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445篇
化学   703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503篇
物理学   7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自从1972年Babb等提出中分子假说以来,人们做了很多努力去分离鉴定尿毒症中分子毒性物质.Chu等通过凝胶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发现来自尿毒症患者血清和正常人尿液的A-3亚峰物质均含有6种成分,分子量分别为839.69,873.69,1007.94,1106.67,1680.28和2015.16.该组分在病人尿液中明显缺失,说明A-3亚峰物质可能是正常人通过尿液排出,肾衰病人难以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在体内积累的物质;  相似文献   
952.
Er3+掺杂的晶体能够产生2.7~3.0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在激光医疗、光通讯、环境探测和光电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基于本课题组近年来开展的Er3+激活中红外激光晶体的相关工作,本文综述了共掺稀土离子对Er3+激活晶体光谱性能的影响:包括敏化离子Cr3+、Yb3+等的敏化作用增强了Er3+的特征吸收峰;退激活离子Pr3+、Ho3+等的退激活效应抑制了自终态瓶颈效应;以及共掺Nd3+所起的敏化和退激活双重作用,并对中红外激光的研究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3.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作为碳源和氮源,合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前驱体(2);采用模板法,以CaCl_2为模板剂,2经高温碳化处理制备孔结构发达的含氮中孔碳材料(NMC),其结构经N_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不同炭化温度(700℃,800℃,900℃)下所合成的NMC表面氮含量为3.85~10.80at%,比表面积为570~870m~2·g~(-1),中孔孔径为4nm和10nm。以H_2O_2分解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NMC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MC的催化活性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碳化温度为900℃的NMC分解H_2O_2的升温速率为6.92℃·min~(-1),循环套用5次后,活性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954.
从中/低温煤焦油中切取重组分,提取了重组分C7-沥青质,并以此重组分为原料进行了高压釜加氢实验,通过1H-NMR、XRD、FT-IR、SEM、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量测定等手段对重组分沥青质结构参数、官能团、表观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加氢过程中生焦情况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C7-沥青质基本结构单元以稠环芳烃为中心,周围分布少而短的侧链,侧链以小于3个碳的短直链正构烷基为主,相对分子量小,芳香片层没有堆积结构。O是该沥青质中氢键主要来源,大多分布在环氧烷烃和醚类结构中,外围的O数量低,分子间氢键更难形成,结构单元之间缔合性弱,沉积聚合慢而均匀。沥青质中短侧链不易断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稠环芳烃自由基少,缩合能力小,使该馏分油生焦能力低,具有较高的加氢潜质。  相似文献   
955.
微量元素锶与龋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饮术中锶浓度、牙釉质中锶含量与龋齿的关系,锶与其他微量元素的联合抗龋作用;讨论了锶抗龋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锶在防治牙病方面可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956.
报道了人中白的钙及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57.
国内铅研究十四年主题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维普中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1989-2002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12525篇铅主题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数据做出定量分析,并依据有关分类法对文献内容和主题做出定性分析,得到文献数量年度分布与预测、核心著者分布、发文地区与机构、文献源期刊、内容类别分析等分析结果,揭示了国内铅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58.
采用固相法合成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Pr_(1-x)SrCo_(0.5)Ni_(0.5)O_(4+δ)(P_(1-x)SCN,x=0.00,0.05,0.10,0.15,0.20),并对材料的物相、热膨胀系数(TEC)、电导率、电极的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该材料形成单一的K_2NiF_4结构,空间群为I4/mmm,并与电解质材料Ce_(0.9)Gd_(0.1)O_(1.95)(CGO)具有良好的高温化学相容性。碘量法分析表明随着Pr离子缺位浓度增加,P_(1-x)SCN中Co/Ni离子平均化合价随着x的增加而升高,至x=0.10后逐渐降低,而氧空位含量逐渐升高。引入Pr离子缺位使材料的电导率明显提高,其中P_(0.90)SCN在700℃空气中电导率值为309 S·cm~(-1)。TEC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r缺位的增加,热膨胀系数逐渐增大,最大值为1.51×10~(-5)K~(-1)。交流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Pr缺位明显降低了电极的极化阻抗值,P_(0.90)SCN阴极在700℃空气中的极化阻抗值为0.21Ω·cm~2。电解质支撑NiO-CGO/CGO/P_(0.90)SCN单电池在700℃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97.8 mW·cm~(-2)。  相似文献   
959.
针对陀螺稳定平台系统中地球自转引起的瞄准线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姿态信息的瞄准线漂移补偿方法。该方法根据惯导系统解算得出的平台地理坐标和姿态信息计算出地球自转角速率在光电稳定平台坐标系上的投影,稳瞄控制单元利用该投影信息自动补偿平台上的速度反馈数据,消除由地球自转造成的瞄准线漂移。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该补偿方法后的方位漂移及俯仰漂移分别是1.69 mrad/h和1.84 mrad/h,远小于不加该补偿方法时的方位漂移6.89 mrad/h及俯仰漂移7.32 mrad/h,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补偿瞄准线漂移。  相似文献   
960.
新型阴极材料Ba0.5Sr0.5Co0.8Fe0.2O3-σ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0.5Sr0.5Co0.8Fe0.2O3-σ(BSCF), a new cathode material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was synthesized by polyacrylicacid (PAA) method. The lattice structures of samples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hrinkage, porosity and pore size of the porous BSCF as a function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could be formed after calcination at 800 ℃ for 2 h, but not well crystallized as seen from some unknown phases, and the pure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was formed after calcination at 1 150 ℃ for 2 h. The particle size of BSCF was less than 1~2 μm. The shrinkage of the porous BSCF increased with sintering temperature, but the opposite was true for the porosity. After sintering at 1 100 ℃ for 4 h, the porous BSCF was still in an appropriate structure, with porosity of 29%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bove 400 S·c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