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1篇
化学   66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2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分析对比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35种农药残留的3种样品处理方法,为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检测提供参考.以乙腈为提取溶剂,样品经高速匀浆提取后,取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比较了基于QuEChERS原则的处理方法、石墨化碳黑–氨基复合固相萃取(GCB–NH2)法和亲水亲油平衡材料固相萃取(HLB)法3种...  相似文献   
112.
实现汽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的难点是精确地控制着火时刻、燃烧速率以及扩展高负荷运行范围.在缸内直喷汽油机(GDI)上试验研究了分层混合气和辅助火花点火对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考察了对不同运行工况时的适应性.开展了负阀重叠与缸内多段喷油相结合控制HCCI着火稳定性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喷油控制策略对HCCI燃烧的影响,确定了HCCI运行工况范围.  相似文献   
113.
埋地热油管道正常运行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凝原油管道输送的水力热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掌握管线运行规律,保证管线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埋地热油管道正常运行的数学模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和有限容积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4.
采用低廉的铝盐和钙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aO含量的CaO-Al2O3复合氧化物,并用XRD、TG-DTG、N2吸附-脱附、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氧化物两相分布均匀、孔隙率较高、存在较多的介孔和大孔,比表面积也较大。采用动态吸附法将制备出的复合氧化物应用于重整生成油中氯化氢的脱除反应中,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容的CAO-1具有最佳的HCl脱除效果,当反应温度为55 ℃、液空速为3 h-1,重整生成油中氯含量小于等于15 ng/μL时,其氯容可达到18%。  相似文献   
115.
Y油田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决定了其开发模式有别于常规砂岩油藏.为了有效提高Y油田采收率,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地质模型,对水平井长度、射孔间距及酸压缝长等油藏产能影响因素与转注时机、注采比以及关井时间等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认为:对于Y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为500m、射孔间距为20m或酸压规模为100m时,累计产油量可达到最大值;压力降至废弃压力时进行转注,可获得最大采收率;周期注采比等于1时,周期时效与累计增油量达到最大值;关井时间为8天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6.
将一种简化的自适应网格应用于顺序输送二维混油模型的计算中,网格的疏密程度由速度和浓度梯度控制且用动网格取代传统的固定网格.混油模型中采用混掺长度理论计算速度场和扩散系数,并考虑了油品黏度变化对混油的影响.提高传统数值解法的精度,减少计算量,使之适应于长输管线顺序输送的混油数值计算.通过在计算机上的数值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雷诺数、输送顺序对混油的影响并得到混油随输送距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7.
以不锈钢网为基材, 利用单宁酸对不锈钢网进行表面预处理并功能化接枝两性离子基团, 制备了新型亲水和水下超疏油的单宁酸/两性离子改性油-水分离膜(TA-ZW-SSM).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接触角测量仪等表征了其化学结构、 形态和润湿性. 研究结果表明, 两性离子基团通过化学键接枝在单宁酸预处理的不锈钢网表面. 油-水分离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类型的油-水混合物, 本文制备的超亲水和水下超疏油特性的TA-ZW-SSM可实现重力驱动的高效油-水分离, 并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及再循环性.  相似文献   
118.
神华煤液化油窄馏分的临界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入Aspen Plus软件,用COAL LIQ模块计算得到神华煤液化油300℃以前8个窄馏分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体积。同时利用MXXC基团贡献法,以GC MS数据为基准对8个馏分的临界性质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利用化学结构法测定的基本一致。随馏出温度的提高,馏分临界温度逐渐升高,临界压力先升高再降低,临界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转折点出现在180℃~200℃馏分段。通过对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明,馏分中大量极性化合物的富集是造成计算数据点转折及跳跃的原因。为验证两种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引入斯米尔切诺夫统计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总体分布函数在95%的置信区间内一致,表明对于计算临界性质,Aspen Plus计算方法可以代替基团贡献法估算法。此外,Aspen软件计算简便,其结果可为煤液化反应器的放大及过程优化直接引用。  相似文献   
119.
稻壳生物油的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稻壳生物油在空气气氛下进行了热重分析,并计算得到生物油的挥发、降解和残炭燃烧的活化能分别为63.11kJ/mol、81.01kJ/mol和161.29kJ/mol。在自砌的小型工业窑炉上开展了生物油燃烧实验,研究了生物油的点火工艺和燃烧污染物的排放规律。通过调整喷雾速度和喷嘴结构,在炉膛预热并使用明火点火源的情况下,生物油可以顺利点火。生物油燃烧容易生成CO,提高过量空气系数能有效地控制CO的生成,但同时会生成更多的NOx。在生物油中添加甲醇和乙醇助剂后,点火容易,燃烧温度提高,尾气中CO和NOx含量都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0.
介孔分子筛反应精馏催化改性生物质裂解油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以含锆介孔分子筛(S042-/Zr-MCM-41)为酸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热解油进行了催化改性.通过XRD、N2吸附脱附及FT-IR表征了介孔分子筛的孔结构和表面基团.对生物油改性的较佳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较佳的催化剂用量为生物油质量的4%,生物油、乙醇及过氧化氢水溶液(30%)的质量比为1:0.5:0.4,回流比1:6.在上述条件下,轻油收率21.4%(以生物油计).改性所得两种改性油与原料油相比,含水量由33%分别降至0.5%和5.0%,黏度由18.5 mm2/s分别降至0.46 mm2/s和3.65 mm2/s(30℃),pH值由2.82分别提升至7.06和5.35,热值由14.3 MJ/kg分别提升至21.5 MJ/kg和24.5 MJ/kg.经过GPC、Fr-IR和1H NMR分析,轻油主要成分是原料油中的轻组分所转化的酯类化合物,重油主要是原料油中难挥发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