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63篇 |
免费 | 4779篇 |
国内免费 | 1042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5762篇 |
晶体学 | 1867篇 |
力学 | 634篇 |
综合类 | 418篇 |
数学 | 3312篇 |
物理学 | 130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945篇 |
2022年 | 1774篇 |
2021年 | 1770篇 |
2020年 | 1809篇 |
2019年 | 1635篇 |
2018年 | 1343篇 |
2017年 | 1715篇 |
2016年 | 1807篇 |
2015年 | 1571篇 |
2014年 | 2091篇 |
2013年 | 4582篇 |
2012年 | 3168篇 |
2011年 | 3409篇 |
2010年 | 2932篇 |
2009年 | 3531篇 |
2008年 | 3352篇 |
2007年 | 3431篇 |
2006年 | 3253篇 |
2005年 | 2836篇 |
2004年 | 2712篇 |
2003年 | 2256篇 |
2002年 | 1871篇 |
2001年 | 1530篇 |
2000年 | 1424篇 |
1999年 | 1151篇 |
1998年 | 980篇 |
1997年 | 844篇 |
1996年 | 740篇 |
1995年 | 747篇 |
1994年 | 662篇 |
1993年 | 529篇 |
1992年 | 500篇 |
1991年 | 380篇 |
1990年 | 257篇 |
1989年 | 224篇 |
1988年 | 191篇 |
1987年 | 127篇 |
1986年 | 98篇 |
1985年 | 113篇 |
1984年 | 90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65篇 |
1981年 | 91篇 |
1980年 | 64篇 |
1979年 | 67篇 |
1978年 | 44篇 |
1977年 | 50篇 |
1976年 | 30篇 |
1973年 | 3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Y_2O_3:E~(3+)(PMOCOPV/Y_2 O_3:Eu~(3+))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Y_2O_3:Eu~(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Y_2O_3:Eu~(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Y_2O_3:Eu~(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寿命得到增强,Y_2O_3:Eu~(3+)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并且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根据E_g与入射光子能量hv的关系,拟合了PMOCOPV/Y_2O_3:Eu~(3+)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发现E_g减小。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它们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x~((3)),结果发现与PMOCOPV相比,PMOCOPV/Y_2O_3:Eu~(3+)纳米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进一步说明PMOCOPV与Y_2O_3:Eu~(3+)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离域π电子非线性运动。 相似文献
952.
Ti(SO_4)_2水解-水热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SO4)2水溶液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直接水解合成了锐钛型纳米TiO2颗粒。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BET低温吸附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样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得纳米TiO2颗粒为锐钛矿型,晶型良好,平均粒径为24 nm,BET比表面积约为56.20 m2.g-1。光催化活性与商品纳米TiO2(P25)相近,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3.
采用双离子束溅射氧化钒薄膜附加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钒薄膜。在热驱动方式下,分别利用四探针测试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纳米二氧化钒薄膜的电学与光学半导体-金属相变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学相变特性与光学相变特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偏差,电学相变温度为63 ℃,高于光学相变温度,60 ℃;电学相变持续的温度宽度较光学相变持续温度宽度宽;在红外光波段,随着波长的增加,纳米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相变温度逐渐增大,由半导体相向金属相转变的初始温度逐渐升高,相变持续的温度宽度变窄。在红外光波段,纳米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相变特性可以通过光波波长进行调控,电学相变特性更适合表征纳米VO2薄膜的半导体-金属相变特性。 相似文献
954.
运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首先计算了MoSi_2各清洁表面的表面能,(001)Si-|-Si断面具有较低的表面能,是MoSi_2最可能的解理面;通过生成能及键布居分析研究了单氧原子、双氧原子及氧分子在(001)Si-|-Si断面的吸附行为,发现单氧原子在空位处吸附最稳定,此时O极易与Si结合,得到的Si-O-Si键长及键角与SiO_2的非常接近,表明低浓度下O极易与表面的Si结合生成SiO_2;双氧原子发生空位+顶位吸附时O原子除与Si有强作用外,可与Mo有一定相互作用;氧分子以平行的方式接近空位最有利于吸附,此时氧分子最易分解为氧原子,发生氧原子在空位的吸附. 相似文献
955.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研究了双N原子掺入金红石相TiO_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通过比较三种可能的掺杂方式的总能发现,两个氮原子占据两个相邻的B原子位置时具有最稳定的结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双N原子掺杂TiO_2出现了杂质能级,三种结构的能带间隙均减小,其中杂质原子最近邻占位时,带隙最小,随着两个杂质原子的距离增大,带隙会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956.
在样品池条件下,应用脉冲激光的泵浦-检测技术,研究了Rb(6~2D)激发态原子与H_2反应碰撞生成的RbH分子的振转能级的布居数密度分布及平均转动能、振动能、平动能的相对比值.发现RbH(X~1∑~+)只有v=0,1上有布居.转动带分布轮廓与池温下的统计分布接近,得到RbH的Boltzmann转动温度稍低于池温,而振动温度高.v=1和v=0上的布居数之比约为0.69,从而得到RbH(X~1∑~+)上平均转动能和平均振动能,由反应的有效能得到平均平动能,这三种能量的相对比值f_R:f_V: 相似文献
957.
K. Maltman 《中国物理 C》2010,34(9):1350-1354
The two highest precision determinations of α s (M 2 Z ),tha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hort-distancesensitive lattice observables,and tha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hadronic τ decay data,have,until very recently,given results which are not in good agreement.I review new versions of these analyses which bring the two determinations into excellent agreement,and discuss prospects for additional future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958.
The collective properties in the even-even 78-84Kr isotopes have been stud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D-pair shell model.It is found that the collectivity of low-lying states in the even-even Kr isotopes can be described very well. 相似文献
959.
960.
采用修正后的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了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Xe(4d~(10))(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散射电子能量为1000 eV,敲出电子能量为20 eV,散射电子角度分别固定在2°,4°和7.5°.理论计算与Avaldi等人的实验结果和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发现出射电子之间的后碰撞相互作用较弱,极化效应在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