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化学   173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3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Sm~(3+)为激活剂,Na~+为电荷补偿剂,柠檬酸为配位剂,乙二醇作为辅助配位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体,然后在800℃下焙烧,成功制备了一系列SrMoO_4∶Sm~(3+),Na~+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组成、发光性能和量子效率等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SrMoO_4∶Sm~(3+),Na~+荧光粉均为四方晶系结构,掺杂离子的加入对基质晶体结构影响不大。在403 nm近紫外光激发下,产物有4个发射峰,分别位于563、600、647和707 nm处,归属于~5G_(5/2)→~6HJ(J=5/2,7/2,9/2,11/2)的电子跃迁,其中位于647 nm处的主发射峰的相对发光强度最大。当Sm~(3+)的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1%~3%时,发光强度最好,当浓度超过1%~3%时,会发生荧光猝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荧光猝灭机理是由于钐离子间交换作用引起的,并计算了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为1.77~2.56 nm。此外,还详细研究了乙二醇对SrMoO_4∶Sm~(3+),Na~+荧光粉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加入量为5 m L时,产物形貌均匀,呈球形或椭球形;且分散性较好;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42.
采用工业频率为2.45 GHz的高温微波法制备了纯基质相的CaS∶Eu2+红色发光材料,激发波段为410~580 nm,发射峰值波长为654 nm。在微波输入功率为1.0~1.1 k W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纯基质相CaS∶Eu2+发光材料;在1.2~1.3 k W功率范围,获得的样品中含有Ca O杂质相,且颗粒团聚严重。其中,1.1 k W制备的CaS∶Eu2+样品相纯度最高,发光性能最优。微波功率的变化本质上揭示了固体颗粒的介电损耗因子及其加热特性的变化,体系涉及的非平衡反应机制促使了纯基质相的形成,并影响材料晶相结构、粒径、形貌和发光性能。结果显示,高温微波制备技术通过控制输入功率及其物料的介电损耗性质,能够获得纯基质相并且颗粒小、团聚少的荧光粉。  相似文献   
43.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that TL glow curve and kinetic parameter of Eu3+ doped SrY2O4 phosphor irradiated by beta source. Sample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preparation method. Sampl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analysis and particle size was calculated by Debye–Scherrer formula. The sample was irradiated with Sr-90 beta source giving a dose of 10 Gy and the heating rate used for TL measurements are 6.7 °C/s. The samples display good TL peaks at 106 °C, 225 °C and 382 °C. The corresponding kinetic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The photoluminescence excitation spectrum at 247 and 364 nm monitored with 400 nm exci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emission peaks at 590, 612 and 624 nm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44.
李志强 《发光学报》1998,19(3):286-287
目前粉末ACEL器件有三类:玻璃屏、塑料软屏和搪瓷屏.目前商品化的电致发光材料,每炉料大约在100~200克之间,粒度在10μm左右,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影响发光材料亮度、寿命、粒度的主要因素有Cu的浓度、灼烧时间、退火方式和灼烧气氛[1,2,3]...  相似文献   
45.
Priazovskii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Pereulok Respubliki 7, Mariupol 341000, Ukraine. Translated from Zhurnal Prikladnoi Spektroskopii, Vol. 62, No. 3, pp. 210–214, May–June, 1995.  相似文献   
46.
The photo (PL) and electro (EL) luminescence in ZnS: MnLa and ZnS: La have been studied. The enhancement and quenching of emission bands have been observed on the simultaneous application of sinusoidal field and photons. The wave shape, voltage, frequency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EL brightness have been reported. A study of the phosphorescence and thermoluminescence of these phosphors is also carried out and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trap-depth changes slowly with temperature and activator concentration.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calculate the trap depth by studyi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EL brightness. The results are repor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7.
掺杂LiF的ESR谱和ENDOR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F:Mg,Cu热释光(TL)磷光体在γ辐照后产生F0顺磁中心,其g因子为gxx=2.0030,gyy=2.0450,gzz=2.0251,裂分为Axx=511.04G,Ayy=505.42G,Azz=507.26G。F0中心的浓度随Mg++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磷光体的ENDOR谱显示F0中心附近有铜核存在。照射前和照射后24h测量均未发现Cu++的ESR谱,表明铜是以Cu+形式掺入的,照射并未引起Cu+离子化合价的改变。LiF:Mg,Cu,P在γ辐照前具有轴对称的Cu++离子的ESR谱,辐照后产生了O-空穴中心和PO32-自由基,改变了Cu++的环境,使Cu++的谱发  相似文献   
48.
丁旭  徐琰  郭崇峰 《物理学报》2010,59(9):6632-663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近紫外光激发的蓝色荧光粉Sr2B5O9Cl:Eu2+,研究了SrCl2 ·6H2O用量和Eu2+浓度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2+浓度的增加,其结构无明显变化,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其浓度为8mol%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当用Ca取代Sr时,荧光粉的发射峰从425 nm红移到453 nm. 适当过量 关键词: 氯硼酸盐 蓝色荧光粉 LED  相似文献   
49.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铕配合物Eu2(bdb)3·4H2O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证实其配位方式是三个配体同时和两个铕离子绞合配位。该配合物发出铕离子特征红光,发射峰值位于614 nm,其激发光谱的激发峰值位于370 nm。配合物的发光寿命为336 μs,寿命曲线很好地和单指数衰减拟合曲线相吻合,进一步证实配合物只有一个对称中心铕离子存在。配合物热稳定性达到230 ℃,满足制备LED器件的要求。将该配合物与370 nm 发射的InGaN芯片组合 成功地制备了红色发光二极管,当配合物和硅树脂的质量比为1 : 30时,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色坐标为x=0.635 3, y=0.334 0,发光效率为 1.36 lm/W。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制备半导体高显色指数白光LED潜在的红色有机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0.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Ca3Sc2Si3O12 ∶Ce绿色LED用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仪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添加H3BO3做助熔剂,制得的荧光粉晶相纯正,颗粒形貌均呈现为较规则的类球形,而且所得荧光粉的粒径均小于1 μm.发射光谱呈现为一宽带,发射主峰位于505 nm,该宽峰对应于Ce3+关键词: 白光LED 荧光粉 3Sc2Si3O12 ∶Ce')" href="#">Ca3Sc2Si3O12 ∶Ce 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