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6篇
  免费   3515篇
  国内免费   2431篇
化学   2911篇
晶体学   217篇
力学   3689篇
综合类   338篇
数学   2494篇
物理学   9923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515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1185篇
  2013年   827篇
  2012年   866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73篇
  2009年   1105篇
  2008年   1235篇
  2007年   843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800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61.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is a technique f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by placing non-negativity constraints onthe matrix.Based on the PARAFAC model,NMF was extended for three-dimension data decomposition.The three-dimens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3)algorithm,which was concise and easy to implement,was given in this paper.The NMF3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was based on elements but not on vectors.It could decompose a data array directly without unfolding,which was not similar to that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s do.It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imulated data array decomposition andobtained reasonable results.It showed that NMF3 could be introduced for curve resolution in chemometrics.  相似文献   
262.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25 ℃和50 ℃时新型室温熔盐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N(SO2CF3)2, LiTFSI]与尿素(摩尔比为1:3.6)体系的结构与动力学性质. 在两个温度下体系的微观结构基本相同, Li+的配位数约为5, 且都是与溶剂和阴离子中的氧原子发生配位. 对TFSI-的研究表明, 每个TFSI-只提供四个氧中的一个与Li+配位; 而且在Li+的配位层中, TFSI-具有顺、反和gauche 等不同的构象, 并且不同构象出现的几率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263.
用Monte Carlo方法对La-LaCl_3-KC1体系在1223K时的结构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得到了熔体中诸离子对的偏径向分布函数和体系在1223K的势能和内能。结果表明,在熔体中La(Ⅲ)有相当一部分以LaCl_6~3六配位形式存在,而La(Ⅱ)则主要以LaCl_4~2四配位形式存在。结果还表明,熔体中的自由体积分布不均匀,存在许多不规则的空孔和缝隙,其中XK~+·YC1~-集团内的缝隙比纯KC1熔体中的缝隙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64.
利用分子模拟研究了常温常压下受限于(8,8) (管径1.081 nm)和(15,15) (管径 2.035 nm)单壁纳米碳管中的乙醇分子. 对受限分子的径向密度分布和氢键等静态性质以及扩散性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管内乙醇分子的平均氢键数目和主体相一致. 乙醇分子在(8,8)碳管内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 而在(15,15)碳管内由于空间的增大导致结构有序度的降低, 其中分子取向已呈随机分布. 进一步对扩散系数的分析发现, 在管内乙醇分子的轴向扩散系数低于主体相, 特别在(8,8)碳管内乙醇分子几乎丧失了轴向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26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多晶CMR材料La0.7Ca0.3Mn1-xCuxO3(x=0%,1%,5%,10%,15%,20%)。在77-350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样品的电阻率及磁电阻大小。实验结果发现:系列样品TC随掺杂量增加而递减;系列样品的电阻率峰及磁电阻峰在整个测温范围内随掺杂量的增加均依次被展宽直至消失,当掺杂量为x≥10%时,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在整个测温范围内呈现绝缘相行为;同时还发现,掺杂量为x≥10%时,样品的磁电阻在整个测温区内基本表现为隧穿磁电阻。基于我们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提出的逾渗模型及隧穿磁电阻模型,对样品的磁电阻行为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对系列样品的ρ-T曲线进行lnρ-T^-(1/4)系拟合,发现掺杂量为x=10%样品在整个温区内的lnρ-T^-(1/4)系基本呈线性。  相似文献   
266.
原油三维荧光分析中猝灭现象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原油的三维荧光猝灭现象,指出浓度过高是原油产生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将会造成三维荧光等值线图畸变,致使定量分析数据失真,谱图特征变异,难以获取原油特征三维指纹图。提出了避免荧光猝灭的预试方法,并列出了不同类型原油的最佳测试浓度。  相似文献   
267.
采用改进颗粒床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实验室规模冷模装置内鼓泡床的流体流动时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气固动态特征和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表观气速的增大,气泡数目增加,气泡体积增大,压力波动增强;气速越高时均压降越大;在内循环鼓泡流化床内固体颗粒呈“单室”流型。上述与实验观察相吻合的模拟结果将有助于放大和设计商业化的内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相似文献   
268.
用动态Monte Carlo方法和键长涨落模型相结合分别对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在三维空间中统计了转化率、聚合度、分子量的数量和重量分布, 并将模拟结果和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得到不同浓度下均方回转半径与平均链长的标度关系, 说明三维空间中标度指数与浓度的相关性. 还初步考察了扩散对反应体系分子量的影响. 说明动态Monte Carlo方法用于研究连锁聚合反应动力学过程是有效的, 而且能够同时得到经典的聚合反应Monte Carlo模拟方法所难以得到的链构象、分子扩散等空间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269.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法(GCMC)研究了二甲苯异构体在AlPO4-5中的吸附,得到了有关吸附平衡常数、吸附热、吸附等温线及吸附位等信息.结果表明,在303K时,邻二甲苯的吸附量高于其它异构体;而在523和573K时,对二甲苯的吸附量最高.低吸附量时二甲苯的平均势能基本不发生变化,而高吸附量时二甲苯的平均势能随着吸附量增加而降低,尤其邻二甲苯的平均势能变化更加明显.由此对二甲苯各异构体在AlPO4-5中的吸附量差别以及它们在分子筛中的排列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0.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 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以及分子力学(MM2)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手性分子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PDP和PLP, 总称PPs)与β-环糊精(β-CD)、 2-位硒桥联双β-CD(2-SeCD)和2-位碲桥联双β-CD(2-TeCD)的包结能力大小及这3个环糊精对PPs手性识别能力的差异和识别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PPs不能与单疏水空腔的β-CD形成很好的包结复合物, 与具有较长桥联链的2-TeCD结合能力最强. 2-TeCD与PDP和PL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33×104和6.07×103 L/mol, 对PPs的手性识别比达到KD/KL=3.84, 高于2-SeCD(KD/KL=2.61). 用MM2模拟得出了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PPs的绝大部分位于双环糊精两个空腔之间, 但是在这两个复合物中, 苯环与芘环所成的二面角不同. 此外, 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氢键相互作用, 且2-TeCD强于2-Se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