强度的高层框架节点试验和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时,梁板与柱常常会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往往高于梁板。对于梁柱的节点,一般多采用与柱相同的强度等级,这给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如果采用与梁板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时。虽然方便了施工,但降低了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的研究是通过对此类节点采取加强措施,以弥补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的不利影响。通过节点模型试验,研究其受力性能及破坏机理,验证加强措施的有效性。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方法对受力复杂的节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节点区混凝土存在应力集中和应力扩散现象以及存在混凝土侧向受拉的现象.证实了梁加腋和增设X型钢筋后节点受力性能得到了改善和加强。这些研究成果对目前高层建筑梁柱节点采用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