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化学   612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67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1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蜡笔中痕量铅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铋膜电极替代汞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重金属铅。研究了同位镀铋膜及测定条件。铅在以HAc- Na Ac为支持电解质的铋膜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电位溶出峰 ,线性方程为 :I=0 .0 6 0 9m 0 .0 0 0 3,相关系数 :r=0 .9986 ,检出限为 9.0× 1 0 -8g/ L,线性范围为 0 .1— 9× 1 0 -3 g/ L,RSD为 3.89%。采用加热和加速浸提法处理蜡笔 ,铋膜电极溶出法测定了蜡笔中铅的含量 ,该法简单快速 ,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回收率为 98.1 %— 1 0 1 %。  相似文献   
162.
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土壤沉积物中的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碳纳米管(CNT)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对土壤沉积物中铜的测定方法,在1.0mol/L的HCl介质中,于-0.6V电位处富集240s,静置10s,在阳极扫描过程中,被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的铜在约-0.25V电位处出现特定的溶出峰,据此实现铜离子的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7~1.2×10-5mol/L,检出限为2.0×10-7mol/L,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3.
丁二酮肟修饰碳糊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丁二酮肟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微量铋的电分析方法。Bi~(3+)通过与电极表面的丁二酮肟作用而富集在电极表面,同时在-0.40 V(vs.SCE)还原成零价,当电极电势从-0.40 V向0.40 V扫描时,被还原的铋从电极表面溶出,在0.03 V出现一个十分灵敏的阳极溶出峰。优化了各种实验参数,如支持电解质的选择及pH值、丁二酮肟的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修饰电极测定铋的线性范围为1×10~(-9)~1×10~(-6)mol/L。富集6 min后检出限可达4×10~(-10)mol/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析成本低廉,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微量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4.
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 method(DPSV)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e herbicides,ametryn,cyanatryn,and dimethametryn.It was found that their voltammograms overlapped strongly,and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se compounds individually from their mixtures.With the aid of chemometrics,classical least squares(CLS),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voltammogram resolu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ynthetic mixtures of the three compounds were successfully performed.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lso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some real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65.
研究五氯硝基苯的电化学性质,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五氯硝基苯标准溶液初步扫描,得到一组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100 mV与153 mV(vs.Ag/AgCl).其线性范围为3.0×10-6~1.0×10-4 moL/L(r=0.9993),检出限为2.6×10-7~moL/L.用该方法测定了白菜、土壤及土壤水样中的五氯硝基苯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0%~109.7%,RSD不大于3%(n=5).初步探讨了五氯硝基苯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6.
王庆  姜雷  张婷曼 《人工晶体学报》2011,40(5):1353-1357
晶体生长过程中其直径的控制是通过调节生长速度和热场温度而实现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双入双出系统,输入输出之间存在耦合关系.本文采用前馈补偿解耦的方法,实现了单晶炉生长控制中的解耦控制,并通过仿真及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7.
以煤油为油相,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主表面活性剂, 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 通过改变NaCl浓度分别制备出上相、 中相和下相3种类型的微乳液, 研究了其对油泥砂中原油的脱除效率, 考察了微乳液类型、 油泥砂处理量、 时间和温度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油相在下相微乳液中的脱油效率最高, 在中相中次之, 在上相中最低, 且油相脱油率与油泥砂处理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所考察的时间(10~60 min)和温度(20~70℃)范围内, 脱油效率变化幅度不显著, 表明该体系可对油泥砂进行常温快速脱油处理.  相似文献   
168.
以海南三亚湾鹿回头附近海域常见的8种优势造礁石珊瑚的反射率光谱代表该海域珊瑚的反射率光谱,用光纤光谱仪测量它们和此海域常见底质团扇藻、砂的反射率光谱。利用反射率、导数光谱法分析研究了该海域造礁石珊瑚、团扇藻和砂反射率光谱的差异。分析表明500~ 700 nm和珊瑚反射率差异相对较大;珊瑚反射率光谱明显低于砂反射率光谱,反射率谱线整体差异显著。导数分析结果显示造礁石珊瑚、团扇藻和砂的可区分波段为:石珊瑚与团扇藻的一阶导数,主要为415.1~425.6,482~487,514.5~529,577~587.6和631.9~644 nm等波段。二阶导数主要为,413~418.7,427.4~432.5,462.3~470.6,494.4~503.6,551.6~561.4,590~594和639~643 nm波段。四阶导数主要为,412.2~418.4,420.5~425.3,470.9~480.2,481.3~486.9,540.8~545.7,560~568.3和635.6~639.6 nm等波段。石珊瑚与砂的一阶导数,主要为400~413.7,514.5~529.6,576.9~587.6和602.7~667 nm波段。二阶导数主要为,420.5~430.7,446.9~458.8,467.3~472.3,537~544.3,556.8~561.4,582.8~587.2和637.6~649.4 nm。四阶导数主要为,414.4~418.7,419.5~430.3,486.9~495.8,534.2~540.1,579~583.1,622.7~627.5,640~645和665.4~672.8 nm等波段。  相似文献   
169.
单裂缝中携砂液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缝中携砂液流动是一种固液两相流,携砂液的运移与支撑剂的铺置是水力压裂裂缝保持导流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FLUENT流体计算软件,采用双流体模型,将颗粒看作拟流体,携砂液按照牛顿流体处理,分析了支撑剂体积分数α_s、阿基米德数Ar、颗粒雷诺数Re以及裂缝入口边界对流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携砂液在裂缝中的流动过程中,发展成为支撑剂体积分数不同的四个区域,包括砂堤区、颗粒悬浮区、颗粒滚流区和无砂区;支撑剂的沉降程度随着支撑剂体积分数和阿基米德数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雷诺数增加而降低;入口为网眼型时,进入裂缝后过流面积的增加导致流速突降,使得支撑剂更容易在入口处产生堆积,在同一入口流速下,较均匀入口的工况铺砂高度大.  相似文献   
170.
防砂井挡砂介质堵塞造成降产已成为困扰油气井防砂的关键问题。已开展的大量堵塞规律研究主要涉及机理和定性描述,尚未形成可用的堵塞程度定量预测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广泛应用的砾石充填防砂条件下,利用挡砂介质堵塞评价驱替实验装置,进行了砾石层堵塞机理和规律实验,着重考察了砾石层堵塞渗透率比随驱替时间、砾砂中值比、流体流速、流体粘度、粘土含量、细质含量等生产条件的定量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首先拟合砾石充填层堵塞渗透率比随时间的定量关系,引入综合堵塞系数和单项堵塞系数表征各生产条件对堵塞规律的影响,然后拟合了堵塞系数与各生产参数的经验关系,整合得到一个根据防砂参数和生产条件预测砾石充填层堵塞程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条件砾石层渗透率在投产早期下降较快,然后下降速度减缓并趋于基本不再变化,达到堵塞平衡状态。具体变化规律由防砂参数和生产条件控制。使用实际防砂井资料进行了模型应用案例分析,结果和规律与现场实际基本相符。该模型进一步修正后可用于防砂井动态产能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